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鸥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表达新学期的问候,特别是对仍身在武汉、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老师和同学表示亲切的慰问,对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大家在疫情尚未解除前,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政以及省教育厅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学复工的各项工作。
今天我们以视频的形式通过网络远程上课,下阶段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还将以网络授课和听课的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直到疫情解除,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和学校决定,大家返校上课为止。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关心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从大年初一起至今天为止,就主持召开了6次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作了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强调“生命重于泰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迅速行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指出,经过全国人民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我们高兴地看到,打赢这场艰难的战“疫”,胜利在望。
大难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只有从灾难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国家才有进步,民族才有希望。疫情还未真正结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是屏幕前你我热切期盼的事情。同学们,在这个漫长的假期,你们宅在家里,或看手机、看电视,关心时事;或看书学习、听音乐等;对人生、对生命、对生活,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是否有更多的思考呢?
下面,我就围绕“生命”这一主题,与同学们交流自己一些关于生命的感动和思考。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全国人民戴口罩,宅家过年,不仅不能像往年一样串门聚会,而且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安、焦虑,甚至恐慌。纠结的各种功名利禄,此刻都变得微不足道;追捧的各大网红明星,此时都显得暗淡无光。天灾人祸面前,人民最渴望的是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生命安全。全民宅在家里,就是为了防止被病毒感染,守护生命、坚守生命。
这场疫情,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社会百态,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尤其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生命教育机遇。
人类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坚守,首先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
有人称我为大自然,
也有人,叫我大自然母亲。
我已经度过了四十五亿年,
是你们人类存在时间的两万两千五百倍。
我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我。
是的,你们的未来取决于我。
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
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糟。
我已经存在了亿万年,
我养育过比你们强大得多的物种,
也曾让比你们强大得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
我的海洋,我的土地,我的河流,我的森林,
它们都可以左右人类的存在。
越来越多的人类啊,你们想怎样度过每一天?
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并不在乎。
你们的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
不是我的。
我是大自然,
我将继续存在。
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
这一微视频,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讲得很深刻、很到位。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和”。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中国文化,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中和”;三个字来概括,就是“致中和”。进一步来说,就是强调“天地人和”。如何做到天地人和?老子有一句话很有哲理和启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万事万物自身的状态。对大自然的万物自身生长的状态,我们要给予充分尊重。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天地良心,即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大自然虽非人类,但也有性格,更有脾气。高山平原、江河湖海、沼泽沙漠、花草树木,各种动物,等等,都是“上天”即大自然的安排,别去随意摆弄它们!东北虎、中华鲟、穿山甲,乃至果子狸、蝙蝠,等等,和包括你我在内的人类一样,原本都是“上天”的配置,别去恣意招惹它们!否则,人类将面临万劫不复境地!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得很明确:“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不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这次武汉疫情,都在警示我们,当大自然开始惩罚人类的时候,人类反抗的能力是卑微的、弱小的。不得不说,人类正在为不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而导致的生态失衡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次,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万物皆有生命,任何生命都来之不易。人类的生命来自大自然亿万年的孕育,它是如此的奇妙和艰辛,如此的弥足珍贵,又是如此的脆弱易碎。人类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尊重和敬畏。人无论经历什么苦难,无论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更要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著名小说《热爱生命》里,对人如何战胜恐惧,在极度艰难的危机下求生存、坚守垂危的生命,曾有独特的深度描述。这次疫情,我们看到,疫区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之所以还如此这般顽强地生活着,忍受闭户宅居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不安,甚至恐慌,展开各种自助和互助,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珍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一定能打赢这场艰难的战“疫”。
第三,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对人如何热爱生命、超越生命有独特而深刻的叙述;而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则就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必须尊重他者、守望相助发出过这样的预警: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社会是一艘大船,所有人都在这艘船上,船上任何一个人遭遇不幸,就可能是全船人的威胁。所以,永远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一个人的不幸就是全体人的不幸!
