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利 林金柱 刘 利 邱富军 罗明全 郑 剑
自2016年以来,泸州市紧紧抓住东部沿海电子信息产业向内地转移机遇,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力度,出台了《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9年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关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融资的意见》《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以驰腾科技、明德亨电子科技、华景光电等优质企业为依托,以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四川信用联社大数据灾备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初步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多轮驱动发展格局。
2018年,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450亿元,拉动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2019年1~9月,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35亿元,同比增长140.05%;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7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通信业务总量达194.62亿元,同比增长86.60%;北斗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0万元;实现网络交易额224亿元,同比增长13.37%。鑫王牌科技产业园、艾乐丰手机生产线等一批电子信息制造项目加快建设,与德科技、迪信通科技等项目加速实现投产达产;华为、软通动力、国信优易、亚信等知名企业已落户泸州;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与南方测绘集团、中海达集团、千寻位置、中兵北斗兵器科学院、星网宇达、美可达等先进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泸州市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试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境电商“一线双模式”;物联网产业初具雏形,招引落户了西谷物联等10余家物联网企业,“智慧云墙”“楼宇卫士”“两车卫士”等物联网应用项目稳步推进。目前,泸州市共有数字经济产业规上企业82家,涵盖手机整机、主板、显示、触控、摄像头、指纹识别电池、供应链等产品和服务,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南亚、东南亚等地。
1.企业研发机构布局。泸州电子信息产业高达2/3以上的企业把研发设计机构放在深圳、上海等东部城市,即便在泸州设有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规模偏小,科技创新潜力弱。
2.企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泸州电子信息企业均有意识地投入研发,企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超10%的占35.71%,部分企业年投入总额突破10亿元。
3.主营产品核心技术来源。泸州电子信息企业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分别占比92.86%和42.86%;仅有1/5左右的企业购买与引进现成技术。
4.企业创新方面的障碍。泸州市电子信息企业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市场风险较高、获取新技术与市场困难、研发投入不足等主要障碍,尤其是技术人才短缺,高达64.29%的企业认为其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
5.目前最需要的支撑服务。泸州电子信息企业目前最需要的支撑服务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人才和创新政策,分别占比92.86%、71.43%、71.43%;而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平台略显次之,均不超过30%。
6.企业产学研的合作方式。泸州电子信息企业产学研合作以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为主,研究所和院士工作站形式比例低。
泸州电子信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研究、科技人才培训、企业核心技术研究、前沿技术探索和产业技术研究,其中在应用技术研究、科技人才培训上有较强烈的合作需求,各自占有比例57.14%和50%。此外,调研数据显示也有超过20%的部分企业并未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7.企业三年来研发投入方向。泸州电子信息企业未来重点研发投入方向为: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科研人员培训和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另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4.29%的企业选择购买技术,说明企业坚持自主研发的比例较高。
8.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泸州电子信息企业科技研发资金以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形式为主,本地企业科技金融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9.近三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泸州电子信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转化率超过50%的企业只有7.14%,超过5成以上企业转化率集中于15%~30%,在重视成果转化的同时应努力提高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率。
10.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泸州电子信息企业成果转化以企业自行转化、使用权许可、合作转化为主,其中超过5成以上企业选择企业自行转化,采取以技术入股、产权转让等形式作为转化方式不多,仅有21.43%和7.14%
11.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活动制约因素。泸州电子信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主要制约因素为: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科技金融力度不够以及对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政策不了解等,此外,缺乏激励机制、技术设施不完善、产学研合作不畅也是制约泸州电子信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12.企业最希望得到的政府支持。泸州电子信息企业最希望政府给予的支持包括:专家技术咨询服务、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与国内外主要科研机构联系渠道、创新技术交易渠道等内容,同时积极探索技术设施共享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支持内容。
1.产业发展起步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泸州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2016年下半年,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电子信息企业409家,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12家,主营业务收入18.21亿元,而同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735.2亿元,泸州仅占0.3%。由于产业发展起步晚,相关科技创新配套机构与管理措施尚未同步跟上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立项为例,2015年至今,电子信息类市级科技项目立项仅114个占总立项数3464个的3.6%,电子信息类川大泸州战略合作项目立项仅14个占总立项数117个的12%,电子信息类省级科技项目立项仅23个占总立项数269个的8.55%。
