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松,解小成
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高邮225600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脉缺血,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出现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会感觉到前胸出现阵发性、压榨性疼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发作时间的延长,很容易引发休克、心率过快等症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该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劳累、情绪激动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都会成为疾病诱发因素。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范畴,气虚血瘀为最常见证型,气虚与血瘀互为因果,治疗应以益气活血、逐瘀通经为治疗原则[2]。该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宽心益气汤联合麝香通心滴丸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n=40),一组采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宽心益气汤治疗(试验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资料完整;③知情且同意该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②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8.94±3.43)岁。试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8.89±3.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采用麝香通心滴丸(国药准字Z20080018,35 mg)治疗,3次/d,2丸/次,连续治疗6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宽心益气汤治疗,以血竭(冲服)1.5 g,降香3 g,菖蒲5 g,川芎、赤芍、田三七各10 g,黄芪、党参、丹参各15 g,以清水煎煮,分成等量2份,早晚各服用1次。持续用药6周。
①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现为无心绞痛发作或发作频率降低超过80%,心电图检查正常;有效表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50%~80%,心电图检查ST段回落;无效表现为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心绞痛发作情况,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缺血性ST段变化;③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相关中医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等,依据患者舌苔脉象,按照证候积分标准进行评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ST段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ST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冠心病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各种减少心肌血液、血氧供应或增加氧耗量的因素都可能诱发心绞痛。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因。相关数据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45~65岁的人群中,心绞痛的年发病率仅为1%,而在超过75岁的人群中,冠心病年发病率已经达到了4%[3]。临床将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Ⅰ级患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会发生心绞痛;Ⅱ级患者在快步、饭后、寒冷或精神刺激情况下会出现心绞痛,表现为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Ⅲ级患者平地步行200 m或登一层楼就会出现心绞痛;Ⅳ级患者在轻微活动后或休息过程中也会发生心绞痛[4]。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ngina pector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ngina pector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心绞痛发作频次(次)治疗前 治疗后5.86±1.47 5.91±1.52 0.150 0.882 2.18±0.49 4.63±0.75 17.296<0.001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3.41±0.83 3.39±0.78 0.111 0.912 0.72±0.14 1.62±0.44 12.328<0.001 ST段变化(mm)治疗前 治疗后3.64±1.31 3.61±1.28 0.104 0.918 2.01±0.53 2.89±0.83 5.652<0.001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10.14±2.83 10.09±2.76 0.080 0.936 4.18±1.23 6.53±1.94 6.470<0.001
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心血瘀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等证型,其病变部位在心,五脏之间相互联系,心脉失养,致使营卫运行失常[5-6]。其他脏腑气血化生不足,又会影响到心脏气血。所以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本虚、标实互相影响,导致心绞痛发病急骤。该病的根本在于心,心气亏虚,影响到心的推动作用,此时血脉运行不畅,导致瘀阻于内,不通则痛,因此治疗应以补益心气为基本原则。麝香通心滴丸由冰片、丹参、人工麝香以及熊胆粉等中药组成,其中冰片有着祛热止痛、醒脑开窍的作用;熊胆粉、人工牛黄可以解毒化瘀,清心散热;人参有着补益心气的功效;人工麝香、蟾酥可以止痛解毒[7]。因此该药物可以活血化瘀、益气通脉,多被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宽心益气汤是从四物汤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方中黄芪、党参益气;血竭、田三七、菖蒲等可以止痛化瘀;丹参、赤芍等有着活血及养血的功效[8-9]。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益气、化瘀止痛功效。现代药理学发现,宽心益气汤还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效延缓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达到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壁的目的。麝香通心滴丸与宽心益气汤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缓解患者血液瘀滞状态,提升患者心肌功能[10]。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采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宽心益气汤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2.50%(33/40),高于对照组60.00%(24/40)(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疗效可靠。在王璐研究中[11],对11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麝香通心滴丸与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宽心益气汤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9%(55/57),高于对照组83.02%(44/53)(P<0.05),与该次研究结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心绞痛改善情况方面,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ST段变化分别为(2.18±0.49)次、(0.72±0.14)min、(2.01±0.53)mm,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在张宁[12]研究中,对86例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麝香通心滴丸与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宽心益气汤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ST段变化分别为(2.27±0.58)次、(0.69±0.34)min、(2.01±0.46)mm,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该次研究接近。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4.18±1.23)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宽心益气汤联合麝香通心滴丸在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