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宝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全球化发展社会环境中,跨文化领域的国际新闻资讯,成为了新闻领域发展的主要特征。为了更好地认知英语环境中的新闻材料,需要从跨文化交际内容上作出说明,更加畅快地完成新闻信息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核心在于文化,而文化作为一个地区、民族、国家对于知识、信仰、价值、态度、宗教等认知观念的集合,带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在影响相应社会圈落生活习惯与语言形式的条件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同时,从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角度出发,也需要与不同文化环境的思想观念进行融合。作为代表整体文化认知的具体语言内容,词汇在凝聚概念的同时,也将这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的作为凝练自身内容的核心〔1〕。例如,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朝鲜民族对于“家庭”一词的概念理解中,有16%的成分包含着“亲戚”的意思;而与之形成对比的美国,“亲戚”在“家庭”一词中所占的比例,仅达到7%。由此可以发现,“朝鲜”文化背景下,人们比“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亲戚”的概念,并更加积极地将其融入到整体“家庭”的概念认知当中。
英语新闻材料的标题,是对整体新闻内容的“导向”与“精炼”,不仅可以对新闻内容形成有效地概括,也能以自身的语言魅力,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读者对于新闻内容的兴趣倾向。而这种标题内容的特征条件,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缩略词与减缩词提高新闻题目的简练性。在英语语境中,通过对词组各单词首字母的缩略,可以形成新的缩略词,这一缩略词,是对复杂概念的代表与说明。在此种词汇的应用可以在缩减英文内容的过程中,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速率。例如,GDP的中文译名为国内生产总值,而其英文全名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读者可以在看到“GDP”这一缩略词后,直接在脑海中反映出相应的概念。(2)大量新型词汇。在新闻媒体属于时代性的前沿资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要适应社会的文化创新,并在新型词汇使用的过程中形成引领作用,以此保证自身的发展地位。(3)修辞手法的丰富性〔2〕。新闻标题中,需要形应用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并在英文文化基础的理解上,形成一种带有文化属性的特征修辞,而这一特性,也是新闻翻译中需要重点关注内容。(4)新闻题目中,经常会引用一些带有典故背景的词汇,以此补充文化属性,提高读者吸引力。而对于此种内容的翻译,需要将英语文化作为基础,完整内容的跨文化转化。
英语文化环境中的新闻语言,在句子之间没有的关联性,大多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引语,完成新闻内容的宣传。实际条件下,英语新闻中的简单句相对较多,可在保证英语内容简洁性特征的基础上,加强新闻内容的传递的准确性,防止较多修饰语条件下,造成新闻内容冗余的问题。在对此类新闻内容进行翻译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的句子按照汉语一般语言表述方式进行调整,并以此保证新闻内容的转化效果。而在新闻翻译的实务处理工作中,经常会在表达生动新闻事件时,出现英文的“俚语”,需要借助文章翻译内容的亲切性,对其中的表达展开优化处理,保证新闻内容的转换效果。
英语新闻中的词汇,带有明显的特征条件,并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新闻语境下常用词汇的新闻色彩。在进行新闻描述的过程中,有一些词汇的出现频率较高,在经过长期使用性积累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新的语境意义。第二,在部分特殊性词汇中,由于个性化的语言意义,会在活泼的形象中,为人们带来深刻的印象,使其在新闻内容的表述中,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传播性要素。第三,新闻中比喻词汇。此类词汇与整体新闻文体的严肃形态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生动性描述的同时,可以对整体新闻文章的节奏进行控制,并强化读者对于文章内容的阅读兴趣〔3〕。第四,在英语新闻中,还会应用到合成词、俚语等特殊性的词汇,并相应语言意境传达的过程中,直观地完成新闻描述,简洁化处理新闻报道内容。
通过有效的翻译,使其在内容与属性上,更好地适应新文化环境,维护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传递与文化性展示。在应用方法策略上,大致可以将这一类型的翻译方法,表达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在应用的执行具体计划中形成详细的应用指导。
英语向汉语转化的过程中,更多地内容是对词语内容的转化与翻译。在对其语义内容进行重塑的同时,不仅要兼顾其原有的文化背景,也要分析新文化环境中的具体含义,通过对音译与意译方法的灵活调用,保证整体语言内容的传递的优化状态。方法上,可以从整体文章、段落、语句的文化性内容中,对于特殊的新闻词汇进行理解性分析,并以此确定其中的具体含义。然后,对其翻译的方法进行调整与选择,在更好表达整体新闻意境的基础上,完成新闻内容的描述,避免直接的音译或意译,对整体新闻内容的解读与展示产生负面影响,让读者在阅读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出现一种晦涩、难以理解的心理状态。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新闻内容中,出现政府条约、规章制度、法令法规、政治理论等严肃性的内容,需要采用的直接意译的方式完成原文词句的翻译处理。而如果在新闻中,带有俚语特性、文学性特征浓厚的表达内容,则可以尝试通过意译与音译相互结合的形式,更加生动的对词句内容进行描述,以此保证整体内容的翻译转化效果,使其可以在新文化环境中,也能呈现出新闻内容的整体风貌,并在不影响艺术性的同时,维护英语新闻信息的传播影响力〔4〕。