2.产业定位智能终端为主,科技创新难突破。自泸州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之日起,智能终端一直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招商对象,根据《泸州市千亿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100亿元,其中智能终端细分产业达到959亿元,占比达到87.2%,由此可见智能终端细分产业的重要性。但是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于芯片制造等环节,智能终端领域在整个产业附加值中相对较低,且技术成熟,难有突破性的科技创新项目。调研结果显示,入驻泸州的智能终端企业在资源占有、技术能力、产品结构、目标对象等方面具有高度趋同性,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末端,部分科研项目也仅是技改项目,难以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
1.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企业,难以示范引领创新发展。目前泸州电子信息产业无上市公司,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仅16家,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均明显少于绵阳、宜宾、遵义等竞争城市,难以引领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
2.科创主体整体规模小,科创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调研显示泸州电子信息企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超10%的仅占35.71,超60%的企业年研发投入未达到企业年收入的6%,只有少部分企业年投入总额突破10亿元。
3.企业科技创新机构缺位,创新研发核心力量薄弱。泸州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并未将相关科研机构作为入驻园区的重要招商对象,超过九成园区企业将研发中心保留在深圳、烟台等沿海城市,即便本地原有IT企业也将研发中心建在了成都、重庆等地,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科研院所更是少见,在一定程度弱化了产业科技创新潜力。
1.电子信息产业科研平台数量严重不足。泸州率先在四川省启动创新型科研机构建设,但是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仅有泸州易极天成人工智能研究院1家。电子信息产业科研机构平台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信息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对产学研、科技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内容也具有重要影响。
2.电子科技产业科技创新孵化成果不理想。泸州现有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创新孵化平台主要有泸州菁泸汇壹间众创空间、泸州自强创客空间、泸县电子商务孵化运营中心众创空间等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仅有泸州市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与国内一流的创新孵化平台相比,泸州科技创新孵化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电子信息优质企业的孵化还需进一步扶持。
3.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服务严重缺失。当前,泸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均缺乏足够的“小试平台”,也难以找到比较合适的共享“小试服务平台”,对产业的数据积累、二次研发、中试等造成严重影响;二是几乎没有“中试基地”,难以提供恰当的样品生产、技术鉴定、批量试制、工艺熟化等服务;三是缺乏完善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平台,极大地弱化了本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4.基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平台针对性不强。调研显示,泸州电子信息企业仅有少部分规模型企业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大学和科研单位达成了合作协议,还存在较多电子信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单位或者不愿意合作的情况。
1.特殊的区位形势变化,制约高端人才引进与流动。泸州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周边的成都、重庆成为了西南片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各种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加上完善的经济、环境、教育、交通等城市综合配套功能,越来越多的人才逐渐向中心城市汇集,造成泸州难以引进和留住优质人才;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高铁的建设布局,在一定时间内泸州又落后于周边内江、宜宾、遵义等城市,不利于本地人才的引进与流动。
2.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科技高端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结构漏洞明显。以院士为例,截至目前,泸州共柔性引进了6名院士,但研究领域为医学、机械、炸药等,均与电子信息产业不相关;目前,泸州电子信息产业既缺乏以院士为代表的顶级领军人才,也缺少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甚至于大部分企业还为相对低端的一线生产工人招工而发愁,由此可见人才匮乏对企业的重要性。
1.加强顶层设计,引领产业规范发展。首先,聚焦2020年以后发展规划,编著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聚焦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园区规划,做好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协调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基地及物联网产业基地、长开区(自贸区)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基地、江南科技产业园智能终端和元器件基地、纳溪科技园智能家居(家电)和成品基地,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保障。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整合全市优势科研院所、主要高校信息产业研发资源,聚集资源打造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实验室;主动对接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单位,完善合作机制,共建科研平台,共享科研成果;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支持各信息产业创新主体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市场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
