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图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20-03-02 14:11葛松松黄秀英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研究

葛松松,黄秀英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的课程改革就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内容,但各国并未统一标准与称谓。国外开始逐渐强调对地理地图的实践意义。我国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启蒙于国外,近几年才格外重视,但是却很少有教师或学者将地理地图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未成体系。以下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地理地图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综合实践活动

国外重视实践活动教学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活动课程代替经验课程,由此打开了教育实践探索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逐渐被认可,并且对中国的影响也随之开始,为课程综合化做铺垫。

许多国家都在响应课程综合化的号召。例如,由于美国各州的实际教学情况不同,各州均设计了依托于本地实际情况且较为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英国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者”。日本规定中小学必须要有“综合实践学习时间”,对探究学习和体验活动格外重视。法国注重和提倡“个别化教育”,使用“多样化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

综上所述,国外“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研究活动的主题、社会实践以及与课程生活的联系这三个方面,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多学科交叉性、实践性、可行性等特征。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虽然主张的思想大致相同,却也根据本国的实际需要做出了合理的调整。由此可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举措。但是如何将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巧妙结合,不偏不倚,仍需继续研究与探讨。

1.2 地理地图教学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制定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教育发展,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订了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地图教学重视程度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英国注重绘图技能的培养,它在大纲中强调了画地图和示意图的注意事项,要求在学校开展以地理绘图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日本在《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地理A》大纲中对如何正确地使用地图、地理图片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要求。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美国除了要求学生学会处理地理信息外,还要求学生学会建构心理地图[2]。

王民通过对比十余发达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认为各国关于学生对地理地图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应用地理地图的基本技能。从以上各国的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中不难察觉到各国对于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训练和提升都极为重视。其中对于地图绘制、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等能力的重视程度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地图教学在各个国家已经引起重视,而学习地图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际掌握这项技能并应用于生活。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古代,实践的思想就在我国生根发芽。例如墨家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但是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大规模地实施。民国时期,受杜威的“活动课程”的启发,中国的教育开始盛行陶行知与陈鹤琴为主导思想的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即教育”以及在“做中学”的指导思想。80年代初期,徐洪涛定义了第二课堂的概念,学生课外活动得以丰富[3]。90年代,国家规定了活动课的概念时,直到2001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方案,才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设置为一门必修课程。近几年来,教育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重视,2017年9月15日,教育部正式下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性质、目标、实施、评价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综上所述,就实践意义本身来讲,我国自古以来虽然认为实践极其重要,但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却启蒙于西方国家。尽管起步较晚,但却势如破竹,在教育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课程逐步推向规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2 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研究

本研究在进行搜索文献综述过程中,主要使用CNKI文献搜索平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题进行精确查找,搜索范围为5年,文献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献共2 141篇。一些地理学者以及一线地理老师,主要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设计实施、实施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案例及反思。

陈秋丽[4]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结合生活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以教材要求学习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合理地选择。例如学校开展“家乡的名胜”主题活动,组织摄影展让学生拍摄精美照片邀请老师家人以及同学参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拍摄能力和寻找美感的能力。如果让学生在摄影展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描述介绍,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陈琼瑜[5]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应该立足于学情,根据学生喜动不喜静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媒体创设活动情境,布置生活实践训练,真正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生活、社会情境,才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邓丽霞[6]在《回归自然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研究》中设计了以洪涝灾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它以梧州特大洪涝灾害为例,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局,学习气象监测设备,观察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周边的地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该课程设计紧贴生活,既让学生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又深化了人地协调观的内涵,锻炼了学生多种技能。

钟英[7]老师对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开展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评价反思,她认为课程内容不宜过多过杂,否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抓不住重点;初中生的知识能力有限,学校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有能力梯度,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缺乏常态化、结构化、整合化的缺点[8]。第二,它的开展方式多以考察探究为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机会较多,对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面重视不够。第三,综合实践活动主张多元评价,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评价,而不是只有老师自己一人独大,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评判学生。但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开展现状分析以及策略上,忽略了评价过程。

2.3 地理地图教学的现状研究

本研究在进行文献搜索综述过程中,主要使用CNKI文献搜索平台,以“地理地图教学”为主题进行精确查找,近5年直接相关论文共174篇。关于地理地图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图教学常见问题及策略、地图的绘制技能的培养、地图教学设计、电子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很多老师对于地图的教学不只是纸上谈兵,更多的老师对地图的实践应用极为重视。

曾娇[9]认为地理地图教学现存问题主要有教学方法单一,不够多元化,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评价不足等,因此提出了采取多元化教学、优化地图教学评价的解决策略。她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读图实践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实践去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换位思考正确评价学生,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滕静超等[10]在文章中提到可以以“手绘钱塘江海塘地图”活动为例开展研学活动。具体步骤为:做知识讲座,让学生提前了解钱塘江的历史;带学生实地考察,走进自然;后将整幅地图分给若干组,每一组负责不同的任务;最后评比出优秀地图,绘制在城墙上,供市民欣赏。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案例支撑。

许德[11]认为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把想去的地方标注出来,让学生做一名导游,设计地图旅游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方向感以及寻找目标的能力。再把地理知识作为延伸进行补充,每路过一个地点就对此地的资源分布进行评价,全部总结完毕再做一次深化总结,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郑友强等[12]将在线街景地图融入地理课堂,将传统的地理地图信息化,设计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前绘制自己家周边的素描地图,课上教师再讲解街景地图的使用,探讨地图中的功能区,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最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总结汇报,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以上是老师及学者对地理地图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阐述。可以看出,不管是从理论上谈地图的重要性,还是设计案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应用地图,地理地图教学都脱离不了理论联系实践这一过程。

2.4 基于地理地图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本研究在进行文献搜索综述过程中,主要使用CNKI文献搜索平台,以“地理地图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进行精确查找,搜索到的文献为0篇。综上所述,教师及学者对综合实践活动和地理地图教学这两个领域都有所研究,两者都注重实践,但是却没有人将二者整合,因此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就显得很有必要。由此可见,以地理地图教学为主题,整合地理、语文、体育、政治、美术等多种学科知识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既补充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又突出了地理地图的重要实践意义,并且在实施中应着重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弥补前人研究上的缺憾。

3 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虽然有很多,但是针对地理学科而言,并没有大量的学者将地理地图这个主题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地理学科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代表,如果将二者巧妙结合,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同凡响。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研究
“六小”活动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