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

2020-03-02 23:18段宝玉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段宝玉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打造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同时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思政课程的范畴;发掘与运用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均属于大思政体系,共同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全面育人合力,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点”与“面”共振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深陷“孤岛式”发展的窘境,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未能做到“传道”与“授业”、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相互融合。如何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功能上的同频共振,以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和谐共生,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直面的问题。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宏观理论指导作用,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政课程的“独奏”,而应该是所有课程的“合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只有实现“点”与“面”共振,共同挑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才能打通高校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一)打破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学科壁垒

学科是大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细胞,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播种信念、铸魂育人和夯实理想的责任与使命,但部分师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作用存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此外,受就业形势和技能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专业课程更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对他们人文素养的关注和培养长期处于弱化的态势。相比较而言,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更容易得到直观显现,而思政课程的实践价值却容易被忽视。一段时间内,有些高校出现了思政课程“无用论”和“无效论”的错误论调,甚至有人大肆宣扬、吹捧和美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脱离相抵触的西方社会思潮。总体上看,高校教师缺乏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更缺乏打通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壁垒来实现课程对话、融合发展的专业素养。这使得思政课程与专业课各自守着德育与智育这两块“责任田”,处于泾渭分明、各自为阵的尴尬境地。高校思政课程承担着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的育人功效,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上扮演“领航者”的角色,思政课教师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思政课的“专利”,要善于与其他课程教师加强联系和沟通,共同努力发掘高校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的有效“养分”。高校所有教师都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自觉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各种类型课程的育人功能。唯有如此,才能打破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壁垒,使思政课程摆脱“单兵作战”的育人困境,促进“课程思政”的良好发展。

(二)打造课程耦合“联合作战”的教育模式

“联合作战”的思想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求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育人目标的相互融通、育人手段的相互借鉴与育人功能的相互弥补。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育人功能各不相同,“课程思政”的实施必须考虑不同课程的差异,突出课程独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倘若罔顾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边界,片面追求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政元素的全覆盖,或者生硬地将思政元素移植和嫁接到其他学科具体的知识点中进行机械缝合,势必与“课程思政”追求的价值旨归背道而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2]。“课程思政”要将思政元素的“盐”巧妙融入各专业课程的“汤”中,调制出使大学生“知味而不见盐”的“育人好汤”。“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在课程育人功能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要敢于打破学科的隔阂和壁垒,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育人模式,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融汇贯通于专业知识教学之中,积极寻求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衔接点,让大学生在与知识碰撞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显”与“隐”互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教育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涵养思想、储备知识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能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让大学生感受到这一思想体系的独特魅力,帮助他们搭建思想政治理论框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能使大学生在亲身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感悟人生哲理和政治情怀,强化政治认同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二者“显”“隐”互补,形成切实有效的动态育人机制。

(一)强化显性教育“其事昭昭”的育人底色

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有形教育活动。显性教育是思政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的鲜明指向和本质特征。高校思政课堂是教师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程有必要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高校思政课程如果一味主张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思想政治理念,势必会削弱自身的育人效果。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来看,“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4]435,甚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5]1322。这为高校思政课实施显性教育提供了鲜明有力的理论支持。高校思政课程要旗帜鲜明地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诚布公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远的政治目标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显性育人功能,教师要与时俱进,针对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凭借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或者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传播课程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二)提升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优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绝不是简单的文字顺序上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的渐次深化与迭代更新。传统思政课程的实施阵地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大多依靠教师单向度的传授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意识形态观念的灌输。其他专业课程如果简单移植思政课程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会破坏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价值。换句话说,“课程思政”内在地要求教师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将理论知识外化为自觉行动的教育过程。高校能否彻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任务,除了旗帜鲜明地办好思政课,不断改进和创新显性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延伸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其他课外教育活动中,发掘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中的育人因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他们的经验体会。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融入式、嵌入式或渗透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各领域、各环节;专业课教师可以与思政课教师联合发力,提炼专业课程中具有积极引领价值和深化认识价值的思想教育元素,并巧妙地融汇在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中。只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行动,优势互补,就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主”与“从”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这里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主要针对思政课程教学而言;其他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主要是就“课程思政”而言的。高校要善于准确定位思政课程的主导角色和专业课程辅助角色,打好组合拳,使二者相互衔接、步调一致,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路径“渠道通畅”。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栋梁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学子放飞梦想和施展才华的摇篮,而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课程”,担负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为高等教育事业蓄力护航的光荣使命。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完善和思维定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下,难免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干扰而出现认知偏差。因此,思政课堂教学要切实保障先进政治思想理论的传播,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根基。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思政课程肩负的“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育人重任,秉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发展与心灵成长的精神营养。思政课教师既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思政课程被学生边缘化,又要与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避免思政课程主导作用的缺失。专业课教师要遵循“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价值共振为引导,以知识共振为载体,以情感共鸣为保障,切实把专业知识体系建构与思政教育塑造功能融为一体,实现“课程思政”“1+1>2”的一体化育人目标。

(二)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守护“一段渠”的功能

在由思政课程拓展到“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校课程的政治属性和角色定位有了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范式将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因此,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固化的思维体系和教育模式,构建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合力的大格局,是对时代感召的呼应,也是办好思政课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程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其他课程则内在地包含着思政教育资源,具有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的复合功能。高校教师要根据所教课程的实际,合理划分育人职责,准确定位课程功能,将课程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组成部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高度融合。高校思政课程要发挥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导航仪”和“风向标”作用,为大学生搭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他课程则作为鲜活的支流。所有课程要顺应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的水流方向,一道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海洋”,彰显课程守护好“一段渠”的价值功能。

总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存在着一种新型逻辑关系,二者协同发展将创造一种能产生积极效果的崭新的育人范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要想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原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高校必须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