新闻内容中,忠实性与创造性并存。这一表现形式,不仅是新闻问题的特征,也需要在对新闻文体内容经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重点进行关注,以此保证英语新闻内容与形式的表达效果,在拓宽新闻传播渠道与空间的同时,通过翻译迎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方式与思维模式。具体概念上,所谓忠实性,是指新闻内容对于客观事实的尊重。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的背景事实,在对具体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与说明的基础上,保证新闻媒体的中立状态,并在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的同时,维护新闻的真实专递信息状态。而在特定的新闻内容中,为了使事件说明更加清晰,可以对英文的新闻内容作出创新性调整,并在适应读者文化理解状态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译文内容中的异国文化属性,使用本土化的文化特征对其进行替换,以此保证整体内容的可读性与理解性,在创新性的手段下,完成新闻内容的展示。
例如,在一则英文原文中“The newspaper reported that the army was very discontent and that was a sword of Damocles hanging over the government”这一英文新闻原句,可以翻译为“经报道,军方存在不满情绪,此等局势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政府之上”。在这一新闻报道的内容中,文章选择了“a sword of Damocle”这一历史典故,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政府所处局势之尴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受众人群进行分析,如果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理解,则可以使用“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一历史隐喻。而如果受众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可以施工“大祸临头”等人们十分熟悉的词汇进行替代。由此,不仅适应了文化的传播环境,也能在加深中西文化交流的功能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谓文化思想的移植发展,需要从译语受众的角度出发,对原始语言环境的内容进行控制与调整,并文化的移植转化处理中,形成本国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此种形式的艺术调整,可以有效地突出本国文化的特征性优势,并在思想表达的转化条件上,对新闻内容的进行形态重塑,在保留其基本新闻态度与框架骨骼的基础上,以新文化形式对其进行包装,并以此提高文化表现力,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新文化环境,展示自身的新闻价值。同时,在这一翻译过程中,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巩固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渠道,通过新闻内容的转化,在不同读者之间,形成一种人性化的相互理解,即便在不同的人文社会环境中,也能在新闻所传递的内容中,加深对异域文化的认知,形成一种精神状态下的交流形式。
通常情况下,英语文章内容的表达中,常常会在一个独立句子里,带有较多的修饰成分,并在进行语义表达的同时,增加原文的理解难度〔5〕。虽然新闻稿件的直观表达中,这种修饰性的内容大大缩减,但在整体的英文语境环境中,这种表达方式与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了英文表达的主要形式。由此,与汉语的表述方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条件,在对此类文体形式的内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英文的这一特征条件,作出必要的调整,并在对其语句结构进行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使其以更适合汉语表达与理解的姿态完成翻译转换。
应用方法上,英语句式结构大多表现出明显的“树式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发散性特征;而在汉语的表达中,其逻辑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竹式结构”,在思维关系上,表达出了明显的地进行特征。在理解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条件之后,就可以对语义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并在整理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达到句式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并在形成自由变通条件的过程中,保证英语新闻翻译内容对受众的信息传递效果。
英语的表达形式中,时态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特征条件,在与新闻内容进行结合的同时,与新闻的时间性特征深入地统一在一起,共同构筑起了英文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在进行翻译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时态内容进行重点关注,在细致了解其时态关系的基础上,在“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常见的新闻时态中,形成系统性的翻译技术方案,以此保证对于新闻内容的高效率处理状态。
因此,在对这种近乎新闻现场的内容表达过程中,可以对翻译进行适当调整,并尽可能放大这种时态语境环境所带来的阅读语感,保留英文时态语境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力,使新闻事件的描述效果得到优化与维护。
通过语言内容的转化,可以将不同文化理念下的思想内容与文学表达转化为可供本土文化阅读的内容,以此发挥新闻翻译的文化属性作用,提高内容的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