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君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之间存在的客观发展规律是整个社会想要实现永续发展所不能规避的话题。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多个场合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人与自然要实现和谐共生,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生态文明指的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继承者、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有能力也有义务提高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建设整个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环。
当下,无论是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还是在政治、经济方面,都面临着在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中如何进行选择的困难局面。在上述情况下,通过高校提升广大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与之一同而来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破坏问题也更甚以往。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学生群体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是满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
生态文明教育不单单会涵盖少数几方面的学科教育内容,而是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环境保护科学和生态学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各种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完整的培养体系的构建。大学生通过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价值观,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现实意义。所以,高校培育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要想真正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也多样化,不仅需要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优良的道德修养。因此,需要通过高校教育来弥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薄弱、生态文明意识淡漠等现象。
目前,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成为了发展的阻碍。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号召下高校加大了对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但是客观方面仍然存在着部分有待改善和增强的环节。
高校除了在培养技能型和专业型人才的同时,还应该在上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穿插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活动。但是,只有一些生态相关专业开设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其他非生态专业开设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课程数量较少,而通识课程的开设也只有思政教育部分涉及,内容不充分也不全面。
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然而,一些教师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尚未完全具备或不具备合格的生态文明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在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不重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述情况造成了大学生已经在观念上对环境保护有深刻印象,但在行动上存在不足。
在当今社会大潮流下,铺张浪费严重,大多数人缺乏节约理念,缺少环保意识,因此,在生态文明观念上加深理解至关重要。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客观发展规律,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故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是整个提升认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将大学生的观念提升到意识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知识就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运行规律和自身基本状况的常识,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知识的总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育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方面,是培育的基本内容。从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引起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基本规律的认知度,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能够自觉按照生态规律办事的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法制建设息息相关,法制的建设不仅反映了社会管理体制,也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大学生熟悉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十分重要,是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大学生法制宣传,法规学习,正确引导其自觉养成保护环境和树立生态文明法制的意识。
付诸于行动才能让大学生达到观念到行为的转化。在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要对生态文明基本技能有一个深刻认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处理要基本掌握,对环境保护的防治要熟练把控,这是对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通过实践来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达到与相应拥有的生态文明素质相匹配的目的。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首当其冲的是要培育大学生树立一种生态危机意识。高校作为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教育教学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所以意识的培育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高校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推陈出新,依据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实际,把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列入重点教育规划,完善教育体系。二是强化理论课学习。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思政教育作为媒介。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必须做到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具备健全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生态文明的知识,在教学上要在原有的传统教学上增加理论实践内容,在教学评价中要加入生态文明意识评价。三是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的结合。在大学生日常活动中应该加入一些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生态文明教育是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教育,高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教育中游刃有余。与此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言传身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所以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应该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生态文明活动,共同进步,共同提升。同样,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研和实践是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不同在多学科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个人素养,也能够带动学生理论实践,开展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大学生通过学校来提升知识储备和增强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但在实践中不够理想,因此,需要校外因素和校内因素相结合,达到整体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目的。校外因素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是要带领学生参观生态教育基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也随之增多,科技馆和博物馆都是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带着目的,带着计划参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能够在培育意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二是要组织社团开展实践。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发展个人爱好的主要表现形式,让学生以社团为单位,自发组织进行一些环境保护专题的活动和治理环境方面的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三是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学生记录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内容,通过强烈的对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道德观。
总而言之,高校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一项十分迫切完成的工作,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在各个方面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工作,最终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