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李彩云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福建厦门 361000
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后28 d内的婴儿,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及起步阶段,加之新生儿各项系统及功能均未发育,使得新生儿处于抵抗力较弱的阶段,导致新生儿极易出现不良反应或疾病。因此,对新生儿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鸟巢式护理干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中广泛应用,其可为新生儿提供“鸟巢”,使用布卷成鸟巢状,并在暖箱中为新生儿提供类似的鸟巢环境,使新生儿感受到有安全感及边界感,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1]。2019年3月—2020年2月间该文纳入新生儿科新生儿100名,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与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以期为后续新生儿护理服务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新生儿科新生儿100名,观察组(n=50)开展鸟巢式护理,参照组(n=50)开展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体重区间 1.3~3.5 kg,平均(2.00±0.30)kg;胎龄区间 30~39 周,平均(35.2±0.1)周;女性新生儿 22 名,男性新生儿28名。参照组:体重区间1.3~3.6 kg,平均(2.00±0.40)kg;胎龄区间 29~39 周,平均(35.2±0.3)周;女性新生儿23名,男性新生儿27名。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为新生儿;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新生儿母亲在妊娠期无并发症及合并症;无先天性疾病[2]。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感染的新生儿;排除存在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排除体重极低的新生儿[3]。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该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允许进行此次研究。
观察组(n=50)对新生儿开展鸟巢式护理:①鸟巢制作。在新生儿水床垫上或暖箱内毛垫上放置一条小棉巾,确保棉巾处于新生儿颈下,抬高新生儿头颈部3 cm;裁剪优质棉巾,宽度在25 cm左右,长度在150 cm左右,之后在新生儿躯体四周使用大毛巾包裹,保持毛巾紧贴于新生儿臀部及背部,之后将大毛巾绕过新生儿会阴、上肢外侧及腹部,完成鸟巢制作,合理控制新生儿肢体活动,保持新生儿与宫内姿势相似,处于蜷曲体位,双腿、双手靠近躯体,颈部适当伸展,同时新生儿四肢、脸、头部可触摸到护圈[4-5]。②舒适干预。新生儿进入“鸟巢”前需提前预热暖箱,控制温度在33~34℃,将新生儿放置到鸟巢后及时调节湿度及护圈大小,同时可在鸟巢底层添加水床垫,使得新生儿感受到震动,起到促进发育、增加血液循环、按摩皮肤的功效。③声音干预。护理人员需控制活动声响及活动度,使得声音保持在60 dB以下。④光线干预。使用遮盖物在夜间将暖箱四周覆盖,使其保持在暗光源环境下,百日将遮盖物移走,为新生儿提供规律的循环光线。⑤新生儿沐浴后需全身使用爽身粉,确保皮肤干燥,喂奶后做好口腔干预,及时清洁口腔黏膜[6-7]。
参照组(n=50)对新生儿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采用舒适方法护理新生儿,选用舒适柔软的小毛巾,小床适当倾斜到新生儿舒适的程度,注意科学喂养,定时测量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等数据,并做好记录。
对比两组新生儿进行相应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改善情况、体重及进奶量。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00%(1/50),参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95.0±3.0)%、体重增长(31.0±4.6)g/10 d、体温波动幅度(0.20±0.05)℃、出暖箱时间(12.70±0.30)h、睡眠时间(20.00±0.50)h/d,对照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90.0±2.0)%、体重增长(23.0±3.0)g/10 d、体温波动幅度(0.70±0.10)℃、出暖箱时间(16.00±0.50)h、睡眠时间(17.00±0.80)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新生儿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新生儿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组别 血氧饱和度(%)体重增长(g/10 d)体温波动幅度(℃)出暖箱时间(h)睡眠时间(h/d)观察组(n=50)参照组(n=50)t值 P值95.0±3.0 90.0±2.0 9.806 0.001 31.0±4.6 23.0±3.0 10.300 0.025 0.20±0.05 0.70±0.10 31.623 0.004 12.70±0.30 16.00±0.50 40.018 0.015 20.00±0.50 17.00±0.80 22.486 0.003
观察组新生儿 1 个月体重(2 600±200)g、1 个月进奶量(530±40)mL,对照组新生儿 1 个月(2 200±170)g、1个月进奶量 (370±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新生儿体重及进奶量对比()
表3 两组新生儿体重及进奶量对比()
组别1个月体重(g) 1个月进奶量(mL)观察组(n=50)参照组(n=50)t值 P值2 600±200 2 200±170 10.775 0.011 530±40 370±40 20.000 0.013
由于新生儿娩出后会离开母体,使其处于陌生环境,提高生存难度,且该阶段新生儿抵抗力及免疫力较弱,极易出现不良病症。可见,对新生儿予以有效的特殊干预对其生长发育而言至关重要[8-9]。
鸟巢护理干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科中广泛应用,其可为新生儿提供“鸟巢”,即类似母体环境,通过优质棉巾建立椭圆形鸟巢,使得新生儿体位与母体子宫内姿势一致,腿部蜷缩且与腹部靠近,双臂平行或交叉在胸前,头部微微俯屈,提高新生儿舒适感及安全感,起到很好的安抚效果,缓解新生儿离开母亲后不安及紧张的情绪,满足新生儿生理及心理需求,促使其更快适应外界环境,进而有效优化并改善新生儿生长发育[10-12]。该文数据可见: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00%(1/50),参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2.00%(6/30),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0,P=0.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95.0±3.0)%、体重增长(31.0±4.6)g/10 d、体温波动幅度(0.20±0.05)℃、出暖箱时间(12.70±0.30)h、睡眠时间(20.00±0.50)h/d,对照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90.0±2.0)%、体重增长(23.0±3.0)g/10 d、体温波动幅度(0.70±0.10)℃、出暖箱时间(16.00±0.50)h、睡眠时间(17.00±0.80)h/d,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个月体重(2 600±200)g、1 个月进奶量(530±40)mL,对照组新生儿 1 个月(530±40)g、1 个月进奶量(370±40)mL,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775、20.000,P=0.011、0.013),说明鸟巢式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同样,在相关研究[12]中,新生儿观察组的睡眠时间 (18.27±1.78)h 多于对照组 (12.92±1.91)h (t=11.409,P<0.001);新生儿观察组的体温波动 (0.30±0.14)℃明显低于对照组(0.8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734,P<0.001);新生儿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14.27±1.74)g 明显大于对照组(7.50±1.34)g(t=17.163,P<0.001)。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局部肿胀、喂养不耐受、皮肤完整性受损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16.656、19.038、17.545,P<0.001)。 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更高,可有效控制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新生儿各项发育指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