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世炜
(山西省芮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运城 044600)
鼻骨骨折临床非常常见,多为直接暴力导致,骨折根据暴力强度可局限于鼻骨或累及周围软组织与骨性结构[1]。普通X线操作简单方便,多为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为平扫,不能显示各个方向的骨折情况,而鼻部骨性结构较为复杂,X线较难满足临床需要[2]。螺旋CT通过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患者骨折区域进行360°扫描后构建立体图像,可全方位的显示病灶。本研究选取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32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着重探讨对鼻骨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以下简称螺旋CT)技术诊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32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患者的年龄14~46岁,平均(23.6±3.7)岁,其中男25例,女7例,患病时长0.5~6 h,其中因拳击伤导致的有18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有11例,意外撞击伤3例。均有鼻出血、鼻阻塞和不同程度的鼻肿胀表现,13例患者肉眼可见鼻塌陷,9例患者有上颌窦区的压痛表现。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32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扫描和螺旋CT扫描。(1)X线扫描:首先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条件及病症的发展进度,对患者的病变位置实施DR摄片处理,运用数字化拍片系统拍摄平片,并对检查结果展开分析。检查处理前,患者禁止服用任何药物,检查过程中,患者应尽可能保持放松的状态,以防对检查结果结局造成干扰。(2)螺旋CT三维重建:检测仪器为 SOMA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诊断仪,扫描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仰卧体位,扫描参数设定如下:运用高分辨率实施扫描处理,螺距设定为0.891,准直宽度设定为64×0.625,机架转速设定为0.75 s,扫描野设定为150 mm,YC过滤算法,iDoes3迭代重建,窗位设定为500,重建矩阵为1024×1024,层厚度设定为1.25 mm,管电流设定为150 mAs,管电压设定为120kV,增量设定为0.5 mm。重建参数设定如下:扫描野设定为150 mm,YC过滤算法,iDoes3迭代重建,窗位设定为40,增量设定为0.5 mm,层厚度设定为1.25 mm,重建矩阵为512×512,。扫描完成后数据将自动传送至相应的工作站。
观察、对比X线扫描、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精准度。骨折类型包含单纯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合并上颌窦骨折、合并鼻中隔断裂。
应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漏诊率记为n(%),应用x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线扫描发现鼻骨骨折24例,疑似骨折5例,未见异常3例,漏诊率25.0%;螺旋CT扫描发现鼻骨骨折32例,漏诊率0.0%,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3,P<0.05)。确诊粉碎性骨折11例,CT显示粉碎性骨折11例(100.0%),X线显示4例(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7,P<0.05)。螺旋CT下32例患者骨折线均得以清晰显示,其中19例为单纯鼻骨骨折,6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5例合并上颌窦骨折,2例合并鼻中隔断裂。
人体鼻位于面部中央,较面部其它器官更为突出,是面部外伤最易损伤的器官,普通X线是对于骨外伤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外伤治疗修复要求的提高,普遍X线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本研究中,X线扫描发现鼻骨骨折24例,疑似骨折5例,未见异常3例,漏诊率25.0%,而采用螺旋CT扫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对鼻骨结构进行立体成像,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线,漏诊率降至0.0%。在观察通过X线扫描得到的影像时,有5例疑似骨折的患者,其骨折线模糊,思考是由于鼻出血、鼻肿胀导致鼻腔分泌物过度,使得X线分辨率降低,另有2例未见骨折,因侧位片下鼻骨重叠,对骨折线进行了掩盖。相关研究表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将患者的骨折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的呈现出来,能够为骨折位置及骨折程度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能够为后续的相关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及建议。相关研究指出,相较于DR检测技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精准度显著提升,而在DR检测中存在漏诊情形。在DR成像中,极易发生前后或左右影像重叠现象,致使隐匿性骨折症状难以发现,因此极易发生漏诊事件,而常规CT扫描难以察觉微小骨折症状,致使漏诊。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可通过矢状位、冠状位、横轴面等三个方位对骨折线及骨折断端部位进行清晰观察,使诊断精准度达到100%。
CT本就为X线技术的延伸,二者皆应用X线透射人体,差异在于X线为平扫,CT为断层扫描,而本研究应用的螺旋CT则是进行360°断层扫描,扫描后再通过三维技术对其进行重新构建,得到立体图像[3]。螺旋CT可直观地显示出整个鼻结构,阅片者可对鼻结构的各个方法进行查看,骨折线在多角度下难以隐藏[4]。由于鼻骨结构复杂以及直接暴力的作用方向不同,骨折线可呈现出横、纵、斜甚至不规则形状,普通X线当基线与患者的骨折线不一致时极易发生漏诊,如应用普通X线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则需再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扫描,但无论哪种方位的扫描,X线摄片中鼻骨都会与面部其它骨性结构重叠,均不如螺旋CT得到的三维影像清晰,同时通过螺旋CT还能够直接应用其影像制定治疗方案甚至手术方案,具有一步到位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应用[5]。
综上所述,螺旋CT相比与普通X线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效果更佳,可更清晰的显示骨折线,判断骨折类型,降低漏诊率,提升诊断准确度,同时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