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区教育新形式及其成效调查

2020-03-02 02:25高巍黄四启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区教育调查

高巍 黄四启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随父母迁入城市,社会称其为流动儿童。社区作为流动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其城市适应影响重大。武汉市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在市政府的推动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新型社区教育。为了解流动儿童在现行社区教育下的适应及发展现状,以武汉市若干社区为例,通过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开展调研,以价值观、社会适应以及学校适应等三个维度作为适应依据,分析得出:流动儿童整体适应良好,但仍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就适应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社区教育;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调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2-0072-04

一、相关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流动的人口越来越多,大量儿童亦随父母迁入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7周岁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3 581万,其中0—14周岁流动儿童就有2 291万[1]。大量的流动儿童随迁城市后,他们对新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如何?适应如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不同于一般群体的城市适应,他们面临着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化本身的双重适应[2]。流动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受到消费、社会关系、文化、福利制度的排斥,扮演着“城市边缘人”的角色[3]。且超过70%的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在学业成绩、学校适应和社会行为等因素上劣于城市儿童[4]。针对上述问题,2017年以来,武汉市政府在原有城市社区治理的基础上,融入“红色引擎工程”[5],力求促进基层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使得社区教育形式产生了诸多转变。本研究在此背景下,以武漢市若干社区中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的社区教育形式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试图了解社区教育针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所产生的新形式及成效,进而探究应如何改善社区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和提升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二、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区教育新形式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对人们生活有着多维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而言,较好适应城市的前提是能较好地融入社区。在武汉市积极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背景下,武汉市多个社区进行了多种新型社区教育的尝试,着力于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故本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一)政府统筹下的社区“四点半学校”

流动儿童父母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生存压力大,工作繁忙,难以兼顾子女教育。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为切实解决好“学生放学早,家长按时接送难、管理难”这一问题,以党建为引领,武汉市积极融入“红色引擎共同创造”,统筹“四点半学校”服务群众的红色载体。通过对青山区团委张老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截至2018年7月,青山区共有“四点半学校”67所,学校总面积约5 000平方米,先后为3 000多名流动儿童服务。

(二)社区暑期托管学校

为解决社区流动儿童暑期监管问题,社区开办特色暑期托管项目,工作时间内无暇监管孩子的家长可以自愿将孩子送至社区托管学校,校内有专业教师提供教学与管理,流动儿童不仅能享受其生活服务,更能全面参与各类课程的学习及拓展活动。

(三)高校与社区互动下的新型支教

在2018年暑假,青山区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心心火义教之家”暑期支教队合作,由受过专门教学技能培训的师范大学生为社区儿童们带来丰富多样的素质课程,同时紧密结合托管学校的活动周主题,系统、全面地为社区儿童带去新奇的知识,更带去了欢乐和陪伴,力求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做出努力。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由四类群体组成: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家长、支教志愿者以及武汉市各社区托管学校负责人。调查中学生问卷共发放97份,回收97份,回收率100%。其中由流动儿童填写的有效问卷有81份。

通过引导流动儿童填写问卷关于基本信息的部分,得到了所调查的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表:

(二)研究方法

1.问卷法

(1)流动儿童问卷

在流动儿童问卷的微观设计上,根据郭良春等人对评估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提出的“三个角度”[6](价值观、社会适应、学校适应)及其对应的关键词(理想愿望、家庭责任感、集体观、贫富观;生活态度、人际交往、行为习惯、自我评价;学校适应、学习目标、学习障碍)来设置问题。最终的问卷是由流动儿童的基本信息、价值观、社会适应和学校适应等四部分组成,共20题,旨在综合分析流动儿童各个方面的城市适应情况。

(2)支教志愿者问卷

支教志愿者问卷主要从基本信息、对流动儿童的认知、对流动儿童适应性的看法三个方面进行编制。试图通过间接调查支教志愿者对流动儿童的认知和理解,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

2.访谈法

(1)流动儿童家长访谈

对于流动儿童家长的访谈主要从以下维度考察: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教育方式、社区教育情况、家长对孩子适应性的评估。从不同的视角了解社区对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所做出的举措,以及在这些措施之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成效。

