高 鲲,田晓玲,姜云龙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西方国家,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都是各国根据本国具体实践,总结出的典型范例[1]。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了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技术技能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它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制教育的优点,又满足了当今时代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更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3]。我院与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组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焙烤食品生产方向)班级,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按照联合培养、资源共享、职责共担、协同育人的原则[4],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于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药品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与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院系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作为校内教学目标和企业实习锻炼的重要依据,经过商讨和实践总结,现已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三二一”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指在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学生在学院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此期间,学生的培养主要由学院负责,专业教师一方面教授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将来能更好的解决生产操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更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需要,再有就是学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成才先成人”,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二”是指学生到企业进入两学期的顶岗实习期,学生进入企业后再没有寒暑假,工作时间与企业员工相同,学生进入岗位之前,需在位于沈阳的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培训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分为裱花和面包两部分,学生可根据意愿自由选择,培训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被安排进入各门店,由门店师傅负责指导学生接下来的技能操作学习,培养提高其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完成由学生到学徒身份的转变。“一”是指毕业前最后一学期的就业实习期,经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学徒的操作技能已有显著提高,业务能力已接近员工水平,已能独立承担起相应的岗位工作,完成从学徒到准员工的过渡,为成为正式员工打好基础。
在三年时间里,学院和企业各专所长、各尽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多方面培养,使其实现从学生到学徒,再到准员工,最终成为正式员工的身份转变。
学生在企业一年半的实习期内,通过培训和下店实习,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高提升,已能够胜任焙烤企业相应的岗位工作,也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另外,现代学徒制在招生的同时即完成招工,学生在被院系录取的同时即通过企业的初试,入学之后就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学习动力更加充足,毕业即就业,这也避免了家长对于学生就业的担忧,树立起学院的良好口碑。
学院以企业为后盾,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提升专业特色,从而获得更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增加生源;专业教师到企业中去,接受前沿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在校时间减少,从而降低办学成本。企业以学院为依托,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实习中的实践操作具有指导意义;高职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有利于企业的培养和管理,配合度和忠诚度较高,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多的优秀员工;学院充足的生源为企业的招工提供保障,实现择优选取,企业的后备军更加充足。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能够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所教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操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匹配。通过建立新型的考核方式,即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双重考核评价,考核合格的学生将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企业实习期间,认真跟着师傅学习,更好更快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实习期间企业提供餐食和住宿,学生在企业完成培训下店后即开始按月获得3 000元左右的报酬,薪资待遇随级别变化会有相应涨幅,这已满足或超出学生日常开销,尤其对于困难家庭,大大减轻了学长的经济压力,这也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吸引力之一。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焙烤生产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有《西点生产》、《面包生产》和《中点生产》三门,企业对于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的制定参与度不够,所选用的教材也是一般的规划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院的授课缺少企业师傅的参与,例如《裱花生产》课程,该课程的教授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需要企业师傅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和示范,由于缺乏校内该知识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到企业参加裱花培训时表现出上手慢、不适应等问题。另外,专业教师对于企业了解有限,目前主要是参与到企业的培训环节,但对于学生下店顶岗后的具体情况缺少了解,这不利于在校期间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规划。
现代学徒制要求进行教师和师傅的双重考核评价,那么学生在企业的学分如何计算,评价标准如何制定,综合考核如何开展,才能有效的反应和督促学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目前的考核办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长此以往将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需要更多的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定相关课程及内容,参与院系的实践教学,传授焙烤食品、裱花蛋糕的加工手法及操作技巧,有利于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学徒的角色,并有更良好的综合表现,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同时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更有利于后继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能力培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院系应以企业和学生的诉求为依据,进一步改革学院的招生、教学和管理制度,使之更符合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企业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专业教师深入到学生实习的门店进行实地考查和实践,全面了解企业对学徒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加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现代学徒制中,需要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推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学院的实践课成绩应包含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创新成绩,平时成绩反映学生课上参与度,考试成绩考查产品制作水平,创新成绩需要学生研制新产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协作等多方面能力。企业应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出能够真实反应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一方面要重视学徒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考虑学徒的日常综合表现情况,如请假情况、工作参与度等方面。新的评价体系力求实现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和全面的考核,并以此督促学生快速成长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将学院和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力求共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员工。但在现阶段,各种相关政策还有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还急需修正。总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适用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未来也将成为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