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价值体系探析

2020-03-03 13:29梁雨含王让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

梁雨含, 王让新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 深厚的人民情怀, 是“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价值尺度、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 其核心是“人民至上”。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体系, 有助于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 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发展历程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不是简单的口号, 也不是“美好”的空想, 它是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中诞生, 历经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打磨, 并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创新和丰富的价值体系, 是指导中国一路走来日益强大、 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根本价值观。

(一)理论原点: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基础上, 根据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和现实需要, 确立和发展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和基本立场。”[1]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从人的需要、 人的本质、 人的发展等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产生了启发, 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理论原点, 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前提。

第一, 确证人的主体性存在: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理论原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主体性的存在, 具体体现为人的自觉性、 自主性和自为性的意识与能力。[2]人的主体性的意识和能力首先体现为人自觉意识到自身的群体性特征以及个人是人民群体的有机构成分子, 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体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 其次体现为在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制度规则的限度下, 人民掌握自主选择的权利,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社会进行自主性的改造; 再次体现在人愿意且能够通过自身能力来改变实践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时刻通过实践去确证人民的自觉性、 自主性和自为性的发挥, 并以其发挥程度作为人民性的检验标准。

第二, 满足“现实的个人”的需要: 实现“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了人的需要, 认为在现实世界中, 个人有许多需要。 从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 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和继承性。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人的需要从生存性的需要转变为享受性的需要, 并逐步朝全面发展性的需要转变。 这种转变是随着人的需要自身的进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 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 这样源源不断的发展的人的需要正是实现“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根本动力。

第三,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4], 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则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即实现了“人的解放”, “发展和完善人的劳动能力、 自由个性以及社会关系, 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始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奋斗。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成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将人民置于至高位置;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历史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自始至终地将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政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的。

(二)丰富发展: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近一百年的历史,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从江泽民到胡锦涛, 再到习近平, 历届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 自始至终高举着“人民至上”的旗帜, 引领人民展开革命、 建设和改革。 正是因为“人民至上”的旗帜屹立不倒, 人民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而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也正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不断得到打磨、 完善的发展历程。

革命战争年代, 毛泽东始终坚持“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1031的唯物史观, 为中国的革命战争赋予了人民战争的性质, 让中国革命战争成为一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战争。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 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6]。 他极其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战争。 毛泽东同志在不断的斗争实践中为我党总结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曾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 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5]1094-1095。 毛泽东同志在战时坚持“国家不分大小, 只要充分动员人民, 坚决依靠人民, 进行人民战争, 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打败的”[7]信念, 而这种坚决依靠人民的信念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让“人民至上”价值原则在革命年代熠熠生辉。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邓小平同志抓住社会主要矛盾,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当作全党要努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将人民的“小康”“富裕”作为党的工作的基本目标。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落脚点,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赞成不赞成、 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8]邓小平同志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国内现实情况, 赋予了“人民至上”价值体系在这一阶段的新内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 积极进行理论创新, 提出适应时代发展、 呼应时代要求的新论断。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 邓小平同志的人民理论,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原则, 科学地确认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江泽民同志对人民群众的构成给予了最新定位, 奠定了江泽民给现实社会中的各阶级、 各阶层人士定位的理论基础,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发展。[9]

胡锦涛同志提出包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权为民所用”“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等丰富的人民理论, 是在总结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这是以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人民主体思想为指导, 继承和发展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民思想, 为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续写了新的篇章。 人民地位在党的执政历史中一开始就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民的地位也进一步清晰,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日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得到贯彻和发展。

(三)创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最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0]。 这也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就有新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目前阶段已经转化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新时代、 新矛盾的指引下,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从历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并在此基础上坚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创新新思路、 新方式和新目标,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道路。

新思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表明曾经的以满足人民“温饱”“小康”“富裕”等为目标的人民观点已经需要作出调整。 人民需要由物质方面更多转向到精神文化方面, 对于人民的生活是否美好、 怎样的生活才算美好的评判也有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这一发展理念中,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变, 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依靠和目标也没有变。 其突破首先在于“人民”的地位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人民在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样、 更复杂也更至关重要; 其次在于这里的“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是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发展。

新方式: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即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经济方面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让人民大众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打好物质基础。 政治方面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加强人民公仆的综合素质, 为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建立政治基础。 文化方面不断丰富文化多样性, 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社会建设方面, 坚持“共创”“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理念, 人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确保人民当家做主。 生态文明方面坚决建设好、 维护好人类的美好家园, 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健康的、 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新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逻辑的运行使人发生异化, 在这种情况下, 雇佣劳动关系联结着整个社会, 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普遍物化的抽象的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对“自由人联合体”概念作了如下定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422这种突破了抽象的共同体的联合才是真正的共同体。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我们必须树立牢固的唯物史观的共同体意识,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共同体”相关原理来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也是对解决世界社会难题作出的中国回答。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结合了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现实情况, 不仅从中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更放眼世界环境, 关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尊重作为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 是宏观的、 大义的“人民至上”。