(2)社区托管学校负责人访谈

对于社区托管学校负责人员的访谈,通过前期前往武汉市青山区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支教对接的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关注度,即社区教育工作中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相关问题的关注度;二是困难度,即从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角度了解他们认为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三是解决度,即从基层治理中的社区管理角度出发,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社区教育形式,以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流动儿童问卷及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六成是湖北省省内流动儿童,四成是省外流动儿童。本文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的分析,主要从价值观、社会适应和学校适应三个维度来展开。

1.价值观

(1)理想愿望

在理想愿望方面,88.88%的流动儿童期望未来能够获得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只有11.11%的流动儿童想要获得专科及以下的学历。大部分流动儿童期望未来能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取得更高的学历,有较高的理想和目标。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成长和发展,生活条件上与城市儿童的差距并未明显影响他们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该结果与郭良春的调查结果[7]基本相符,都显示出流动儿童的价值观发展良好。

(2)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观

有超过八成的流动儿童较多地帮助父母做家务,这表明流动儿童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同时还表明流动儿童有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而非逃避的意识,这反映出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观发展良好。

(3)贫富观

对“流动儿童对于未来自身工资情况的期望”调查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流动儿童期望自身的工资高于平均工资水平,实际上,结合流动儿童价值认识程度可以得出结论,流动儿童是不满足于当前的经济条件的,并希望将来自己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这是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的经济挑战做出的适应性抉择,也是流动儿童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愿望。但这同时也提示,我们应当加强对流动儿童贫富观的引导,使其在精神和思想上不受经济的局限。

2.社会适应

(1)生活态度

在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方面,有51.85%的流动儿童认为自身已经是城市人,38.27%的儿童“有时”觉得自己是城市人,只有9.88%的儿童觉得自己不是城市人。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流动儿童能在城市生活中有较好的城市认同感。但同時,仍有约半数的流动儿童不认为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于城市生活,说明这部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有待加强,这是社区教育应该继续改进的地方。在对于未来生活的态度方面,绝大多数(87.66%)的流动儿童态度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信心。从以上结果看来,流动儿童的生活态度较为积极乐观。这与雷有光2004年的调查结论[8]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有:(1)在“红色引擎工程”的背景下,新形式的社区教育增强了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感;(2)十多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小,促使流动儿童产生更强的城市归属感。

(2)人际交往

在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中,认为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差或极差的流动学生仅占小部分(11.11%),大部分流动儿童对于自身人际交往能力评价较高。这表明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并未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可见,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3)行为习惯

流动儿童对于自身行为习惯的评价结果大多较好,只有8.64%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足,并未提及生活习惯方面的不足,结合家长访谈结果“孩子越来越大了,知道我们辛苦,不给我们添麻烦,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可见流动儿童的行为习惯发展较好。

(4)自我评价

从流动儿童对于自身性格、自身人际交往能力、行为习惯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对于自身的评价较为积极。比如,一名儿童在自我评价的回答中的关键词是:乐观、爱运动、喜欢交朋友、生活很幸福。这体现出他们有较强的自信,这也说明流动儿童对自身的评价较为全面,且积极乐观。总体上看来,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良好。

3.学校适应

(1)学校适应

在对于流动儿童入学障碍的调查中,大多数(67.9%)的流动儿童在入学阶段并未出现障碍,较为顺利,少数儿童因为手续、人数以及年龄等问题在入学时出现了障碍。可见,流动儿童入学之后未出现较多适应性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入学前的学籍办理、入学限制方面。部分流动儿童的学籍变动仍是家长的难题,他们面临着城市就学难、教育支出高的问题,这一点与雷万鹏[9]的结论一致,证明了这一结果的可信性。学籍办理、入学限制、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是在今后的教育、社会工作中应当着重解决的地方。

(2)学习目标

大部分流动儿童在班级中排名在中等以上,学习成绩较好,这表明流动儿童并没有因为“流动”的原因而丧失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感强。同时,流动儿童的家长也注重对于孩子目标感的培养,并且流动儿童自己也认为在学习方面表现得较为积极向上,在未来想要获取高学历,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这与邹泓[10]等人的研究结论相吻合。整体来看,流动儿童在学习目标的建立方面发展良好。

