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刺应五脏”之浅析《灵枢》五刺法的研究进展

2020-03-03 04:10阳丹张雪竹
甘肃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刺法灵枢合谷

阳丹 张雪竹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00

五刺法首见于《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脏”,包括半刺、豹文刺、合谷刺、关刺和输刺,是刺法的一种。正如张志聪《素问集注·官针》云:“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而在《针灸大成》中节取五刺法内容单独成节为“五刺应五脏论”。这是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发而创立的5 种刺法,故又名五脏刺。刺法在《内经》中主要将其用于治疗五痹(皮痹、脉痹、肉痹、筋痹、骨痹),亦有说其是适用于五脏症候的针刺方式,而在选取针刺的部位时一般以阿是穴为主或者辩证取穴,而五刺的区别主要是针刺所达的层次部位,并且注意施行相应的手法。下面将结合“五刺应五脏”对五刺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进行探讨。

1 半刺

《灵枢·官针》有云:“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这种刺法是浅刺皮肤表面,浅刺疾出不留针。主要作用是宣泄浅表部的邪气,半刺与肺脏相应。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某些卫表等和肺脏相关的疾病,皮肤病,肌表疾病及其他疾病等,临床尤宜于小儿。林迎春等[1]认为,半刺主要特点是:快入疾出,状如拔毛状,浅刺速出手法,似仅刺一半,故名“半刺”;刺在皮层,不入肌层,以取皮气,作用于皮肤,与肺经关系密切。半刺法与肺经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用半刺法可获益气通腹止泻作用。小儿“胜腑娇嫩”“稚阴稚阳”,宜乎半刺。朱敬[2]选取有些特定穴位用以小儿腹泻和感冒咳嗽。郭佳土[3]以半刺与肺相应,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为基础,认为外感疾患,表可入里,邪又可出表,以此治功能性发热。在操作和选穴及线点上进行改进,操作上具体为快速刺入皮肤0.2cm,不入肌层,如拔毛状感,以少量出血为度,然后用干棉球擦血或压迫针孔,治疗功能性发热588例,总有效率96.8%。牛明明等[4]认为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无论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均首先犯于肺,故其使用半刺法的手法施针面瘫等由外邪入侵所引起的疾病,选取风池、翳风、下关、攒竹、阳白、颊车、太阳、地仓、迎香、合谷、外关等穴位,并根据证型进行穴位加减,治疗小儿面瘫40 例,小儿接受度好,总有效率高达97%。莫秋红[5]观察半刺法治疗寻常痤疮,取穴以面部穴位为主,辩证分型进行穴位的适当加减,使用半刺法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吴乃桐[6]使用火针半刺法以针刺患处为主,并以自制苦参配外涂,治疗四肢湿疹。亦有医者使用半刺法治疗小儿“萎证”[7]、脑溢血术后后遗症等[8]。

2 豹文刺

《灵枢·官针》有云:“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这是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散刺出血的刺法,因其针刺出血多,状如豹文,以此名之。刺法与九刺中的络刺、十二经的赞刺同为浅刺出血的方法。心主血脉,此法与心相应,有宣泄血络壅滞之邪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与心脏的功能性改变有关病证,麻木不仁,红肿热痛及其他疾病。范月友[9]认为五志过极,心火内炽,热扰神明,则神不守舍,而卧寐不安。而豹文刺大椎穴有疏通脑络,安神宁心之效,尤宜于失眠之阴虚火旺证。故其豹文刺大椎穴治疗失眠78 例,总有效率97.43%,操作上在大椎穴前后左右均刺,以中血络,使之出血。并且在临床中医者还多结合拔罐、药物和其他刺法用以治疗带状疱疹[10]、疔疥痈肿[11]、臁疮[12]、急性乳腺炎[13]、下肢静脉曲张[14]、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15]、腘肌损伤[16]、痛风性关节炎[17]和神经性皮炎[18]等。

3 关刺

《灵枢·官针》有云:“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对此,在《类经·三刺浅深五刺五脏》载:“关,关节也。左右,四肢也。尽筋,即关节之处也”,即认为关刺就是在四肢的关节处针刺。而在现代也有医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如周立武[19]认为“直刺”指进针的角度;“左右”是行针的操作方法,即左右横行推拉针体。“尽筋”为肌腱末端。周建伟等[20]认为针刺治痛,当取骨节与筋肉交界处,通关过节,正当经络中枢机之所在,尤以骨突之旁最佳。但总的来说,此种方法多在关节附近的肌腱上进行针刺,故名“关刺”。肝主筋,故关刺法与肝相应,本法具有舒利筋肉,缓解挛急的作用。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经筋疾病和某些内科疾病。在治疗经筋疾病方面,陆永辉[21]使用关刺法针刺跟腱与内、外踝之间紧贴跟腱侧处,用以治疗慢性跟腱炎,十分有效。苏丹[22]认为关刺法有调理气血,舒利关节,缓解肌肉挛急的作用,使用于肌腱、关节附近的周围组织疾病,而使用关刺法时选穴可只考虑解剖位置和病理,更加方便安全,且疗效显著,使用关刺法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选穴以患侧局部肌腱为主,疗效显著。张豪斌等[23]同临床经验选穴三间穴,施以关刺法,用以治疗落枕,疗效较西药对照组明显显效。亦有多位医者采用此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4-26]。而治疗内科疾病方面,齐自义等[27]认为关刺应肝,可调养肝经气血,改善其脏腑功能,故其采用关刺健侧无名指末端关节屈曲时的桡侧纹头赤白肉际处,达到协调阴阳、畅达气机、散瘀行滞的目的,而用以治疗胁痛。并且还有人将此法用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2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9]、原发性枕神经痛等[19]。

