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敏 严圣禾 党文婷
深圳,中国经济特区的叙事起点,改革开放的时代地标。
40年前,当这个边陲农业县以跃上潮头的姿态在中国改革史上出场,有人将其形容为“一夜之城”——仿佛一夜间从天际崛起。以改革为根,以创新为魂,40年过去,这座城市酝酿出一个冰消雪融的春天,书写了一幕华美蝶变的传奇,为中国改革开放“种”出了硕果累累的试验田。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首站考察深圳,坚定宣告“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考察深圳,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就此成为一座承载着伟大梦想的城市,与每一位中国人心心相连。
自从春天的故事在中国南海边上演,深圳受到的关注便超越了国界。深圳走出的道路,是世界眼中中国道路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一座城市,浓缩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能。
7月28日,深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公布,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6%提升为0.1%,在因疫情等原因短暂失速后,以一个铁画银钩的“深V曲线”再度扬起,在全球经济尚处在低迷时率先实现正增长。这说明深圳经济的反弹力很强。和其他城市一样,在遭遇外部环境突然变化时经济增速也会回落,但往往比其他地方更快复苏。
40年间,深圳实际管理人口从不足3万增至超2000万,经济总量从不足2亿元增至近2.7万亿元,人均GDP达3万美元……经济发展生机勃勃,数量质量双双提升。
一座城市,深蕴着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这里有“全球5G第一城”的美誉——目前,深圳建成5G基站超4.6万个,5G基站密度国内第一,5G产业规模、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深圳吸引了约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强落户,每平方公里密布8.51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之都”的形象逐渐挺立。
一座城市,诉说着中国扩大开放的磐石之心。
前海深港合作区,曾经荒凉的滩涂上正在绘就“最美最好的图画”。200多座高楼勾勒出壮丽天际线,累计17.3万家新设企业注册落户,呈现生机勃勃发展态势……
即使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这片热土仍然生长着希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知名外企密集入驻,2020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34万亿元。
一座城市,洋溢着善治良序的民生幸福。
全力整治黑臭水体、建设生态长廊、开建“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增加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向居民们展开更加美好的一面。
今日深圳,正向着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目标奋楫而行。
在深圳之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城市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由农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的跳跃,成长为国家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和创新发展代表。
“无梦想,不深圳”。20世纪80年代,南国大地涌动的春潮很快传遍全国。人们念着“深圳”二字,脑中满是“梦想”“奋斗”的美好想象。突破观念禁区、解放思想前进,给全国人民极大震动,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改革公开课。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在深圳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尽显这座移民城市敞开的胸襟、聚才的热切。198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颁布,给留学人员以市内自由流动、评职称不限指标等十余项特别待遇。创办人才研修院、举办全球英才“风云会”、引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长期落户……今天,《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已施行多年,企业家有自己的节日——每年11月1日“企业家日”。
深圳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深圳的一切都要靠人闯出来,人是第一资源。1980年以来,深圳将新的思想传播给那些到深圳学习取经的高官们。这些人来深圳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考察现代建筑和工业在深圳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开放巨轮破冰起航。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习仲勋同志团结和带领省委一班人,结合省情反复考量,率先向党中央提出请求:希望中央“下放权力”,允许广东先走一步。
紧锣密鼓的推动落实就此开始。此时,经国务院批准,在深圳蛇口建立的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40年来,约1000个“全国第一”从深圳走出,变成一次次“中国突破”,演绎出一片片绮丽风景。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南国又见浩荡东风,改革步履愈加笃定。经历了一轮轮风雨洗礼之后,华夏巨轮风帆高悬、劈波斩浪,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