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是主要途径。
(一)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二)飞沫的传播
一般认为直径>5μm 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 1m)进入易感的粘膜(口、鼻、眼)表面。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有慢性病的人群等,感染后病情更重。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提示,需要做到以下7条。
1.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酒精)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2.佩戴符合防护标准的口罩。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4.做好室内通风和清洁。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5.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并立即报备。
6.不碰野味,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
7.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中国疾控中心、WHO 及美国 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5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5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5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5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5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5下。
除此之外,要选择正确的口罩。
推荐一:医用外科口罩。
推荐二:N95医用防护口罩。
不推荐:纸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
摘自《天津电子网络传媒》
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