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靖,李 娜
(1.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1]要按时保质地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惯性,关键在于提升贫困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激发和育植贫困人群的内生发展动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可以从根源上阻隔返贫的生发渠道,而职业教育扶贫则是教育精准扶贫中的重要形式。当今,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教育脱贫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进入校园后心理健康水平势必受到新环境影响,成为心理健康生态教育持续关注的对象。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2],一些贫困家庭子女不仅获得了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学习期间更是得到了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方面的经济援助。然而,贫困学生短期的物质保障背后,依然潜藏着“心理贫困”的深度隐患。
根据一项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36.36%的贫困生“心里会感到困惑或自卑”;40.22%的有“自卑、脆弱、封闭的感觉”;42.45%的贫困生在面对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时,“有心理负担和压力”;60.33%的贫困生表示希望得到心理帮助。[3]家庭经济困难不仅造成了高职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更给他们带来了心理负担。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烈的不自信、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就业的压迫感[4],因此,探索具有浓厚人文关怀和适应高职贫困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生态教育工作体系,是精准教育扶贫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显要任务。
人的心理素质已成为评定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标准,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愈发联结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心理健康的生态教育是由不同环境因子构成的互为互动、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由单向灌输传导模式向系统生态发展模式转变,包含着由内而外的微观生态系统、中介生态系统和宏观生态系统,不同系统的整合共生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体,为塑造贫困学生良好的心理稳态搭建了生态性图景。
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复杂的综合教育工程,在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心理脱贫更需要优化和整合教育力量。高职院校要以心理健康生态教育的主体合力发展为抓手,通过构建横向与纵向相织的三维教育模式,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相互配合、开放互助的微观教育生态系统。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生态系统的稳定运作紧密相连,这就要求生态教育的微观主体在观念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协调一致,共同赋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大的合力,从而作用于贫困生心理转变的全过程。
家庭是青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贫困学生往往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学校生活中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造成情绪波动,甚至引起厌世、自闭、抑郁等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必须将家庭教育资源融进心理健康生态教育的机制中,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态势。[5]实施成长导师制,聘请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担当贫困学生的“成长导师”和贫困家庭家长的“理念领路人”,一方面,在贫困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家长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成才经历,树立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理想信念,强化贫困学生拼搏奋斗的职业自觉,明晰脱贫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优秀的家长可以对意识薄弱、能力不足的贫困家庭家长进行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扩大家长团队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力和覆盖面。
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给予更多的是简单快捷的经济援助,而非心理辅导,有限的条件导致学校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教育缺位、服务被动,难以形成为贫困学生纾困解惑的有效专业指导。因此,高职学校需要设置专业指导队伍,统筹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组建贫困学生心理成长的共同体。具体来说,专业指导队伍由基础型学校教师队伍、专家教师队伍、社会指导队伍构成。
基础型学校教师队伍主要由主管领导、辅导员、心理教师和学科教学老师组成。主管领导主要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在专项经费、制度机制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从宏观上统筹和指挥学校的心理健康生态教育的系统运作。辅导员要为贫困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定期走访贫困生宿舍,通过谈心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生活困难、学习成绩、就业目标、同伴关系等,在生活起居、学习备考、生涯规划、心理调适、理想信念等方面提供细致的帮助。心理教师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教育情境的准备、活动方法的设计、评价方式的确定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学科教学老师将课程教学与心理教育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精准扶贫意识,特别是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积极研究,要积极寻找适合学校特色和贫困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结合,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把个人职业道德素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专家教师队伍主要由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就业指导专家等相关人士组成。高职学校在培养校内教师队伍的同时,应积极引进专家科研团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研究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咨询。专家教师队伍具备一批学历层次高、专业扎实、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专职研究人员,整个团队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在心理和教育研究领域也保持着前沿水平。在这样的教师队伍的带领下,学校可以建构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创新模式,开发适应本校贫困生特点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课程,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理念,形成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流程和机制,为学校心理咨询师队伍提升、专业素养与执业能力提升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社会型指导队伍主要由优秀企业家、优秀青年劳动者和创业者、学校的优秀毕业贫困生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邀请校外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企业家或优秀校友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职业生涯心理辅导,让贫困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和担忧与社会和职业选择连接起来,不仅有利于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和未来职业生活,更能作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心理决策。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课堂内的几节课就能完成的,高职学校要通过构建社会指导队伍,将心理教育的过程延伸至贫困学生在校阶段。
