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坚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大湾镇中心小学 广东 英德 513033)
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微课属于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将微课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们对抽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挖掘自身的数学潜能。微课短时频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重点,掌握知识点的正确思考方式,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以后的综合发展。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授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公式的应用,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刷题,无法体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接收知识的容器,长期以往学生们会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丧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僵化,学生主要学习知识的场所由学校转为了课外辅导班,在补习班也是加大题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低,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使得学生们的学习高效起来,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利用微课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为学生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各个方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引入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一些物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微课视频,视频播放小木棒结合“整数乘法”进行的动手操作,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出答案,使得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2.2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当下的小学生不仅对学习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还有足够的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计算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小学生比较争强好胜,很容易害怕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在小学数学微课中开展一些计算问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虚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具体的且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加快自己大脑的运转,积极的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勇于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率。
2.3 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完成预习。微课视频的出现,打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只要有网络,只要有手机,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教材中的内容来为学生进行微课的录制,使学生可以做到有效的预习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的过程中,有一大教学重点是“平移和旋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这一重点内容进行微课的设计。教师可以首先准备一个五角星,然后展示五角星上下左右的移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告诉学生,这就是图形的平移。教师在布置语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发送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这样学生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习,当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任何问题,同样也可以打开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次复习。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不断地总结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综合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