二、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重要贡献

回首过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困苦, 社会主义初期建设时期的飞跃发展; 放眼当下, 社会日益和谐, 人民日益幸福; 再展望未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原则, 带领人民艰苦奋斗, 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一)历史贡献: 为准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提供了价值指引

新中国成立后,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整个中国社会进入崭新阶段, 面临着社会各方面建设的难题, 这是在“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指导下, 党的领导人在不同社会阶段, 正确判断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并围绕此核心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工作。

1956 年, 中共八大召开, 中共八大决议“首次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明确判断, 标志着中共开始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努力探索”[1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 在“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中人民利益实现为第一位的要求下, 党的领导人认识到人民依然没有在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良好的生存、 发展条件。 我们急需开展的工作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党的八大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 但在后来的实践中,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党内存在的一些“左”的偏差, 这一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指南。

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新提出,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3]。 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正是依靠“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科学指导, 深刻认识到人民的物质需要亟待满足, 将国家的发展与人民需求的满足有机统一,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事实证明, 这个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符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步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 从根本上都是在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指引下取得的。

党的十八大之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各方面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基于此,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党开展工作的基本立场, 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的立足点。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矛盾的一方面, 是使得发展力求“充分”和“平衡”的动因, 而发展是否平衡、 充分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被满足的决定性条件。 在“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要求下, 社会发展的进程准确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指向标”, 新时代的发展才有了方向和目标。 由此可见,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对于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的重要性, 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理论贡献: 对马克思人民性思想、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中诞生, 从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中吸取营养, 并且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中国民本思想做出了重要发展, 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思想理论、 价值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基础。 “人民至上”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成果, 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将人民置于至高位置; 坚持为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不懈奋斗。 “人民至上”价值在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关于人的主体地位理论、 人的需求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结合时代和实际的中国化发展, 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瑰宝。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 再到“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中对民之地位的看重, 又摒弃了其历史局限性, 将人民视为真正的、 唯一的国家主人, 制定了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制度。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等言论; 荀子有关于君和民的关系的论述,“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告诫侍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明清时期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 君为客”的“民主君客”思想……这些厚重的民本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虽然这些民本论断由于历史原因, 只着重于其对君王统治的重要性, 对“民主”的看重是以统治的顺利施行为目的的, 但中国优秀民本思想依然是当代“人民至上”价值体系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深刻影响早已辐射全球, 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希望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经验。 在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具有世界意义和国际影响的人民理念, 体现了大国担当和“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优越性。

(三)实践贡献: 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鸦片战争以来, 无数爱国志士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战争中, 历尽艰难困苦寻找国之出路。 在这条上下求索的道路上, 中国人民历经了重重失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 顽强奋斗, 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这一历史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价值原则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是毛泽东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著名讲话。 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推翻“三座大山”真正地“站起来”, 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了“人民至上”价值, 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 建设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论述人民价值的著作。 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 毛泽东指出,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5]; 在《论持久战》中, 毛泽东指出“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 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 才能达到目的”[16]……类似于这样关于人民重要性的著述不胜枚举, 给中国的革命战争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全国范围内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当时的中国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出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他还说,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7]。 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社会经济迅速繁荣, 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价值体系, 围绕人民利益发展经济, 才使得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了“富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 “人民至上”价值原则得到更深刻贯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齐心协力“进行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事业、 实现伟大梦想”[18], 逐步“强起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珍惜民力、 汇聚民智、 体察民情、 倾听民意, 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 主张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 始终运用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 将在群众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作为全国各方面工作的理论指导。 遵循这一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广泛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强大的现实下, 中国人民从“富起来”走向了“强起来”。

三、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显著特征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瑰宝, 也是其根本优势。 人民作为这一价值体系的主体具有整体性和个体性, 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衡量标准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具有长远性与现实性。

(一)人民主体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人民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主体, “人民至上”中的“人民”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1]73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中, “人民”其实就是指现实的 “人”和 “人类”。 人民始终由占现实人口的绝大多数、 每日每时担当着人类社会生活职能的全体个人所构成, 包括由他们组成的阶级和阶层。[19]由此可知, “人民”概念所强调的, 不是现实中人们之间各种身份(人种、 等级、 分工、 品德等)的差别, 而是作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主体的整体性。 与西方国家在追求每个个体的权利平等有所不同,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所追求的是社会的绝大多数、 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

