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玮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苏邳州 221300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为慢性乙肝,属于临床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之一,对人们的健康、生活等均造成严重影响。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2016年有超过9 000万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 000万患者罹患慢性乙肝[1]。由于乙肝病毒易复制,一旦患者患慢性乙肝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容易导致肝细胞受损,长此以往会转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危急患者生命安全[2]。因而,找寻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多采用恩替卡韦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药。该文以2017年4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78例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分析替诺福韦酯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该研究对象为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罹患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78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包括男患23例,女患16例;年龄最低者为22岁,最高者为68岁,平均年龄(41.3±1.5)岁;病程时间短则1年,长则7年,平均病程(3.4±0.6)年。观察组39例,包括男患22例,女患17例;年龄最低者为23岁,最高者为69岁,平均年龄(41.4±1.4)岁;病程时间短则2年,长则 6年,平均病程(3.5±0.5)年。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所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诊断均判断患乙型肝炎,符合相应诊察要求;②所有患者年龄范围在22~69岁之间。排除标准:①对此次所用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②不愿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此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书,且取得该院伦委会审批许可。
对照组单纯采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恩替卡韦(国药准字H20052237)用量用法具体为:1片/次,1次/d,空腹吞服。
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药物治疗,替诺福韦酯(注册证号H20130589)用量用法具体为:1片/次,1次/d,空腹或与食物一同服用。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总疗效。分为3个等级,即优、良、差。优:病症明显改善,肝功能相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良:病症有所好转,肝功能相应指标均有明显转好趋势;差:病症无较大改变,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疗效未达理想。总效果为患者优占比与患者良占比总和。检测并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计算各组患者用药半年后、1年后ALT复常率及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3]。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经替诺福韦酯治疗1年后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对比[n(%)]
两组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各项指标较为相近(P>0.05),经过为期1年的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对比()
组别观察组(n=39)对照组(n=39)值P值ALT(U/L)治疗前 治疗后156.42±11.57 156.43±11.55 0.340>0.05 32.89±10.13 51.25±10.15 19.440<0.05 AST(U/L)治疗前 治疗后TBIL(mol/L)治疗前 治疗后128.06±13.51 128.08±13.50 0.680>0.05 37.94±8.37 52.79±8.35 15.650<0.05 65.51±6.72 65.53±6.71 0.890>0.05 17.48±2.01 30.35±2.02 13.030<0.05 Alb(g/L)治疗前 治疗后26.88±3.13 26.89±3.12 0.390>0.05 36.01±2.11 30.13±2.12 11.930<0.05 t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分析对比[n(%)]
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复常率、转移率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及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慢性乙型肝炎指的是人体感染乙型感染病毒而引发的慢性肝脏炎性疾病,通常当患者已知病程超过6个月,或无法明确说明发病的具体时间者,即判定为慢性乙肝[4-5]。通常情况下发病后患者表现为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痛等,在病理解剖后可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脏肿大,且质地中等硬度,早期发病阶段稍用力按压肝区即可感觉疼痛,发病后期解剖肝脏缩小,质地偏硬,且该阶段患者面容憔悴,由明显肝掌、脾肿大或蜘蛛痣等特征,肝功能明显异常。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慢性乙肝的高发国家之一,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知确诊为慢性乙肝的患者约为9 000万,占全球总患者数量的近1/3,且根据2000年以来的普查显示每年新增患者数量均在120万人左右,严重威胁着我国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加之慢性乙肝本身病程较长,患者发病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病痛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家庭矛盾等[6-8]。
治疗慢性乙肝的核心在于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抑制肝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肝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而控制乙肝病毒的方式即为阻断病毒细胞遗传基因的复制,衡量治疗效果的标准则主要是HBeAg/抗-HBe指标的阴性转化率。目前国际医学界仍以药物治疗作为主流方案,其中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可作为首选,因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后产生耐药性的概率相对较低,属于高耐药屏障型药剂的代表,所以治疗效果相对更加突出[9]。其中恩替卡韦的药物分子结构和环戊酰鸟苷类似,其可以直接与磷酸发生反应,进而被转化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类物质,该物质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的生理活性,从而达到抑制乙肝病毒DNA合成的目的,而我国早在2005年时就已经批准临床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替诺福韦酯则具有中断乙肝病毒DNA螺旋链的功能,进而直接阻断了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等流程,进而抑制乙肝病毒在肝脏组织内的扩散,降低了肝组织纤维化的进程,有效控制肝脏细胞坏死的情况。
该文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ALT复常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该结果与琚俊科等[10]等人发表文章结论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P<0.05)所一致。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肝功能,ALT复常率高,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