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兴县蔡家崖村为例

2020-03-03 02:36马慧强谢东伶
关键词:旅游发展

马慧强,谢东伶

(1.山西财经大学 文化旅游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一、引 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要求,以解决现阶段乡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建立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乡村发展模式为主要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要牢固树立并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乡村旅游作为新一轮乡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是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通过找准旅游产业项目与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多方面的支撑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从而推进新阶段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吕梁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覆盖了山西省的1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陕西省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地区土壤贫瘠,地形起伏较大,干旱与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是典型的生态功能脆弱区,也是革命老区县集中的地区[1],该地区产业比例失调,处于深度贫困地区,也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兴县蔡家崖村位于该地区。蔡家崖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绥边区首府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毛泽东同志也曾在此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一方红色沃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改革开放以来,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山西省历任省委书记、省长都曾亲临兴县蔡家崖村,寻访红色故土,关心和支持老区建设和发展。该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多年的扶贫工作经验证明,单纯依靠传统扶贫方式,脱贫工作难有起色[2-3],因而,在当前经济贫困更为突出的背景下,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走包容、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连片特困区加快发展的不二选择[4]。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兴县蔡家崖村确立了以旅游产业扶贫、现代农业扶贫、电商扶贫和光伏扶贫为主的深度扶贫攻坚行动方案。经过多年努力,兴县蔡家崖村已经逐步发展为以旅游业、现代农业、现代养殖业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村落,基本实现了全村脱贫。旅游扶贫作为蔡家崖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抓手,较好地将旅游资源开发与当地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转型发展助推了地区脱贫,其依托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路径值得深入研究,其成功经验也值得其它相关地区借鉴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旅游扶贫是国内外旅游界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较为成熟,Harold Goodwin是最早在旅游扶贫开发理论上有代表性意见的学者,最后讨论了扶贫和旅游的关系[5];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Pro-Poor Tourism(PPT)概念[6],深入探讨了旅游对贫困人口的积极意义[7-8];Spenceley通过调查南非5家私人旅游企业经营者,对PPT策略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研究[9];Dilys Roe,Caroline Ashley对现有旅游统计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PPT研究的局限性[10]。

国内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旅游扶贫案例、旅游扶贫效果评估、旅游扶贫贫困人口受益机制与受益方式等方面。钟少颖等从发展效率角度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法对旅游扶贫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11];李会琴对国外的扶贫理论和模式做了梳理[12];徐庆颖等对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发展模式、效益评估与空间差异等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13];王耀斌等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扎尕那村为例,以贫困户家庭为研究对象,应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地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问题[14];杨柳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概况及扶贫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15];黄炜从武陵山片区中抽取六个代表性村寨进行实证研究,对精准扶贫视域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探讨[16]。

综上所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侧重于对特定地区旅游扶贫开发进行研究,而国外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使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整体上来讲,对于特定的贫困旅游地区的宏观性分析较多,对较为成功的微观单元有深度的实证研究较少,对旅游扶贫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内涵、功能、效率与效益及对策等方面,对旅游扶贫模式与具体路径的探索还存在不足。本研究以典型性乡村为例,深入分析蔡家崖村旅游扶贫的背景、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探讨研究蔡家崖村“红色旅游扶贫,农旅融合兴村,旅游电商富民”的转型发展之路,并进一步总结蔡家崖村旅游扶贫的经验和启示,以供其他相关地区借鉴参考。

二、蔡家崖村旅游扶贫背景及转型发展过程

(一)旅游扶贫背景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近年来,山西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方略,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山西省部分山区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为此,山西省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主战场,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其中,选择旅游资源禀赋好、靠近成熟景区和线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这一类区域,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扶贫的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引导专项资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构建完整的旅游要素体系,农旅共兴,推动贫困村文旅产业、现代农业和其他服务业共同发展,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就业增收,部分地区实现了乡村旅游助推扶贫、乡村振兴发展。

(二)转型发展过程与扶贫过程

蔡家崖村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蔡家崖村全村278户856人,耕地2 608亩,早期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煤炭开采等传统产业为主,村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村干部积极响应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并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优势,强化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贯彻“旅游+其他产业”的思路,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扶贫项目:通过旅游+餐饮业,形成了独具地方风味的“农家乐”;旅游+住宿业,形成了游客旅游体验度更高的乡村民宿;旅游+交通运输业,开通了“蔡家崖号”列车的开通。此外,旅游与其他传统产业融合,使传统产业产生出更高的附加价值。如“旅游+农业”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旅游+工业”,通过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还有其他如“旅游+林业”“旅游+电力”“旅游+体育”“旅游+教育”等,在较短时间内调动了资源的整体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17],最终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攻坚道路——“红色旅游扶贫,农旅融合兴村,旅游电商富民”的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体系,实现了全村脱贫,乡村振兴。