面对苦难,当人们冷漠相待,地狱之门便打开了;当人们真诚相处,新的世界则敞开了。这场重大灾难,唤醒了珍藏在人们心灵深处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在这场艰难战“疫”中,武汉市民表现出来的各种英勇行为;广大医务人员、一线军人等“最美逆行者”,冒着生命危险,及时驰援武汉治病救人的感人场面;国内外许许多多的人对武汉、对湖北等重点疫区伸出援手,大力相助的义举,等等,都很让人感动甚至震撼。全国前往这些重点疫区驰援的医务人员就多达4万多名,其中来自军队的有4000多名。在这些白衣战士中,有的父亲重病在身;有的妻子即将分娩;有的即将新婚,却决然推迟婚礼……他们在团圆的时节“逆行”支援,克服重重困难,和病毒“争”速度、“抢”病人,一次次化险为夷。不少医护人员的面部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深深的勒痕,可知医护工作何其艰难。即便如此,为了和患者拉近距离,更好地治疗,他们还学习武汉话、联系患者家人、手绘漫画、送家乡美食、制作贺卡、录制加油视频。他们关爱着病人,病人也鼓励着他们。
“快递小哥”汪勇,是这次抗击疫情中众多的“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主角之一。这位80后的普通快递员,上有老下有小,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不回家过年,住在公司仓库里。最艰难的时候,从早上5点干到凌晨1点,每天接送30多人。动员和组织二三十人的车队,为医护人员提供租车、送餐、购买日常用品等服务,成为前线医护人员背后的守护者。
世界各国和人民对中国疫情的关心和热情援助也很感人。二月中旬,东京街头一名身穿旗袍的日本女孩站在寒风中呼吁当地民众为中国武汉捐款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中国网友。
3月7日,我在央视新闻中看到《落日余晖下的身影》的报道。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我想,这位老先生看到的不仅仅是阳光,更是希望!
武汉是一个英雄城市。《为了谁》这首歌,最初是为“98抗洪”的军人写的。这次改编献给参加武汉战“疫”的广大医护人员。看完这个视频,我想起“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这句曾经打动无数人的话。今天,我想补充说,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睛,唤醒蕴藏在心灵深处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性灵。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科主任张继先、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以及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开拓”。2003年抗击“非典”的头等功臣、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从今年1月20日开始,再度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挂帅出征!他奋不顾身带领团队,研究病毒、治病救人、解答咨询、科普公众,日夜忙碌在疫情阻击战的各条战线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国士当如此!
由此我想起英国的乔治·马洛里,他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曾是英国著名公学查特豪斯的书院长、英国皇家地理学院的成员。他100年前即1920年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后于1922年、1924年,第二、第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非常不幸的是,他在第三次攀登的时候遇难了,年仅38岁。整整75年以后,人们在离珠峰北坡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他的遗体。至于他在遇难前是否有登顶,这成为登山界的一个谜,很多人更愿意相信他登顶了。在我看来,攀登珠峰对乔治·马洛里来说,不止是他的一个爱好和一个结果,更多是他尊崇内心的一个选择,要不断开拓自己生命的境界。在之前有美国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登珠峰,他简短地回答了一句:Because it's there(因为山在那里)。其实,对于钟南山、李兰娟等“逆行中”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一线的公安干警、军人、党员干部,甚至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等,我们也可借用乔治的回答——他们为什么要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因为疫情在那里、生命在那里,使命和担当就在那里。他们的生命也因此而不断得到开拓,获取新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
这个视频,很让人感动甚至震撼。17世纪中期,欧洲爆发了一场烈性传染病——黑死病。一年不到,欧洲人口减少一半。在英伦半岛的南北接壤处有个“亚姆村”。伦敦来的一位商人,将黑死病带进村里,因此村民们纷纷想往北边逃离。威廉牧师站出来,坚决反对村民逃离,他说:“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染病,如果已经感染了,逃与不逃都是死,但是逃出去一定会传染更多人。留下来吧,让我们把善良传递下去。”他率领村民在村口筑了一道石墙,以免有人翻出去。后来,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们纷纷死去,原本344人的村庄里只幸存33人,威廉牧师自己也死于黑死病。但是,由于亚姆村村民的善良、英勇和生命奉献,疫情没有再往北传播,英伦半岛的中北部幸免于难。威廉让每一位垂危的病人都提前写好了墓志铭。今天,我们若去亚姆村参观,可以看到纪念他们的墓地和留言。威廉在他的墓碑只写了一句话:“请把善良传递下去。”
1月23日,武汉封城第一天,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在听到武汉疫情严重、医护人员人手不足时,果敢地站了出来,坐着轮椅,全副武装,来到第一线的门诊部坐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看病。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一切都是为了病人,一辈子看病救人也习惯了,在这种关头绝不可能退缩。
