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彬,周 成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自新型政党制度提出后,迅速掀起了学术研究热潮。学界围绕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形成过程、主要特征、实践要求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拓展了研究思路,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本文通过对已有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的概括梳理,指出其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以期对深化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任何一项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创立的,必有一定的渊源[1]。新型政党制度也不例外。仔细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理论界主要从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三方面加以论述。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和其他政党的合作,早在《不来梅通讯》一文中,就首次使用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又多次阐述了这一观点,他们的理论对指导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民主党派的合作和中国政党模式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赵连稳、范宝祥认为,经典作家强调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必须和其他民主政党结成最广泛的政治同盟,一起行动,在联盟中,无产阶级要牢牢掌握领导权,即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仍需要吸收其他阶层代表参与政权。这些观点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2]。王小鸿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民主理论和政党及政党关系理论,奠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根基[3]。
在历史渊源上,学界普遍认为“五一口号”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基础。崔利宏认为,“五一口号”开启了新型政党制度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新篇章,开启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关系的崭新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历史序幕[4]。张献生认为,“五一口号”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构筑起多党合作长期稳定全面发展的基本格局,开创了中国政治协商的新境界[5]。张广鑫、周焕博认为,“五一口号”的发布重塑了中国民主政治生态,缔结了中国新型政党关系,开启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实践,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核心,为新型政党制度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6]。
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7],具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赵妍认为,和合文化孕育了新型政党制度“和而不同”的和谐型党际关系、“求同存异”的合作型党际关系和“同心同德”的同心型党际关系[8]。敖永春、陈猛认为,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尚中庸、喜和谐、重合作”等传统思想为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9]。柴宝勇、黎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多元一体”塑造新型政党制度总体结构,“和合文化”塑造执政党与参政党内在关系,“天下为公”塑造执政党执政理念,“兼容并包”塑造执政党群众基础[10]。
新中国的70 多年,也是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70 多年。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四阶段说”和“五阶段说”。徐凤月、孙壮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从1949年到1956年是初步发展期。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和政策制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56年到1978年是曲折探索期。尽管“八字方针”的提出推动了多党合作的发展,但由于反右倾斗争和“文革”的影响,新型政党制度遭到严重削弱。从1978年到2012年是恢复完善期。多党合作的方针有了扩展,民主党派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多党合作制度被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写入了宪法和党章,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从2012年以后是创新发展期,更加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多党合作制度呈现出深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发展形态[13]。田改伟则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五一口号”的提出是新型政党制度的萌芽;新政协的筹备和召开,初步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正式确立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协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明确;改革开放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协商进一步制度化[14]。赵大兴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定向(确定制度基本发展方向)、定性(确定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原则)、定型(确定制度的基本架构)、定位(确定制度在整个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与功能作用)以及定论(形成制度确立的基本理论观点、政治结论和文化归属)与深化的过程[15]。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新型政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林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党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观点,包括:对新时代民主党派的新定位,对新时代民主党派基本职能的新拓展,对新时代无党派人士的新界定,对新时代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新内涵[11]。邓凌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性质、地位进行了科学概括,提出了民主党派的三项基本职能,强调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求各民主党派提升“五种能力”,系统阐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等,推动了新型政党制度的蓬勃发展[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6]在这一论述框架下,学界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要义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政党关系说”。王天海、王彩玲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创新成果,其核心要义在于制度化的政党关系,形成了执政党与参政党及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合作共事的良性政党关系[17]。二是“民主形式说”。杨彬彬认为,新型政党制度本身蕴含着民主价值,不仅是统一战线的制度载体,也是群众路线的制度载体。其本质是一种民主制度,是践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18]。
虞崇胜认为,非竞争性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最显著特征。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19]。黄天柱从参政党的视角指出平等但不对等、参政但不分权、监督但不制衡、合作但不同一是新型政党制度党际关系的主要特征[20]。孙信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体现在政党结构和关系上。从结构上看,把领导核心的一元性与结构的多元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不同于一元化和多元化政党结构;从政党关系上看,它是合作型而不是竞争型关系[2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22]学者们主要是从制度本身和中西方制度的对比来阐释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罗峰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真实的代表性、有效的动员性、高度的整合性以及巨大的包容性等方面[23]。龚少情认为,新型政党制度摆脱了西方政党制度的组织困境、价值困境和运作困境,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广泛的利益代表和制度效能[24]。邓晶艳、代金平指出,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发挥共识政治、合作政治和人民政治的优势,有效避免西方竞争政治、否决政治和官僚政治的弊端[25]。
齐春雷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社会阶层迅速分化,利益主体更加多元,亟须协调整合。新型政党制度以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以制度建设强化利益协调保障,以组织整合吸纳多元利益诉求,以政党协商促进利益协调共识,展现出强大的利益整合功能[26]。李鹏重点探讨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功能,认为新型政党制度在促进政治民主化、增强政治认同感、扩大政治整合力、维护政治稳定性、实现政治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7]。任世红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上[28]。
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郑建邦认为,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以谋求执政地位为目的,执政后政党把对人民的允诺抛诸脑后,公权私用。而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发展的先进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一切,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首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29]。刘超伟认为,坚持党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领导,要发挥统战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抓好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和政策的宣传工作[30]。
李学林、柳宗培等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干部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干部队伍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能力[31]。蒋作君认为,民主党派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加强参政党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自觉围绕国家战略方针,多做调查研究,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帮手[32]。武维华认为,民主党派要提高认识,自觉维护新型政党制度;要强化担当意识,围绕国家决策部署建言献策;要加强自身建设,弘扬优良传统,提高“五大本领”[33]。