1.红色旅游扶贫。近年来,蔡家崖村依托其红色资源优势,将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开展主题演艺,开发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专题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弘扬了红色文化,为旅游扶贫提供了支撑。

在村镇政府的支持下,投资了1 826万元,对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进行改扩建;打造了一条以特色小吃、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和当地农副土特产为主的仿古旅游街;开通了“蔡家崖号”列车,并串联了各个景点和地标,完善了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策划了“乘蔡家崖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暨第二届“红色兴县”旅游季活动,大力弘扬晋绥精神,助推脱贫攻坚任务,列车开通之后的2个多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5.93万人,同比增长30.8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1.08%,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扶贫的进程,同时扩大了蔡家崖村旅游的区域影响力。

2.农旅融合兴村。蔡家崖村村委会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打通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连接通道,形成了以农业观光型、农事体验型、生态休闲型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提供了助力。

蔡家崖村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果林,将果树种植与休闲活动相结合,同时对水果运销加工产业链进行了整体设计,形成了“旅游+果林+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的新产业经营业态。与此同时,蔡家崖村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特点,开发出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旅游项目;按照“园区引领、基地推动、典型示范、全面提升”的思路,村里建设了蔡家崖农业园区,占地102亩,由蔡家崖红土地公司承建,已建成温室花卉3座,食用菌节能温室6座,移动大棚20座,面积8 755平方米的2座智能联栋温室也基本建成,4 302平方米的5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已投入生产。其中温室花棚花卉种类多,占地面积大,为游客提供了赏花、买花、园艺习作、插花学习等旅游活动场所;根据不同花卉种类的不同赏花期,举办赏花节、赏花会等旅游活动。农业园区下一步还要增设住宿、餐饮、游乐设施等,预计建成之后,可以增加200多个就业岗位,在带动蔡家崖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辐射到全县的蔬菜种植业。在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区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形成了农业生产所需的灌溉用水,蔡家崖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农促旅,以旅养农,农旅结合的旅游扶贫发展新模式。

3.旅游电商富民。村干部组织培训利用电商平台,结合线上、线下进行农产品和旅游产品销售,有效解决了旅游发展的产品销路问题,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渠道。

在如今的智慧旅游时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也应尽可能多样化、现代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旅游电子商务是现代营销理念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为了扶持蔡家崖村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了“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创新旅游宣传平台,以微信、APP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县乡政府出资5万元,建立“蔡家崖有机农产品店”;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商品购物场所和互联网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网络建设,集合“电商扶贫”公众号、微店、旗舰店等线上交易平台,帮助贫困户、新型经营组织和龙头企业网销有机农产品和旅游产品,促进蔡家崖村产业培育。与此同时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县(区)乡镇村建立紧密旅游协作关系,形成以蔡家崖村为中心的电商旅游网络,做到产品互补、营销互动、客源互送,实现一体化发展。此外,蔡家崖村还建立了专门的旅游网站,网站上有其个性化旅游产品的介绍视频,景区、民宿、美食及当地风俗的高清图片,以及旅游消费者自己展示的照片、游客评价和游记等,这种旅游销售方式将个性化旅游产品实体化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加快了旅游消费者决策的速度,增加了当地旅游人数。通过旅游电子商务,蔡家崖村的旅游产品扩大了销售范围,提升了市场占有率,“旅游+电子商务”使得蔡家崖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推动蔡家崖村实现了旅游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

三、蔡家崖村旅游扶贫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区,该地区土壤贫瘠,干旱与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功能脆弱,旅游扶贫作为蔡家崖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抓手,较好地将旅游资源开发与当地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转型发展助推了地区脱贫,其依托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路径值得深入研究,其成功经验也值得兄弟地区发展借鉴参考。蔡家崖村作为吕梁特困片区的典型代表,在实现精准脱贫的过程中,走出了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扶贫,农旅融合兴村,旅游电商富民”的转型发展之路,整理出以下几个经验启示,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图1)。

图1 蔡家崖村旅游扶贫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政策引导

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引导。一是建立旅游扶贫奖惩机制,将旅游扶贫工作纳入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考核,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改革贫困地区政绩考核方式,注重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为主要内容的贫困地区政绩考核方式,提高扶贫效果指标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比重;三是加强对旅游扶贫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指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负责旅游扶贫政策、规划的制定以及旅游扶贫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四是积极整合和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扶贫氛围,尽快实现旅游扶贫工作目标。

