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纬 仓晶晶 朱浩
摘 要 高新技术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农业发展现状,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基于此,阐述物联网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提出推动物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应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2.101
1 影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应用的因素
1.1 技术因素
1)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容易造成物联网技术呈现复杂化的特点,导致物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同时,物联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导致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特别是在技术较为复杂的操作中,对其控制性会更差,这就影响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2)物联网技术具有兼容性特点,这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是物联网技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其应用效果必然会得到提升。3)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来看,影响其广泛应用的因素还有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对运行成本高度重视,若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运行成本较高,则一定会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效果[1]。
1.2 认知因素
在现阶段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农业领域的人员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集中体现在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系,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评估存在误区[2]。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在开展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之时,由于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过于侧重对农业信息的搜集,反而忽视了对农业信息的研究和利用,难以将农业信息的价值发挥出来,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1.3 组织因素
从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受企业规模、资金情况、综合实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规模较大、资金充足、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水平,还受到负责操作和管理物联网技术人员态度的影响,唯有协调好相关的风险问题、经济利益等因素,才能扩大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3]。
2 物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
2.1 农业节水灌溉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最为广泛的就是节水灌溉方面。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来看,水资源明显分布不均,尤其是在整体上基本是呈现匮乏状态。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所以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现阶段的先进科学技术,探索出更为节水的灌溉方式,才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满足灌溉标准的基础上节约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灌溉的自动化,还能够利用计算机对整个灌溉过程进行有效的操控。从自动化灌溉控制体系来看,主要包括4个环节:1)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环节,了解作业区域水资源的分布情况;2)分析加工环节,借助计算机系统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提升资源的整合效率;3)实践指导环节,依据已经整理的信息资源,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和灌溉量;4)信息反馈环节,物联网系统需要将灌溉后农作物的生长效果进行反映,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使用数据系统接收信息,并制定出合理的用水方案,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2 农业信息共享
农业信息共享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建立起多层次的信息平台,快速实现农业政策与信息的上传下达,同时将民情民意及时地反馈给政府,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所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同时,对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设计不同的板块,满足销售需求[4]。
2.3 虚拟农业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虚拟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是虚拟农业发展的切入点。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需要立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编码体系,并针对不同地域农业发展的情况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要求与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不同地域的产品质量等级与产品分类进行有效分析,以此为虚拟农业的后期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够确保虚拟农业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2.4 质量安全追溯
农业生产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升其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不仅可以借助其高水平的技術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应用到食品安全追溯中,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环节。1)信息收集环节,相关的农业管理人员要将生产基地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编码,配上相应的IC卡。所以在生产环节中不同的农产品都有相应的电子标签,同时物联网系统还能够对农产品每次的施肥、除草、浇水等环节进行记录,并通过终端设备将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整个信息收集过程中,并没有耗费过多的人力资源和成本,同时还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2)信息传输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IC卡对农产品的信息进行收集,同时IC卡自身就是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而传输的最终目标则是该区域的农业数据库。后期需要对卡中收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并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将信息导入数据库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物联网数据平台。3)信息查询环节,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物联网查询流入市场的农产品的追溯码,并通过追溯码的转化制定出相应的产品标签;同时市场人员需要将标签粘贴在农产品的外包装上,消费者可以通过物联网对产品信息进行检索,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买到放心的农产品,这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推动物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应用的策略
3.1 增强管理人员的物联网意识
在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增强物联网意识,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脚步,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以此来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逐渐地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此外,在農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转变管理理念,强化对农业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提升自身视野的同时,将物联网技术灵活地应用于农业信息化管理中,以此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5]。
3.2 优化农业信息化资源的配置
信息化时代,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其对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与软件水平,以此来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从硬件配置上来看,不仅要配置相应的计算机设备,还要配置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设备,以此来满足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从软件配置上来看,则需要对软件的使用进行优化完善,以此来确保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3 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人才则是最基础的资源。农业信息管理部门需要引进相关的物联网专业人才,优化农业信息管理部门人才结构,以此来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另外,强化人才培养训练,对于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管理部门需要定期进行物联网技术培训,优化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井喷式发展的今天,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对于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要肩负起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对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优化,以此来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要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抓住科学技术更新的优势,将互联网技术合理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以此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思思.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4):60-61.
[2] 吴庆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8(27):119-120.
[3] 杨超群.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文献综述[J].南方农机,2018,49(4):131.
[4] 叶国军,李旭敏.现代农业信息化之物联网技术应用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34-135.
[5] 高倩,王新栋,吕军海,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文献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8
(10):52-5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