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2020-03-03 11:24
教育观察 2020年45期
关键词:国际化大学

张 珩

(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江苏南京,210094)

在我国深入开展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时期,高等教育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1]显而易见,国际交流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的第五大职能。据此,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对于优化高等教育的开放布局、提升高等教育在对外开放中的引领作用和支撑能力有巨大帮助。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现实努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放眼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政策正向国际化倾斜,而国际化也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双一流”建设也正是对这一时代背景的积极回应。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开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牵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效果逐渐明显,因而受到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整合进国际的或跨文化的维度的过程”[2]。在通行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据此,世界各国大学在遵循普遍办学规律的基础上,都在积极推进自身的国际化改革。

(一)以国际协同合作促进学术开放

作为一项历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探索与学术研究受到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影响。在社会交往不发达和信息传播落后的条件下,科学探索和学术研究主要表现为自主性的个体活动,以“单兵作战”形式具体呈现。而在社会交往丰富和信息传播发达的今天,这一活动主要是通过科学共同体来进行的,体现为团结协作的“集群作战”。依据现代科学研究“门户开放”的要求,知名大学纷纷建立跨国学术共同体,以提升自身的学术国际化水平。譬如,美国的哈佛燕京学社、欧盟的“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等,皆旨在汇聚全球人才和智慧,在相互激发中促进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为推进高校国际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二)以特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

从国外大学实践来看,国际化水平遵循从简单到多元的目标发展导向,即从初始阶段追求学者与学术的自由流动,发展为融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社会影响、资源流动、服务社会和文化共存于一体的多元目标。为此,国外就具体指标与实现路径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推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人、财、物迅速流动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积极参与到全球高校国际化评价体系之中,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据统计,在教育部核准的84所部属大学章程中,提及推进国际化进程和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高校有61所,约占72.6%。[3]我国正在实施的“双一流”战略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许多高校都立足自身实际拟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国际化的特色发展,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等便是对海外办学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三)以科学研究引领大学的国际化发展

科学研究是高校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中,我国高校经历了“追赶者”和“并跑者”阶段,在部分领域正向着“引领者”方向发展。我国高校可在特色领域和优势学科打造世界一流。国外一流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也是各具特色,如法国的工程师培养、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德国的自动化技术、以色列的沙漠农业技术等,都享誉全球。我国也有不少高校具有自身历史积淀和行业特色,打造了相关的优势学科,其科学研究的实力与水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据统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中,32所大学的整体发展战略突出了国际化,13所大学以白皮书的形式将国际化战略单列了出来。可见,高等教育现代化对高校国际化提出了空前高涨的需求,并创造了良性发展的环境。“双一流”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又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宝贵契机,我国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多元化模式,综合性大学与地方性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国际化方面,一些共性问题始终存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教育国际化的管理经验

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伊始无经验可循,只是对国外管理经验进行简单移植,缺乏适应本土教育理念的探索,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受到制约。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进行国际化办学的主要形式是选派学生到国(境)外学习、吸引留学生来校深造、选拔教师出国(境)交流合作、招聘国(境)外优秀人才来校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设立国(境)外分校等。不少高校将在校留学生数量视为国际化的重要指标。尽管有的高校和国外高校实现了学历学位互认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但这种简单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国际化形式依然显得单调,缺乏与他国在双向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究其原因,在于高校自身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机制和经验。

(二)从事教育国际化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

日本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喜多村和之教授曾提出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即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4]要达到这一标准,优秀的专业人才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不少高校面临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就师资状况而言,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教师外语水平有待提升。另外,外语语种需要丰富,具有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历的教师所占比例需要提高。同时,高校引进的国外师资数量有限,而且引进的国外教师主要讲授语言课程,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有待加强。就管理队伍而言,许多高校缺乏从事国际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聚集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是提高国际化水平的直接途径。事实上,真正了解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精通多国语言、具备较强国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并不多见。专业人才缺乏所造成的短板无疑是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阻碍因素。

(三)国际化理念落到实处的力度有待加强

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均意识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等不同层次的建设目标。不少高校尽管重视国际化战略规划,但从规划到实施之间仍存在不小差距,硬件设施配备不足,软件环境匹配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一些高校的国际化举措多停留在互派留学生、派遣访问学者、联系学术交流的层面,缺乏与国外高校的深度科研合作、全面文化交流和长期合作攻关。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需要熟悉国际化办学的先进理念,深谙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律,扫除自身的发展障碍,这样才能畅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

三、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高校应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以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为中心,通过政策引导、聚焦优势、提质增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一)构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体系

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可借鉴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例如: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开设“国别基本风情”“异域文化比较”“东西方文化传统”等课程,使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对国际交流的热情;借鉴国外优质的教材和课程内容,以先进成熟的教学模式带动课程结构的改革;开设涉外人员的管理培训课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业人才,补齐管理人才短板;开设中外学生联合课程,扩大外语教学覆盖面,提高外语授课供给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设置区域研究与全球化热点问题讨论,将分析研讨能力纳入学习目标和教学效果评估。

(二)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是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证,国际化的校园离不开国际化的教师团队。如瑞典高校十分注重以优秀的师资人才奠定自身在欧盟的教育领导者地位,扩大自身影响。我国高校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纳国外人才,通过全球招聘等方式寻找富有能力和潜力的国际化人才,并设立专门基金支持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在休假制度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充足便利,优化其工作与生活环境等。同时,高校应积极引进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与国外知名大学和专家进行合作,切实提升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成立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旨在聘请国际知名科学家带领国际青年才俊开展纳米前沿研究,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促进多学科的国际合作。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又成立了“中法工程师学院”,采用法国工程师精英培养模式,面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领域,引进法方教师,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全科型工程技术人才,有效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与软实力。

(三)创新国际化办学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在全球成立多处研究中心,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校友联络为突破,从三个层次推进国际化的做法属创新之举。同样,欧盟持续推进的“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则以研究项目为载体吸纳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提升欧盟高等教育的整体地位。日本也正在实施“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以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目的,通过与海外知名大学的合作进行大学国际化改革。这些新模式集中了教育资源,极大地提升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效。据此,我们也应借鉴其成功经验,以项目为依托设立中国高校的全球研究中心,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例如,由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合作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是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

(四)完善国际化保障机制

国家实力的增强应当拥有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赖于国家实力的支撑。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展示。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站位,以国际眼光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之提供制度、政策与资金保障,为高校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根据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具体情况,应进一步建立高校国际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合作模式与评估方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合作网络牵线搭桥,使中国大学积极参与到国际大学联盟中,并力争在国际大学联盟中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二是为各类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领,鼓励高校立足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强对外交往合作,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这也是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三是积极优化国际化工作质量评估,科学布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各个环节,保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如每3—5年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国际排名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应在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与自身办学特色,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弯道超车”的新路径。同时,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基础上,登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建立国际化办学的新体系,提升中国高校的全球影响力。

猜你喜欢
国际化大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风电巨头的艰难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