(二)整合资源,因地制宜

蔡家崖村依托农业基础,将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出农业观光、蔬果采摘、农耕体验等农事旅游产品;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实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共赢。建议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顺向延伸和侧向扩展,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具体来说,对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贫困村,根据其自然环境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开发并重,且注重农业产业链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农业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区域产业布局;同时重视农副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对于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在古村保护的基础上,保护与开发并举,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使文化符号旅游产品化,逐步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

(三)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

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新时代具备新特点的旅游项目的需求,创新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投资的杠杆作用,有效解决旅游发展中的资金问题[18]。旅游项目投融资以国家财政投资为引导,银行资本和自有资本为主,社会资金和外资为辅。随着旅游项目的融合发展和规模化演进,必须拓展投融资渠道,尤其是注重对民营资本的利用,以保证旅游业资金链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注重加快旅游扶贫融资机制改革,积极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小额贷款,缓解旅游开发中资金短缺难题,实现旅游扶贫补助资金直接到户,为旅游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多方参与,合理分配

贫困人口深度参与旅游扶贫的程度和方式会对其生产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旅游扶贫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鼓励多方参与,构建“政企民”共创模式。蔡家崖村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公司与种植户签订合作订单,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种、统一管护,高于市场价收购,形成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创了政府引导下的攻坚工作新局面。这种农业旅游合作社开发模式进一步加强了贫困农户的组织化,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公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经费、财政扶贫资金归还发放、有关利润分配、确定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进一步保障村民知情权,更好地为贫困户服务;同时使得农业发展真正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保障市场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应有的权益,使旅游扶贫成果真正惠及贫困农户;另外还减少了恶性竞争,使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差异共赢。

(五)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从旅游环境卫生、旅游硬件设施、旅游餐饮与购物、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方面积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旅游环境卫生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增加绿化面积,在道路两侧种植花草、灌木,严格进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旅游硬件设施方面,选择有经营基础的贫困户,每户补贴床被、桌椅、消毒柜、马桶等农家乐设施,帮助其改厨改厕,改善经营条件,对于有一定特色的老旧房屋,政府划拨资金,帮助其进行房屋改造,指导其经营乡村民宿;旅游餐饮与旅游购物方面,购物餐饮街区化,打造集散节点休憩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引导餐饮与购物走向集约化、特色化和休憩化;旅游交通方面,加快旅游交通和自驾车营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主客共享通用公路、休闲绿道和生态停车场体系,加快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旅游信息化方面,加快实现旅游区宽带全覆盖,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互联网提速降费。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

(六)构建旅游地品牌

构建品牌是强化旅游目的地差异化的有力手段,是旅游目的地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树立旅游地鲜明的旅游形象,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是争取客源、占领旅游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品牌,并大力推广,进而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建立品牌旅游产品过程中,充分注重整体产品观念,具体来说,核心产品通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形式产品则包括旅游产品的品质、形态、价格、商标、旅游类型等;而延伸产品则包括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交易过程前后所得到的任何附加服务与利益。除此之外,重视旅游产品品牌的文化特征,突出旅游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挖掘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在塑造旅游品牌形象方面,蔡家崖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特色,先后推出了农业观光、蔬果采摘、农耕体验、农家饭品尝等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集“农耕、农趣、农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文化旅游方面开发出红色文化专题教育、红色文化主题演艺、红色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特色旅游线路,形成了“晋绥精神文化”品牌形象,扩大了蔡家崖村旅游影响力。

(七)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推广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自媒体的力量,结合传统旅游营销方式,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建立统一的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创造乡村旅游的市场新卖点,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贫困地区一般位置偏远、人口稀疏、商品流通量小,旅游发展存在市场发育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商品流通不畅等问题,直接制约了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业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的产物,对旅游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通过招商引资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开设旅游扶贫专栏,帮助旅游扶贫试点村进行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销售等。同时积极与旅游电子商务培训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对贫困户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应用和实训操作培训,建立旅游电商扶贫培训机制。完善道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八)加强贫困户旅游服务技能培训

旅游扶贫地区多为山区等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扶贫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快旅游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关于人才引进方面,引导和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参与旅游扶贫下乡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官兵等各类人群到贫困地区创业扶贫;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和能人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关于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农林类和旅游类院校,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开展贫困户旅游产业技术帮扶工作,选择拥有特殊手艺的贫困户,补贴基础材料,指导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制作和销售;委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专项领导小组进村到户,制定落实“一村一品一小组”“一户一策一干部”的结对帮扶机制,想方设法帮助和指导贫困户根据自身经营能力和特点选准旅游发展项目,并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开设农家乐、乡村客栈等农村旅游项目。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小A去旅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