这让我想起吴孟超院士。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有一期请来的嘉宾是97岁的吴孟超院士。他是我国最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一生给16000多名肝癌患者开过刀,许许多多患者因为他的妙手逃离了鬼门关。吴老86岁时,遇到了一个小姑娘,肝脏上有个海绵状血管瘤,重达几斤,因为风险太大,没有一个医院敢收留她,最后她的母亲带着她,找到吴老,很快就被安排上手术。跟了吴老30年的护士长当时很着急,对吴老说:“这样的病人也收吗?一旦手术失败了,您可就晚节不保了。”平时特别温和的吴老,那次竟然发了火:“我吴孟超的名誉和一个人的命比,又算得了什么?”
吴孟超院士这句话,感天动地,醍醐灌顶,发人深省。我由此想起著名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裘法祖院士。当年汶川大地震,为了救治病人,90多岁的裘院士还躺在地上观察患者小便。医者仁心仁术。他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就是大医标准。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医者如此,教育者也如此。去世整整80年的蔡元培,在入主北京大学前夕,朋友们都劝他说:“北大太腐败,烂到流脓,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而有碍于自己的名声。”但蔡元培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英雄气概,坚定地说:“既然知道它是腐败之地,那就更应该进去整顿,君子爱人以德,就算失败,也算尽了心。”真正的大师,都是君子,爱人以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守生命,开拓生命,奉献生命。
董宗祈,特别是吴孟超、裘法祖这些德高望重的耄耋老人,蔡元培这样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们可以淡泊名利、不计得失,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奋战在艰难战“疫”中的广大医护人员,以及一线军人、公安干警、党员干部、环卫工人等,都是“最美逆行者”,都是像蔡元培说的爱人以德的君子。在他们身上,生命的坚守、生命的开拓和生命的奉献是一体的,构成了生命的三部曲,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乐圣贝多芬有这样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假期,我重读了由傅雷翻译、罗曼·罗兰撰写的《巨人三传》,再次被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三位巨人战胜苦难的强大生命力和顽强意志力所震撼、所感动。真的像罗曼·罗兰所说,仿佛打开了心灵的窗户,呼吸了一下英雄的气息。
1942年,傅雷在译者序中说出了一些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鞭策和激励意义的话: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散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罗曼·罗兰在《巨人三传》初版序中也写下了不少具有战斗精神和坚韧气息的名言:
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我称为英雄的,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
从没看到生命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噢,人啊,你当自助!
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这次战“疫”,我们既呼吸了英雄的气息,也感受到百姓的“民魂”。我们不仅要讲好“大人物”的英雄故事,而且要说好普通民众“小人物”的感人事迹。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他们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一个个大写的人,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看到了人的品格、精神、志向、灵魂、气象,生命的尊严、呵护、坚守、开拓、奉献;看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宝贵。
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有一种“民魂”。鲁迅在《学界的三魂》中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还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呼吸英雄的气息,也要珍爱百姓的民魂。要更加注重国民教育,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大力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正如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所说的,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它的国民没有在思想观念、思维方法、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现代化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此刻,我想起舒婷一首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共有四段,最后一段,最让人感动,最鼓舞人心。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凡高说过:“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没有东西可画,幸福麻痹了人们的感官,艺术家靠痛苦滋养。”作家史飞翔说:“伟大的作家是在为整个人类受苦受难。”
罗中立40年前创作的《父亲》,这是直抵人性、撼人心魄的经典杰作。
当年,看到这幅《父亲》时,那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那艰辛劳作的如茧老手,那饮水解渴的残破大碗……让人有直抵心窝、灵魂触电的感觉。我们这代人,谁能忘记这个“父亲”?!