颜苗苗分析了当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困境,提出要构建本土化的话语体系,寻求“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和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34]。张峰林、唐琼认为,提高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要坚持包容性、多样性的原则,讲清楚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根基和发展历程,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传递出中国声音[35]。赵云认为,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权要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推动政党理论创新,发展现代政党政治文化,创新传播方式、渠道和平台,提高传播力[36]。
人民政协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平台,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要完善协商机构,搭建好协商平台。陈立明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政协和其他党和国家机构的衔接,不断丰富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健全体制机制[37]。徐新楚认为,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平台和载体,要发挥好人民政协在新型政党制度实践中的政治引领、政治聚合和政治保障作用[38]。刘学军认为,通过人民政协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作用,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协商合作结合起来,自觉围绕国家当前的工作重点开展协商合作[39]。
吉秀华认为,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底蕴,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价值取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持国家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为制度自信提供了依据和支撑[40]。李伟娟通过中西政党制度的比较,认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代表和维护多数人的利益,以合作、协商的精神凝聚最广泛的共识,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保证党际关系和国家政治的稳定。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41]。蔡国斌认为,新型政党制度有着坚实的文化根基,扎根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带来了显著的治理效能,并且能够与时俱进自我完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都是制度自信的底气[42]。
孙存良认为,新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合法性的制度保证,是国家治理高效性的制度支撑,是国家治理科学性的制度安排[43]。吴伟、吴向伟认为,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在价值目标、理念实践等方面高度契合,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对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44]。艾明江指出,新型政党制度能够规范国家治理的权力配置,提升国家治理的绩效,增强国家治理的认同基础[45]。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型政党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破除阻碍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障碍。徐昂指出,在基层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对多党合作制度认识不到位、履职能力不够、工作重心偏移等问题[46]。宋春丽指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内容趋同、参政合力不强、参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发挥[47]。朱虹认为,新型政党制度还存在理论研究不足、运行机制不健全、执政党和参政党能力有待增强的问题[48]。
此外,钟德涛、余力等人系统总结了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靳诺、周淑真等人从领导力的角度考察了新型政党制度。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易开发、肖建东认为,新型政党制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回答了如何正确对待处理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如何提高治理效能、如何加强参政党建设等重要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49]。王焕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时俱进地发展[50]。唐海军、章德彪认为,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新型政党制度扎根中国大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51]。
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新贡献。龚少情从类型学出发,指出新型政党制度突破了西方政党制度基于结构关系的类型分析框架,突破了西方以“竞选—民主”为核心内容的政党制度评判标准,突破了西方政党制度所主张的异体监督原则[52]。梁晓宇指出,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制度类型、政党关系、民主实现形式和多党合作绩效[53]。刘菊香认为,新型政党制度打破了西方政党话语霸权,为其他国家政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54]。
在实践意义方面,顾榕昌指出,新型政党制度对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与人民福祉和实现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5]。陈一超认为,新型政党制度对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增强自信心有着重要影响[56]。
其一,形成了学术研究热点和研究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4日提出并深刻阐释新型政党制度后,迅速掀起了学术研究热潮。从论文来看,在中国知网上以新型政党制度为题进行高级搜索,将时间设定为从2018-03-01 到2020-08-14,共检索出文献459篇。从论著来看,有吴九占、孟凤英2018年出版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政党建设》,李先伦2018年出版的《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制度研究中心2019年出版的《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编著的《“五一口号”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李建2019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参政协商民主研究》等一系列著作。在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中,学界既从整体上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的框架,也着眼于部分,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发展阶段等有充分的把握,并且对完善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对策。
其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研究空间。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学说只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和政策。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党际关系学说在制度方面的体现和运用,这在国际共运史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因此在现实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问题是研究的动力。对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研究空间,丰富其内涵。
其三,为完善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理论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深化对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从学理上把问题讲清楚,对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新型政党制度研究的学理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学界大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讲话入手,从党的文献入手,侧重于对文本的解读,阐释性成果比较多,学理性分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和实践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学界大多从理论层面进行阐释,研究视角也比较宏观,对新型政党制度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得不够多,研究的问题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第三,研究的持续性要保持。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的,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从知网文献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文献在2018年达到顶点后,发文量在减少,热度也在降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提出了新要求,要以此为契机,将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推向深入。第四,在研究方法上,规范研究和定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少。
首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研究基础。从已有成果来看,研究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但对于某些基本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如新型政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新型政党制度与多党合作制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是多党合作制度发展中的一个崭新形态”[57]。有的学者认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新型政党制度”[18]。在理论价值上,学界认为新型政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和世界政治文明的新贡献。而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等等。因此,对基础理论研究还需加强。
其次,拓宽研究视野。一是要坚持宏观和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我国政治制度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既要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整体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促进新型政党制度和其他制度协同配合,高效运行。同时也要从小处着手,针对新型政党制度在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增强研究的问题意识,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二是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原则。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既要加强历史文本的挖掘,从中汲取养分,也要立足于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理论。
最后,拓展研究方法。目前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较为常用。有的学者深度挖掘文献,梳理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发展的过程,有助于增强研究的历史厚度。有的学者通过中西政治制度的对比来分析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用事实说话,有利于我们摆脱自说自话的嫌疑,更具有说服力。学界还可以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量化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作为补充。如对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效能,能否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去量化。此外,还需要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