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戏剧情境的要素构成及创作技巧

2020-03-02 14:57:38李玉婷
剧作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侍萍戏剧性周朴园

■ 李玉婷

把戏剧情境作为戏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来已久。那么什么是戏剧情境呢?

最早提出“情境”概念的,是18 世纪的法国戏剧理论家狄德罗。狄德罗认识到的“情境”是“人物性格的周围环境”,主要指人物的处境及其与剧中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狄德罗之后,萨特、黑格尔等都对戏剧情境做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在我们国家,对戏剧情境的理论关注是在话剧登上戏剧舞台之后才开始的。郑君里、焦菊隐等都对此有过理论阐述。而真正对戏剧情境的概念进行理论规范的是谭霈生先生。谭先生在《论戏剧性》这本著作中这样定义戏剧性:“在假定性的情境中展开直观的动作;而这样的情境又能产生悬念、导致冲突;悬念吸引、诱导着观众,使他们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洞察到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本质。”在谭先生看来,情境是戏剧的核心问题,是人物产生特定动作的环境条件,是爆发戏剧冲突和促进情节向纵深发展的契机。

那么戏剧情境究竟是什么呢?戏剧情境是指在戏剧作品中,以人物心理为依据,联系前史,围绕人物孕育深刻的矛盾冲突,并因之产生规定动作,从而揭示剧作主旨,是具有假定性的、与人物情绪相互作用的特殊、具体的动态环境。可以看出,戏剧情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特定环境,二是特定事件,三是特殊人物关系。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由特定状况激发出潜在的矛盾,特殊的人物关系导致矛盾的爆发,形成戏剧冲突。换句话说,戏剧中的特殊人物关系、特定事件、特定环境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一部戏剧的戏剧情境。这个情境是动态的,它随着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比如话剧《雷雨》的戏剧情境的构成。

特殊事件:三十年前,周朴园与侍女侍萍生下两个孩子,后来周朴园为了迎娶新妻,将怀抱着新生婴儿的侍萍赶出家门;侍萍投河被救以后嫁给鲁贵,两人生了一个女孩四凤;四凤阴差阳错步母亲的后尘成为周家的侍女;侍萍为寻女再次走进周家。

特定人物关系:蘩漪爱上了自己的丈夫周朴园和侍萍的儿子周萍,周萍却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周冲同时爱上了同母异父的妹妹四凤。而跟着鲁贵和侍萍长大的周朴园的儿子鲁大海,作为周家的煤矿工人代表被推举出来与周朴园进行谈判。

特定环境:三十年前侍萍住过的房间。

这就是《雷雨》这部戏基本的戏剧情境。在这个情境下,几乎每两个人物的碰撞都可能牵扯出矛盾纠葛或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如周朴园与侍萍、四凤与周家兄弟,甚至蘩漪与侍萍、鲁大海与周朴园、蘩漪与四凤,都会产生戏剧性。这就是戏剧情境的力量。

可以看到,在这里一个突然发生的事件造成情势的突转,只是使人物关系复杂化的外部条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场上人物的关系就不会这样复杂。可是,使这场戏具有强烈戏剧性的主要原因却是众多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亲属关系中渗透着性格关系)。人物处在这样的关系中,动辄出“戏”,使人目不暇接。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相互的交往,发自人物的内心,饱含着强烈的激情,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从上文可见,是先有情境后有戏。剧作者在创作之初就要把戏剧情境设计得既丰富又具体。情境创造好了,就可以成为戏剧性的源泉。

那么怎样才能创造一个好的戏剧情境呢?通过以上对于戏剧情境理论的认知,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启示。

一、为剧中人创造丰富、复杂的人物关系及设计人物前史

电视剧《潜伏》大家都看过,男主角余则成周围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单是在男女感情这条线上就有三个女人。第一个是余则成深爱着的左蓝,但是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给他安排了名义上的妻子翠萍,翠萍真心爱上了余则成,余则成却不爱翠萍。这已经是三角关系了,但还不够,还要来一个死心塌地爱上他的婉秋。到后来好不容易翠萍和余则成相爱了,形势的逆转又迫使二人天各一方。这就是余则成的感情环境,这个环境让涉及余则成的感情戏水到渠成,非常有戏剧性。

人物前史指的是在剧情开始之前人物已经具备的身份、性格、背景、阅历、人际关系等。它在剧作者构思时开始形成,经过长期的酝酿、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之后,在剧作者脑海中日渐丰富、饱满,可以随时拿出来为剧本创作服务。完善的人物前史,可以随时在剧情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结构新的剧情。

二、塑造个性突出、对比鲜明的人物性格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矛盾冲突、悬念设计还是戏剧情境,其背后最有力的支撑点就是人物性格。因此,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是戏剧创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回想看过的经典剧目,首先想起的往往是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机智而又俏皮的红娘、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泼辣勇武的杨排风……有了立得住的人物形象,戏剧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另外,性格的反差很重要。《红楼梦》里如果只是才子佳人们吟诗联句,文学性是有了,戏剧性却不够。加进了刘姥姥,丰富了戏剧情境,戏剧性就有了。

山东滨州的王新生老师创作过一部名为《闹猪场》的小戏,这个戏里面就塑造了两个性格反差强烈的角色,一个是飞扬跋扈、爱占便宜的经理夫人“豁嘴妻”,另一个是憨厚倔强、事事较真的看门人“大面瓜”。 这两个人物在特定的环境——猪场的交锋,就构成了特别有喜剧意味的戏剧情境。

三、选取特定情况、特定环境展开剧情

戏剧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人性。那么人性在什么样的情况和环境下才能显现出来呢?比如一位教师,他每天在讲台上温文尔雅地讲课,这是他的日常状态,这种状态无法检验他的人性。所以我们必须把他放进其他的情境里来检验,比如他失恋了,或者正在闹离婚,或者是竞争上岗在即,而他是最有竞争力的两个竞争者之一,这时的他还会和平常一样吗?假如地震发生了,或者有持枪的歹徒冲进了教室,那么他又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个东西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性。

笔者曾看过青岛艺术研究院廉海平的一个本子《闹洞房》,这个戏的情境设计得非常不错。作者把地点选在了结婚的新房,时间是新婚之夜,客人们都散去了,新郎新娘准备休息。这时候闹洞房的来了,谁呢?新郎的前女友。前女友对新郎旧情未忘,闹洞房后也住在了新房里。这一位刚消停,另一位闹洞房的登场。这回是新娘的前男友,前男友抱着新娘从前穿过的睡衣来闹洞房。前男友刚刚被赶走,新郎的前妻和女儿因忘带家里的钥匙也来到新房,掀起了另一段纠葛。后来呢,因新郎的前妻和新娘的前男友发生了冲突,就把这一大帮人搅和到了一起。这样的构思,想想这些人物关系就觉得有戏。剧作者又选择了这样特殊的一个时间、地点和环境,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戏剧情境。

综上所述,戏剧情境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好的情境,就没有好看的戏剧。由此可见,戏剧情境的构建是所有戏剧创作者的重要功课。

笔者初涉“情境”概念,加上水平所限,以上论述难免粗陋浅薄,望广大从事戏剧创作及戏剧情境课题研究的专家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侍萍戏剧性周朴园
《雷雨(节选)》核心素养导学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艺术启蒙(2020年12期)2020-12-24 02:34:46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长江丛刊(2018年21期)2018-11-14 12:11:35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4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雷雨》(节选)
周朴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中学语文(2015年27期)2015-03-01 03:53:16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
语文知识(2015年7期)2015-02-28 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