4 合谷刺

《灵枢·官针》有云:“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这是刺于肌肉丰厚处的刺法,并且当进针后,需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浅刺,形如鸡爪状。合谷刺与脾相应。在临床中多将其用于治疗各种痹症。李志道[30]选取患处局部阿是穴治疗肌痹或者选取特定的某些经穴治疗胃脘痛、乳痈乳少冠心病、颜面神经麻痹、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病症。其认为合谷刺目的有二,其一在于加强患部的刺激量和刺激范围,其二在于加强某一经的刺激量。而其作用机制则认为是经脉、经筋、皮部、络脉的作用。若刺于经穴,四者的作用皆有之;若刺于阿是穴上,则是通过经筋、皮部、经脉而起到治疗作用的。有效疏通局部气血,疏导经气,活血化瘀。郑丽静等[31]运用合谷刺风池穴并结合阿是穴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他认为风池刺向脑空,在同一条经脉中进行透刺,可加强针刺通经活络、增加同一静脉的刺激量。而透刺向对侧风池或鼻尖,可同时刺激不同的肌层和筋膜,使在不同的部位、层面进行针感扩散,以加强腧穴的作用。张丽平等[32]认为脾主肌肉四肢,顽固性面瘫久治不愈,多由正气不足,正虚邪盛,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致,不是简单的单纯针刺能奏效的,而合谷刺配合闪罐能很好地缓解治愈率,提高临床疗效。其使用合谷刺配合闪罐施术于面部多穴位,用以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优于对照组。刘照时等[33]采用合谷刺加温针辅以刺络拔罐两者结合,适用于治疗与脾有关的肌肉痹证等疾患,具有“痛止则痉止”,达到明显的镇痛效应是治本之法。其使用合谷刺加温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55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徐运瑜[34]认为舌体部位是心包经、脾经、任脉经所过之处,多气多血之处,若使用合谷刺泻其邪实,可使针刺部位血脉健运,脉络自养,可改善舌体的活动度,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其使用合谷刺承浆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临床疗效显著。鲍超[35]认为小儿脑瘫流涎是由于脾虚气不足则不能统摄,收摄无权则流涎不止,而合谷刺有助于补益脾气,同时一针透三穴既能直达病所,还能减轻患儿痛苦,故用于小儿脑瘫流涎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医者将此法用于肩背肌筋膜炎[36]、肩周炎[37]、肩胛部疼痛[38]、不安腿综合征等[39]与脾相关的肌肉痹证,亦有医者使用合谷刺治疗突发性耳聋[40],甚或某些医者直接利用合谷刺进行针刺减肥[41]。

5 输刺

《灵枢·官针》有云:“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此法是一种直进针,直出针,深刺至骨骼的一种刺法。在九针、十二针中亦有“输刺法”,五刺中的输刺与十二刺中的短刺、输刺相类似。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骨痹(包括一些深部病症),及因骨头病变而引起的其他一些疾病。黄晓峰等[42]认为这种刺法多用于夹脊穴,直刺至脊柱横突上,治疗骨痹,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损伤性疾病,治疗一些骨质增生性疾病,如跟骨骨刺等。而吕小桃[43]认为,因骨关节病变而引起的肢体麻木和疼痛、痰证、痹症、半身不遂等症皆可用输刺法。王希琳[44]认为颈椎病病深在至骨,属“骨痹”范围,采用一般的针刺方法,深度不易气至病所。而输刺法“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可直接针至病所,更有利于病变处稍微恢复。故其多年来采用输刺法针刺相应的颈部夹脊穴,深刺至骨,并配合电针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第3 腰椎横突综合征在治疗上应注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产物排出,缓解局部的肌紧张和痉挛,丁洪戟等[45]使用输刺法深刺至第三腰椎横突尖,即第3 腰椎横突尖部与骶棘肌外缘相交点,直达病所,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单,应用安全。

6 小结

五刺法提示了另一种选穴法的可能,即脏腑-五体对应选穴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五刺对相应的五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能是如下原因,一是在于局部治疗刺激的作用,能使针刺效果及时有效地到达刺激部位,能对相应部位的病变有针对性的产生直接作用,疗其标;二是刺激外在的五体,可以激发相应的脏腑之气,达到调理脏腑的作用,有利于外在五体疾病的康复,防止五脏产生病变,实其本;三是结合一定的穴位功能,通过脏腑辨证之后,选取相应的穴位,在穴位处刺激与五脏相应的层次皮、脉、肉、筋、骨,将穴位的特异性调节作用与五刺相结合,调治五脏使其复常,提高疗效。使用五刺法治疗五脏相关的其他一些疾病或许没有治疗五体病直接高效,但是可以利用五刺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五脏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穴位的选取,结合穴位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更有靶向性地进行治疗,能对相应脏腑的疾病更加具有针对性,作用类似“引经药”。综上,五刺法应用多样,临床疗效确切,但同时相关的现代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刺法灵枢合谷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