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对其进行理解、筛选和吸收,即心理健康教育实质是学生寻找自我发展道路的过程。因而,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高职学校在切实发挥心理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引导贫困学生形成内驱心理动力。为此,学校有必要组建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自治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有:第一,在班集体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播科学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配合教师队伍和家长们开展班级团体心理活动;第三,关注身边贫困同学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教育朋辈指导活动。班级心理委员可以从贫困学生中选取,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委员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在培训经历中正确认识自我,主动融入到自我教育的内化过程中,甚至可以习得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诸如意志坚定、团结合作、不畏困境、服务群众等。心理委员成为班上心理教育活动的带头人,配合学校组织开展活动,并在班级中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真实内心,教育效果更具感染性和亲和力。总之,在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互助中,可以酿造出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也使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纵向的个性化方向深化。
高职院校应从课程改革出发,架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高职贫困生接受课程教育的生态环境。在充分考虑贫困生心理易敏易感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职业方向指导和心理素质构筑双重功能的心理课程。课程的实施也要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特色,通过创设心理问题与情景,提供大量心理探索项目与讨论式对话的机会,促使贫困学生参与其中,并结合心理老师的专业指导,体验与反思自己当前所面临的困囿。这种“融入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新的生态动能。
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发育的特点,学校要在公共必修课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梯次推进贫困学生心理教育的校本研究,构建递进式主题指导的选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阶段贫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倾向,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结合职业院校的学习特点,可将心理选修课程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强调适应、定位、前行的课程。这方面的课程重在认识自我,主要围绕大学适应性问题、学习方法指导问题、学业的合理规划问题等,引导贫困学生正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深刻体认自己的性格与能力,以及识别自己的兴趣,课程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探索和规划,如“心理学改变生活”“情绪管理”“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等。第二,强调困惑、调整、积蓄的课程。课程在心理认知的基础上重在发展自我,主要围绕人际交往方式、工作责任感培植、价值观念调整等,引导贫困学生扬长避短,及早发掘与自己兴趣、性格相匹配的职业能力,树立未来职业选择,根植职业精神,从而形成学习心理的发展动力,如“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九型人格之职场心理”“团体心理辅导”等。第三,强调唤发、明晰、憧憬的课程。课程重在实现自我,主要围绕意志力培养、职业实习、就业心理调适与求职策略等,引导贫困学生在就业压力中巧思勇争、摆脱贫困、成就梦想,课程着重于“扶贫”与“扶志”的对接指导,如“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求职心理”等。
学校的心理课程体系为心理教育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学科化理论化的德育范式,但课程理念的渗透不仅生发于课程之上,同时也应延伸到课外活动。不同于高中简单的学业活动,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往往更加异彩纷呈,这些活动成为影响高职学生成长的重要文化因素。因此,学校应通过组织立体多维的主题心理活动,不断拓展贫困生心理教育活动的渠道和空间,构建“学校活动品牌化、院系活动特色化、社团活动精彩化”的“百花齐放式”的校园系列主题心理活动的大格局,在开放包容的生态教育环境中,着力满足贫困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心理发展吁求。
第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贫困学生融入集体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群体内人际交互的行为和表现,促使贫困学生在交往中学会观察和适应,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形塑良好的待人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帮助他们撕掉“低人一等”的自卑标签,建立平等的人际交往空间。例如,可以开展以自信、协作、就业等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设计主题游戏,可以征集心灵树洞,可以举行手抄报、绘画比赛,可以开展心理趣味运动会,可以进行心理电影展播和心理剧展演。贫困学生通过游戏、比赛、运动等切身的活动体验,既可以放下心结,提升自信,又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与互助协作能力,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风气。在分享和交流中,贫困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对活动中收获的体会与感悟积极思考,抒发心理压力,宣泄心理苦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挑战。
第二,主题月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校应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纪念日宣传,广泛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月系列文化活动。例如,在新年到来之际,举办社团嘉年华展示活动;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举办五四青年文化节;在抗战纪念日之际,举办纪念大会、纪念抗战胜利电影展、“寻访抗战老兵”纪实采访活动;在“一二·九”纪念日前夕,走进博物馆、规划馆等文化场所感受城市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在宪法宣传日,组织反恐知识讲座、法制知识竞赛;此外在“交通安全宣传日”、“防震减灾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纪念日,与社区街道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品德和社会认同感,为他们的心理成长沿着正确的价值方向保驾护航。
第三,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将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与校园活动“联姻”,改变了以往学校在心理工作上唱独角戏的局面,使得学校与社区合作共育,发挥心育的综合功能,形成学校与社会常态化的良性教育互动。贫困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更能切肤感受志愿精神,常怀感恩之心和传统美德,珍惜帮扶。志愿活动激励他们积极为社会奉献力量,以回馈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帮助。例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积极开展交通文明、环境保护等服务行动;围绕感恩主题,举办“学雷锋”“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开展与街道社区、交警支队、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青年公益活动。学校要积极倡导贫困毕业生加入“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西部服务计划等项目,鼓励和支持贫困毕业生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为当地贫困地区注入发展活力,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宏观系统处于心理健康生态教育的外层,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下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既要实现短效,也要着眼长效。这要求高职学校要内引外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不断拓宽校内外心理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依托心理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教育工作,为贫困学生提供内涵丰富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有回归真实生活,才能使优秀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高职学校要坚持全方位渗透的教育组织原则,以心理教育为载体,把原来各自独立运作的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团委等职能部门联系起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动行政机构的再组织化,积极打造功能完备、特色科学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心应设置丰富的功能分区,如团体心理训练室、心理咨询室、生涯咨询室、心理沙盘室、心理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小剧场等,要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实施、评估等作为常态化的重点日常工作,以更好更精准地瞄准教育对象,帮助贫困学生认识自己、感悟成长、理解职业、培养素质,指导贫困学生做好心理健康管理,描绘未来人生发展的路线图。中心可根据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德育工作,设置活动开发组、项目测评组、咨询服务组和预防干预组,进行校本活动开发、基础理论研究、职业测试组织、一对一咨询辅导等工作。
高职院校应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走出去”,充分依托实训基地建设以心理健康为教育目标的社会职业生涯体验基地,把学生带入社会的“大课堂”中,使学生完成从心理觉知到行为转变的转化过程。产教融合的双元育人机制可以将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延展至校外,在实践基地中体验职场,磨炼意志,将理论与实践、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联系。高职院校通过构建校外心理实践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引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