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0-03-03 00:27许凤英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知识点

许凤英

■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

在初中教育中设置政治科目的目的是培养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为学生从小打下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培养全面的社会人才做好准备。基于此,本文就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借助热点时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几个方面论述打造高效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由于初中生在学习生涯中首次接触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虽然可以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锻炼自身认知世界、认知社会,了解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社会知识的能力,但因为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学生把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自身生活的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和锻炼。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应该主动思考如何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果从唯分数论内化为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主导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升兴趣和效率,进而提升道德与法治科目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生动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新课改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往往只需要将书本上的知识点给学生讲懂了,并且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少有教师想过所教的课本知识是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过去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只是枯燥的课本知识,无法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进行连接,学生学了知识只能用于考试,对在生活中的成长毫无帮助。针对这种情况,新课改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课本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些可以运用知识的课堂教学场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这节课时,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首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在课件中播放了一些学生与父母相处、玩耍的图片和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这些图片和视频后,总结和思考自己的感受。学生认真观看课件,结合课本中“我与父母交朋友”的主题,开始联系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每个学生在发言阶段举出了一个个自己与父母交朋友的故事,这对学生感受的影响远远大于只记住“孩子应该与父母成为朋友”的知识点。同时,很多学生成功与父母交朋友的例子,对其他学生触动很大,想必回到家中也会模仿那些同学所说的,试着与父母成为朋友。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活动,由教师扮演父母的角色,学生本色出演,在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了解到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正确方式,让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的课堂,不仅为师生良好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也能让课堂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融洽,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日常生活,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拓宽学习视野

在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在,许多教师选择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确实能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所学知识,也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课本知识联系生活中的时政事件,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政治思维,从侧面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欢快的青春节拍”这一课时,可以将书本中的内容分割为三个课堂环节,即对青春的祝福、对青春的感悟、走进青春,并针对每个主题单独制作一个PPT章节,全方位为学生展示“青春”的各个阶段,并用颜色、音乐等区别每个主题,让学生在产生认同心理的情况下,更为深刻地认知青春,并且对自己所处的青春产生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青春时期的欢乐时光,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意识,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图片和视频功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推动自身生活质量的提升,让学生更有目标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堂上拓宽自身的知识眼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为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提供有利的支撑。借助这种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真正用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产生正面的影响,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借助时事政治,引导政治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虽然都在课本上,但这些基础理论十分容易与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政事件或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关联,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平时多做“有心人”,把社会上传播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与所讲授或者即将讲授的内容进行关联,在教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分析现实事件,探索对所学知识点的运用,也增强学生对相关政治事件的正确判断能力,使其在内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事件的分析过程中,也提升了使用政治知识作为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良好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参与政治生活”这一课时,可以结合每年的“两会”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再创设课堂模拟情境,让学生参与一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由学生自己提出候选人,进行投票、监票、计票等工作,体验公民如何履行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同时增强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下热度较高的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等作为教学切入口,结合课本知识全方位地介绍上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理念,正确认知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同时也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政治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日常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带领学生回顾村主任选举中村民行使选举权和监督权的过程,在学生更为熟悉的场景中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有效地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带领学生结合政治热点事件分析其中蕴含的政治道理,让学生树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真正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就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划分学习小组,引导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为参考,把学生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带领学生在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以更饱满的热情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顺利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创新改变生活”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先大致熟悉本节课程的内容,把学生平均划分为5~6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领取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保质保量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建立一定的良性竞争机制,帮助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保持充足的学习热情。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创新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出行方式、人际交往、衣食住行多方面综合考虑,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真正爱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是一项“慢功夫”,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手段,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特点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且要注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保障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取得全方位的发展,令学生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知识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一张图知识点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