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山东省平度市实验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他们思想品德修养的培养。因为通过德育,小学生不仅能认识与了解世界知识,还能基于世界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规范自身。尤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更多与法律法规相关的知识概念,对于“遵守纪律规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穿插一部分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可以合理提升道德与法治理念,引导学生在今后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很多学生在家中能享受到的福利越来越多,而且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依旧对中国家庭存在影响,部分家庭中的子女人数都不多,这就有可能导致很多家庭成员给予自己孩子过多的溺爱与包容。小学生并没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与思考能力,他们只会基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确立自己的生活模式。因此,在家中受到溺爱的学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为他人考虑等缺点,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够尊重老师,在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又太情绪化,处理不好跟其他人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产生极大的阻碍。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的渗透,针对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存在的特点,对其加以正面的引导与教诲,慢慢地用温和的态度与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尊师重道的重要意义,并锻炼他们处理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成长为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青少年。
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教师要确定德育思想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接受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知识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教师需要重新构建以德育为中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同时也充分接触德育文化,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平时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等,依照这些因素制定具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渗透策略,让学生愿意接触更多关于思想品德的知识内容,并灵活运用德育知识内容提升综合素养。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策略,从多个角度统筹考虑,运用最合适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学生、教师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不可能所有的教学策略都能一劳永逸。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出现各种问题是极其正常的,所以,我们要灵活变通教学策略,摆脱原有的预设内容开展德育渗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各种反应与疑惑等做出应答,给他们更好的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极强的掌控能力,也驱动学生深入体验德育知识,构建优质课堂氛围。
比如,在学习“我们爱整洁”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保持个人卫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让他们看一看平时都有哪些是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卫生活动。有的学生就会以班级中每天的值日任务作为例子,还有的学生会说家里每天都有爸爸妈妈打扫屋子……这些例子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虽然他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并不知道这样做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给他们播放不注重个人卫生的短片或者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当学生观看短片后,教师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时候他们所交流的内容就不是教师通过课前预设能控制的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教师不能对他们的思想加以干涉,而要在大体正确的思维路径上给学生自由的讨论空间,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卫生情况,实现对“保持个人卫生”这一观点的灌输。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往往受限于学生阅历与教学场所等,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各种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到实处。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虽然在教室中,却依然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模拟情境,并且按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提升自身思想品德修养。通过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介绍的思想品德常识与道德与法治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更多生活经验,为今后的高质量社会生活做铺垫。
比如,教师在介绍“大家排好队”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在学生正式开始学习之前,给他们一人发一份小礼物,但是学生需要排队到老师那儿领取自己的礼物。因为学生对于教师给的礼物往往充满了期待,都迫不及待想得到自己的那一份礼物,所以领取礼物的过程也经常会出现拥挤、吵闹等情况,当学生都领到礼物以后,我们再引导学生回忆,这样的排队表现是否配得上自己得到的礼物?学生回顾自身,也会对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接着教师为他们详细讲解排队时一定要遵守秩序,千万不能加塞、拥挤,否则只会影响到教师发礼物的效率,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无法得到礼物。通过这样的情境模拟,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排队的重要性,很好地体现了德育渗透的意义。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都会因为自身思维习惯或者学习见闻等不同,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或者产生不同的感悟。教师在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开展德育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制定各种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合适的指导与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也要顺应新课改背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需求,督促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基于所学内容提出新的见解,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在头脑风暴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在“周末巧安排”这节课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说一说在不同的周末自己分别是怎样度过的,跟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分享生活趣事。有的学生会说自己周末参与篮球或者足球运动的经历,有的学生会说自己看了哪些好电影,还有的学生注重分享自己的家庭趣事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在学生介绍自己周末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很巧妙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实际感受,说出更精彩丰富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平时使用各种社交软件,借助微信或者QQ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分享一些带有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的言论或者优秀文章,让学生家长平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渗透,学生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将各种思想品德知识内容牢牢记在脑海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健康、茁壮地成长。
小学生是充满朝气的,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的下一代做出很好的教育与引导,那么国家的希望自然而然就会因此前景黯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当明确德育思想的重要地位,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教材里挖掘思想品德教育材料,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依照各种案例开展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兴趣,顺势添加更多德育相关内容,慢慢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身为新世纪的新青年,他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将课堂上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健康茁壮地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