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王小恒
(长江师范学院a.财务处;b.文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文化价值观念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意识具有历史传承性[1]。文化伦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当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后代对前代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道德伦理)的继承以及对前代历史文化遗产的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其扎根于深厚土壤中的发展活力。当前我国处于新旧文化观念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如何实现对于历史文化养料的继承,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陈出新,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培育。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2]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2018年3 月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时提出并上升到国家宪法层面加以认定,是当代道德伦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而深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每一条都深植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但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长期而持久的努力,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实践提出了历史性课题。
本研究拟就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模式的构建为基础,结合R 大学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提出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在我国目前教育实践中,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具有一些非常值得注意的倾向,例如基础教育片面强调分数和升学率,高等教育片面强调拿证和就业率等。客观地说,这些当然非常重要,但作为教育教学主要内容之一的指标被片面当作唯一内容来加以强调的时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就很危险了。我国历来非常重视立德树人,学校思政课被赋予明道明心、安身立命的重大使命便是重要举措。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品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5]。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更直接地担负着学生政治导向、人格塑造教育等方面的重大责任,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强调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其他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取向和价值取向方面无所作为,同样,这些课程和思想政治课一样,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取向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课堂教学+道德修养输入模式”的主要内涵在于:在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直接、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其他课程可以也应该全覆盖,在培养学生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正确政治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我国目前大、中、小学校开设的课程,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基因非常强大,这一强大的伦理教育资源可以拿来“古为今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道德取向输入模式”的有效途径。以R大学为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R大学不但在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还在其他课程中植入了价值观教育。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都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如文学课,古往今来无数的爱国志士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如文天祥、陈子龙、秋瑾、谭嗣同,等等,其人格形象鲜明生动,文学创作感人至深,这些作家的爱国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结合,某种意义上还含有思政课所不具有的优势。另外,R 大学还在理工科学院普遍开设了科学史相关课程,加上《大学语文》《美学》《中国历代作品选读》等通识课程的安排,基本构成了理工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德性”、重个人品德修养的观念影响持久而广泛。作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经汉武帝加以推崇而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随后各代屡经充实和发展,影响更为广大。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影响之大,怎么说都不为之过,可以说,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某些方面可以说已经深深沉淀到国人的基因之中。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差不多是儒家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追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6]“修身”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后人概称其为“修齐治平”,就是告诉人们一个基本的道理:无论你的作为是什么,作为到了什么程度,必须先“修”成一个人。这里的“修”至少应包括思想修养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的修养,而思想道德修养乃是重中之重。因为没有德道修养作为保障,实践能力越强,其南辕北辙所造成的危害可能越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儒家诸如此类影响广泛的还有著名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7]唐代大学者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的内涵分别做了揭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8]。此处“三不朽”仍然将“立德”放在“立功”“立言”的前面,可见,品德修养对于一切事功成就、著书立说来说,都处于统帅的位置,乃是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左传》一书乃是“传”《春秋》的,《春秋》又是儒家经典之一。儒学发展到后世,出现了理学、心学、新儒学,等等,无不把伦理道德放在首位,强调在天地之间,为国家百姓努力奋斗,这种盛大的格局本身就包含着不凡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宋代理学家张载即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9]这一句豪言壮语开显了儒家的广阔胸怀,鼓舞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儒家之外,古往今来的其他学派也毫无例外地强调德性修养的重要性。古代学派争论不断,但在个人德性修养方面却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方面,R 大学实现了不分学科、专业教学的全覆盖。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性”内容是做人成才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该校强调课程设计的“德性”内涵,使得传统文化中的“德性”教育得到贯彻。