(3)学习障碍

在学习上出现的障碍方面,超过一半(54.32%)儿童并没有出现以上障碍,说明大多数的流动儿童学习适应良好。对于存在学习方面障碍的流动儿童来说,其障碍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自身能力的欠缺,二是难以获得同伴帮助,三是缺少教师的关注。对此结果有以下解释:第一,流动儿童自身能力的欠缺可能是因为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自身学习能力低、学业水平落后;第二,学业水平的落后进而影响了教师和同伴对其评价;第三,对于缺乏教师关注的流动儿童,这可能由于部分流动儿童性格内向、不善于与教师交流、寻求帮助,但同时也不排除部分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歧视,这也是今后在关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支教志愿者问卷分析

本研究还设计了支教志愿者的问卷,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通过回收问卷、分析数据得出:第一,在对流动儿童基本特点的看法方面,多数志愿者认为流动儿童是勤俭节约、体贴懂事、坚强独立、孝顺耐心的。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流动儿童在生活态度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整体上适应良好。第二,在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看法方面,约七成的支教志愿者认为流动儿童能较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第三,在对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看法方面:一是大多数志愿者认为针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主要问题,国家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项目,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二是社会也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从经济、心理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社区应当坚持多元的社区教育形式,通过多元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提供保障。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流动儿童进行价值观、社会适应、学校适应三个维度的调查与分析,辅以对支教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流动儿童家长、社区托管学校负责人进行访谈,得出结论:在“红色引擎工程”的背景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整体表现良好,该结果恰恰印证了社区教育形式的转变及其范围的扩大对于提升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有效的。同时,该结论与麦颖特、苏少丹[11]的观点相契合,都表明,在社会工作的干预下,社区教育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六、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落实随迁子女的入学保障机制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流动儿童在入学过程中遇到了学籍办理难、入学受多因素限制的情况,这不利于我国教育公平的长远发展。因此,政府应当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现有的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增强城市学校的容纳能力,加快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以满足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

(二)坚持“红色引擎工程”,夯实社区教育的创新基础

在“红色引擎工程”的引领下,社区教育形式也发生了转变,出现了“四点半托管学校”一类的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并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社区应继续落实和开展“红色引擎工程”,建设“红色阵地”,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更好地为社区中的流动儿童搭建学习、娱乐等平台,全面关怀、促进流动儿童更好的发展。

(三)创新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及活动形式,重视发展流动儿童综合素质

目前各个社区开放给流动儿童提供的课程及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且主要开设形式是课业辅导。若能开设更多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素质拓展课程,把教育、兴趣、生活和娱乐融为一体,那么将会更好地增强流动儿童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

(四)规范社区教育人才选用机制,加强社区托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式的社区教育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社区托管学校教师是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重要一环。因此,社区教育的相关部门应当规范人才选用机制,加强托管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流动儿童。

(五)健全社区教育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三级联动作用

建立并强化“社区、街道、学校”三级“四点半学校”关系网,密切社区与片区学校的联系与合作。社区的“四点半学校”需要与学校进行更良好的沟通对接,使社区教师更深入了解每个社区流动儿童的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等。对于还未很好适应城市的流动儿童,通过此方式可实现精准“扶助”。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28(4):44—55+80.

[2]张世文,王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7—120.

[3]王中会,蔺秀云,侯香凝,方晓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37—46.

[4]师保国,王芳,刘霞,康义然.国内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4(11):68—72.

[5]毛敏.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推进武汉市老旧社区治理现代化[J].长江论坛,2017(5):20—25.

[6]郭良春,姚远,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J].青年研究,2005(3):22—31.

[7]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9):50—55.

[8]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6):27—31.

[9]雷万鹏.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5):139—146.

[10]邹泓,刘艳,李晓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49—53.

[11]麥颖特,苏少丹.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探讨[J].新西部,2017(22):24—25.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调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我的关怀德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