当然,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在追求实现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同时, 也注重增加每个个体的切实利益。 共享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 它科学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阐明了发展成果“由谁共享、 共享什么、 怎样共享”等一系列问题, 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观。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所蕴含的价值立场最直观的体现。 习近平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 各得其所”[20]。 在实践意义上, “就是要坚持共享主体的广泛性、 共享内容的全面性、 共享前提的共建性、 共享过程的渐进性”[21]。 由此可见, 从社会建设成果共享的覆盖维度来看, 共享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但全民共享并不是平均共享,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尚存在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的情况, 全民共享更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关爱。

在经济生活方面, “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与“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在战胜贫困、 改善民生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精准扶贫”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 帮助每一个贫困户找到致富道路, 突破“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 在政治生活方面, 保障每一个符合条件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在文化生活方面, 不仅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也鼓励支持多元文化的“百花齐放”, 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发展。 在社会生活方面, “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展要求, 不仅是要求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 更好地为个人幸福生活而奋斗, 同时这样的“四有青年”也是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个体是整体的构成分子, 整体是个体的有机统一,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强调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实现, 同时关爱微观个体的特殊利益, 是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

(二)衡量尺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人民至上”价值是否实现, 始终是以人民利益是否实现作为衡量尺度, 这一尺度具有普遍性。 纵向看, “人民至上”价值时时刻刻都以人民利益是否实现为尺度。 无论是在民族未独立、 人民未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经济低迷、 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社会主义初期, 又或是在社会主义迈入新阶段的新时代, 人民利益是否实现, 人民需求是否满足都始终是“人民至上”价值的尺度和标准。 横向看, “人民至上”价值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遵循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标准和规定。 在经济领域, 物质发展是否能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是否能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在政治领域, 人民的政治权利是否得到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是否得到贯彻; 在文化领域, 社会主流文化是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 个体个性是否能得到自由发展; 在社会领域, 社会建设成果是否由人民共享; 在生态领域, 人民的生活环境是否是可持续的、 健康的、 绿色的环境。 总的来说, 人的利益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时时刻刻、 方方面面都是“人民至上”价值是否实现的衡量尺度, 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人民利益和需求又有不同的界定, 这表明“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衡量尺度具有特殊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家主权被侵犯, 人民生存受压迫, 当时的人民利益就是推翻“三座大山”, 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 艰苦卓绝的战争耗费大量国家财富, 人民群众一贫如洗, 那时的人民需求便是个人温饱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让人民“富起来”; 在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的今天, 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因此人民需求日益多元化, 集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于一体。 总的来说, 人民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和继承性, 随着时代变迁、 社会发展, 人的利益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具有特殊性的特征。

由于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条件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衡量尺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首先,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人民需求的满足、 利益的实现是人民各种各样不同需求的整合化和抽象化; 人民不同时期或者不同个体, 在不同领域的需求是人民总体需求的具体和丰富。 其次,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 人民总体需求总是通过某一时期的具体需求表现出来; 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也依然存在于总体需求的范畴内。 再次,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例如, 人民物质需求与生产力落后的普遍矛盾, 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只存在于极个别需要攻坚克难的贫困地区, 转化成了特殊矛盾。

(三)奋斗目标的长远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具有类本质、 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类本质、 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奋斗目标, 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促成人的劳动能力、 社会关系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奋斗目标, 具有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特征。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首要目标。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 劳动能力是人作为主体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的基本手段。 要保证人民主体地位, 确证其主体性的存在和发挥, 就需要满足人对劳动能力的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 劳动作为维持人的生存的最基本手段, 其基本要素需要得到保障, 人民通过劳动必须可以维持人的基本生存; 另一方面, 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人民需求产生变化, 人民的劳动成为有尊严的劳动。 劳动作为人民彰显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基本方式, 需要得到完善的权益保障。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保证了人的基本劳动权益, 并通过各种方式为人民群众建立有价值、 有尊严的劳动渠道, 让人民的基本生存能够通过劳动得到保证, 也让人民的尊严、 体面和价值能够通过劳动得到实现。

人的社会关系发展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认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135, 那么要实现人的发展就必须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这里的“关系”不是指虚无的关系本身, 而是依托人的生存和社会交往而存在的具有现实性的社会关系。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对于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协调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让人民群众主动担当,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共享社会建设成果, 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感、 归属感, 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人的个人素质发展是“人民至上”价值体系的关键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 运用教育等手段不断提高人民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不断地振奋人民群众的精神, 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人的个人素质的发展不仅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基础条件, 也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重要条件。 以“人民至上”价值体系为基本原则, 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为人民群众营造多元、 自由的发展环境, 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路径,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至上”价值体系,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通过各项政策制度的保障, 不断致力于满足人的劳动能力、 社会关系和个人素质的发展, 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 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跨越时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步脚踏实地奋斗的现实目标, 是长远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