基于此,可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资源极其丰富,在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按照“课堂教学+道德修养输入模式”的基本内涵要求,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将既成的本学科教学体系与中国传统伦理资源有机结合,既可提高本学科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又能贯彻“德智”结合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成为有灵魂的教学活动。当然,要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道德修养输入模式”,对师资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但是本专业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更应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二者结合自然妥帖,水乳交融才能产生出力量,生硬输入则会让受教者反感,影响效果。
现如今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团学组织活跃,这些团学组织和团学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值得重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对于团学活动这一阵地要善加利用,创新活动内容与方式,使得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与核心价值培育密切结合,走出一条富于实效的路子。
“团学活动+价值取向融合模式”正是面对各级各类学校团学组织蓬勃兴起、团学活动日益活跃这一形势,借助传统伦理渗透视角,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在这些团学组织和团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实施和融合的一种有效模式。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团学组织和团学活动中,团学组织负责人尤其是指导教师、团学活动策划者应熟知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在组建团学组织、策划和发起相关团学活动时有效涉及相关形式、内容、媒介,创新活动方式,实现团学活动主题、导向与核心价值要求的密切融合。
“团学活动+价值取向融合模式”在构建上,提供了一种可资借用的培育模式,绝大部分的团学组织和团学活动可以从中国传统伦理的角度,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媒介创新,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满意效果。但是,必须承认两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其一,限于团学组织发起者和团学活动的策划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修养有所欠缺,这些团学组织和团学活动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其二,这些团学组织的发起者和团学活动的策划者虽然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传统,但团学组织和团学活动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基本点有机融合不够,导致活动的效果不够尽如人意。
“团学活动+价值取向融合模式”构建,对于团学组织发起者和团学活动策划者素质要求比较高。要开展效果优良的团学活动,需要活动指导教师至少具备如下三个方面的角色意识。首先是熟悉团学活动规律的策划者,其次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学习者,第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施者。将上述三种角色合而为一,实现密切融合,才会有“团学活动+价值取向融合模式”构建的成功。
为践行以上基本模式,R 大学广泛发起了各种社团活动,诸如“崛起社”“关爱抗战老兵学生社团”等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学生社团组织。“崛起社”取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团宗旨,发起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把读书与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等重大主题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说上述两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实施基本局限在学校范围内,那么“社会实践+道德示范追踪模式”构建实施地点则不拘一格,更为灵活多样。
“社会实践+道德示范追踪模式”构建的内涵,仍然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视角,但其载体,不再是单纯理论的、直接或附着于教学、活动载体之上的“输入”“融合”,而是借助于活的道德伦理榜样和标杆的“德行”“嘉言”,由榜样或标杆的身体力行和现实人格力量来加以保障。这种构建模式与“团学活动+价值取向融合模式”构建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构建的主体是榜样和标杆,重的是榜样和标杆的身体力行与“现身说法”。
“社会实践+道德示范追踪模式”构建的实施,可以由以下人群担任。一是业已取得突出贡献的校友。我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对社会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一方面出于其具体业绩,比如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等,这方面的贡献可能更为直观可视;另一方面,也出于其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后者虽不那么直观,但客观上在支配着其具体成就的获得。因此,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视为圭卮的杰出校友资源,合理加以利用,对在校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会更大。因为校友不管是认识与否,会给在校学生提供一种潜在的参照系,会给受教育者一种比较感,会激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因此值得格外珍视。另外一种就是非校产杰出人物,其道德伦理感化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R 大学一项应用型项目——“成渝籍抗战老兵口述史教育读本”,邀请大量在校大学生参与调查采访诸多亲身参与抗日战争的几十位老兵。学生们通过全程参与,不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备受教育和鼓舞。再以上文提到的R 大学“关爱抗战老兵学生社团”为例,校内社团活动还延伸到了校外,社团成员主动找寻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挖掘他们的英勇抗敌的感人故事,为抗战老兵送去关爱,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教育效果。
俗语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有看得见的业绩,有感受得到的人格精神和境界,会给受教者以别样的启发。基于此,研究认为,“社会实践+道德示范追踪模式”构建对青少年学生有效,对成人也同样有效。
广大受教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作为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建设尤显得重要而迫切。本研究提出的“课堂教学+伦理修养输入模式”“团学活动+价值取向融合模式”“社会实践+道德示范追踪模式”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构建模式,或可为实现这种目标提供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