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沪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510830)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性的技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其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将会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多元化人才,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认识到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和作用。
所谓应用型本科就是指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理念的学校,而不是以学术型为办学的普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学术型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不同,应用型本科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应用型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成分之一,我国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够实现稳定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普通的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不同,和高职高专学校也具有差异性,也正是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的特殊性,所以能够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当前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来为我国输出专业性技能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教学模式,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工作中不仅为学生开展理论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全部应用到实践中,我们也就能够了解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为学生建立了实训中心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这对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有着深远影响。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能够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因为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要求其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优秀人才〔2〕。
当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人才培养工作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说,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实验室以及实验基地的建设不全面,以至于在实际的实践操作中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部分院校和社会中的企业有着合作和交流,并且为学生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可是存在着企业和院校双方的利益不一致,这就为学生的实习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处于被动的状态,未能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习场所。第二,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将会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更要求学生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才能为学生们提供专业化的教育〔3〕。所以,只有教师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较强,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于当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现状分析,开展理论研究教学的教师占大多数,而具备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较少,并且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学生进行实训时,不能给出关键性的指导建议。与此同时,人才培养工作是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的,教师应当设计培养方案。只有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才会帮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教育。但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依然沿用着传统的培训方案来进行授课,导致在授课中一味的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安排,即使学生将所有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也并不能够将其全面转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依然有待提升。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就业的机会,通过这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升自身的就业率。在课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在一年级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就会为学生安排实习工作,通过真正的步入社会来增加自身的社会经历。但是部分学生却未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依然存在着错误的学习观念,在实习中对薪资待遇以及住宿条件的要求过高,如果学生所实习的场所环境较为恶劣,则会对其心态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4〕。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上比较重视特色,确保能够有着具有针对性的定位。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专业归属以及职业认同感上相对较弱,也就是说当学生步入社会后转业率较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专业了解的不够深入,未能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专业问题上思考的也不够全面,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了解专业背景就开展课程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课堂对专业产生兴趣的学生很少,因为喜欢某个专业而进行学习的学生则更加稀少。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中,应当积极的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社会中相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教学,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和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然后企业和院校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校能够了解企业的需求,再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指定的课程。这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直接的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中,这将会更好的体现出校企合作的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为学校提供专业性技能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到院校担任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授课,企业也要允许院校中的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手段来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实习场所,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5〕。在学生正式毕业以后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实习经历来择优选择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入职,处理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所以说,这种订单式培养策略不仅能够实现校企合作,还能够定向地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忠诚度,降低学生转业的频率,减少企业的损失,节约企业招人的成本支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重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而作为合作的企业也应当要和高校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实训基地,提升其专业性技能,为我国输出更多优秀人才,并且建立专业化的实训基地还会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为学生们制定专业化的培训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和院校在为学生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时,学生要合理的利用企业资源,将自身在课堂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实践和工作中,通过这种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以及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就业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校外实习以及校内实习〔6〕。所谓校内实习就是在学校内部为学生们开设实习基地,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由企业和院校共同建立的,校外的实习基地也可以是企业的主要场所之一,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实训的总体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和院校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规范实习基地的各种行为,建立相关制度进行约束。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将会促进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有效融合,实现资源互补的目的,为促进学生专业性技能的显著提升提供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实习基地的协作形式是具有多样化的,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调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到特定的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提升自身的就业经验;院校积极的聘请企业中的高级工作人员到校为学生们开展讲座,为学生们传授就业经验。通过上述各种手段的应用,将会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企联合办学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校企联合办学就是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要共同制定内容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双方共同培养优秀人才。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安排专业人士到院校为学生进行授课,给学生提供实训的场所以及设备,通过这种手段来优化和完善学校的实习条件。而学校中的教师也要实现“走出去”,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通过亲自的融入到企业内部来了解各种技术,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这将会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形成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而作为学生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意识,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合理应用,提升自身的工作经验。一般情况下,校企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校企密切配合形式,也就是说相关企业要和院校进行合作配合,从而达到培养专业性技能较强的应用型人才,要求企业和院校要签订契约,并在契约上明确双方的主要职责和义务,要求院校能够负责学生的教育与工作,而企业则可以给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互利共赢,拓展学生的发展前景〔7〕。第二种类型是外延式合作,也就是说院校是因为要满足自身的需求来直接的和企业开展合作,这种合作类型对院校有着诸多的益处,但是对企业来说却没有太大益处,所以这种校企联合办学运行机制利用的较少。第三种类型是校企一体化,也就是说院校办企业或者企业办院校,这种形式的构建将会促进学校培人才培养计划、实习以及理论教学工作和企业的个性化要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形成专业性技能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中要积极的采用项目合作的培养模式。教师要想显著的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注重对科研项目的深入探究。并且各企业的发展也是通过项目来推进的,但是在企业中却存在着项目工作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当相关项目完成后,从事该项目工作的人员会随时失去工作,因为从事该项目的工作人员继续留在企业,则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支出。为了处理这种情况,院校应当和企业积极地开展项目合作,相关企业要和院校进行项目协作,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的目的。并且采用项目合作,将会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出,还能有着良好的理论技术支持,因为院校中的学生自身都具有着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而对于院校来说,通过项目合作会显著的提升科研水平以及整体教学质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有着实践的机会,展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实现项目合作取得理想的成果,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项目合作中应当要注意以下事项。例如,学校在参与到企业项目研究工作后,一定要对企业的项目内容保密。企业和院校要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双方合作的内容、形式以及所需要负责的责任、义务,确保双方的权益都不会受到侵害,促进项目合作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充分的意识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积极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工作,因为在当前社会中,我国需要综合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加强和相关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学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