这幅经典给当代中国人的印象和影响太深刻了!《父亲》的出现,唤醒了我们扎根在生命深处的亲情和连着骨肉血脉的乡愁,打开了中国人文艺术的血脉巨流。
我们每个人从画中都可以看到自己父亲的身影,都可以联想到我们伟大而苦难深沉的民族,也会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大家都熟悉。艾青、舒婷、罗中立等文学艺术家描绘的土地、母亲、父亲,其实就是我们亲爱的艰辛而伟大的祖国。
“多难兴邦”。苦难,是最好的老师。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所受的苦难。”苦难,让人变得清醒明智,更好认识自己。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说,苦难,可以让人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战胜这场灾难,我们取得了积极成效,胜利在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应该从中反思,汲取教训、总结经验,让我们国家今后更加稳健和科学发展,让国民的整体素质有个大的提升,让大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更好地成长成才。
作为大学生,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读书学习?当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凶猛袭来的时候,注重读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的理由响彻云霄。
疫情还未控,病毒源头未明,病毒特效药仍未知,人类的无知宣告了人类的渺小。因此,我们开始不安、焦虑,甚至恐慌、无奈。这次疫情,带来的悲情,让人难以忘怀。已有3000多人因患新冠肺炎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80多岁的院士,也有年仅3岁的小孩。这给许多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刻骨铭心的创伤。
人的生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人的生命是具体的、动态的、鲜活的。人,只有一次生命。那么,到底什么可以呵护生命,保全生命?
“最美医护逆行者”、“爱心接力志愿者”、“第一个告诉我们病毒会人传人的钟南山院士”……是的,是他们,是钟南山式的力量,也就是人格的力量、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为打赢这场战“疫”播下胜利的种子。进一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是党和国家的力量,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援助,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提供了坚强保证。
这里,再讲讲钟南山院士。无论是2003年抗击“非典”,还是今年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都是头等功臣。他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他的威望与底气也来源于此:人民情怀、生命至上,精湛的专业技术、高超的实战能力;独立的人格、求真务实的精神;多才多艺、精力充沛(曾获全运会冠军)。钟南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不说假话,敢讲真话,做一个诚实的人。他的成功,说明“学习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生命的宝贵和意义在于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贡献。“实力+情怀”,或“人格+本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高尚人格“内圣外王”的期望。
请大家记住:艰难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为保护人民生命、最终战胜疫情做出了巨大努力和重要贡献,但他们无法保护我们一辈子,国家和人民、各行各业需要更多的钟南山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钟南山式大学生。
同学们,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好地读书学习,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事,即更好地成长成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向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先进人物学习,将来像他们那样,做人有真人格,做事有真本领。读书,可以救人,可以救命;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强国兴邦。读书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是雷打不动的第一要务。读书学习,可以使一个人在本质上成为一个优于昨天、超越自我的人,成为有独立思考和过硬本领的人。读书学习,是一种责任,不仅为自己、为家人、为他人,更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
这场重大灾难,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生命教育特别是生命的自我教育的机遇。由此,我们的生命应有所觉醒,有所提升。生命的觉醒,生命的提升,生命的教育,是人生面临的,也是必须应对的最重要课题。
通过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洗礼和淬炼,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唯有珍惜当下,方能放飞未来。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遵从内心的呼唤,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与奉献正能量中成为最美逆行者。四是生命又是有长度的。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还可能是恒久的;生命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生命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生命是自私的,也是无私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40年甚至50年。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场艰难的战“疫”,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珍惜时光,坚守生命,用爱心与知识涂亮生命的底色;牢记使命,开拓生命,做有人格有本领能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国为民,奉献生命,让中华民族在你们推动下实现伟大复兴。像舒婷的诗中说的那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祖国,将从你们年轻一代身上实现伟大复兴,取得她应有的富饶、荣光、自由和美丽。
今天就讲到这里,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