1.加快培育产业领军企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首先,加强政策引导,落实产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与抵押、科研投入奖励等重要环节展开专题培训与辅导,打通从创新孵化器到重点龙头企业扶持通道,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科技企业“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第二,集中力量扶持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辐射效应。优先选择明德亨、易集天成、软通动力、上海与德、华为大数据、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等单位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第三,加强资源聚集,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申报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动,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坚,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加强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丰富产业科技创新产业链。一是对标行业标杆,明确招商重点。紧密抓住东部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结合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以及当前5G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围绕智能终端、大数据、物联网、集成电路、信息服务、区块链、人工智能、VR等项目展开招商引资,吸引一批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企业落实泸州,充实科研创新主体;二是加强产业配套招商引资。仔细梳理本地产业发展主要环节,主动对接成都、重庆、宜宾、遵义等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配套,查漏补缺,优势互补,积极培育、引进一批中小型配套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主动建设配套单位,鼓励本地相关企业主动转型服务产业配套,尤其是企业产品小试、中试、性能检测等环节,打造成熟的产业链服务体系,与周边城市共建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加强电子信息企业孵化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政策引领。鼓励市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向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升级,并给予重奖;以泸州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基地,完善企业入住管理办法,创新创业孵化资金优先扶持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在创业平台、创业项目资金启动、融资贷款、专利补贴与奖励等层面给予倾斜;积极吸引省内外优先人才落户创业,对区块链、医疗信息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研发等人才给予优先支持;二是积极提升孵化平台创新能力,支持电子信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优势项目孵化或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孵化基地;同时主动对接全国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域外科技创新平台,域外平台享受与本地平台同等待遇。
2.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一是认真落实《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备案工作办法(试行)》意见,在本地选择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高的电子信息示范性企业,打造科技成果转移示范项目,宣传推广其先进经验。二是努力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吸引周边地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事业机构等组织向该中心聚集,促进更多成果转化。三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搭建电子信息产业小试、中试平台,统筹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电子信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数据积累、工艺优化、样品生产、技术鉴定、工艺熟化等服务。四是积极搭建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平台,通过引进或者联合本地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股权等方式组建成果功能评价认证中心,提供专业检验检测服务。
1.大力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吸引八方英才。首先,坚持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实施信息产业人才重点工程,抢占区域产业人才制高点。主动对接四川省《关于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加快建设高端人才汇聚高地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实施办法》政策规划,继续完善泸州市紧缺人才引进目录,主动发觉、挖掘优质信息产业人才来泸工作;继续发挥“酒城英才”平台作用,鼓励、吸引泸州籍高层次人才、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回泸创业。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比周边宜宾、遵义等城市人才管理办法,对引进的同等职称或学历人才给予上浮10%~30%资金支持;对引进、培育的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等专家给予重奖;对自带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或选择在泸州进行成果首次转化并创办企业给予财政重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创新技术技能能够得到合理的市场价值。
2.推进本土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夯实软实力土壤。首先,坚持人才自助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归属感。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为建设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集中为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终端)提供稳定的高质量中低层员工;强化西南医科大学医疗信息与工程学院、四川警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才培养职能,着重培养一批优秀的医疗信息化、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本科以上骨干人才,充实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人才队伍;积极挖掘本地高校电子信息教师人才潜力,着重培养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建立人才合作共享机制,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同时积极运用泸州技师学院平台,探索电子信息产业员工入职培训、职业技术培训等内容,提高员工个人综合素质。第二,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探索人才流入新渠道。加强校地人才科技合作,以项目主动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积极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就本市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科技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技术难题进行深入对接,拓宽双方合作领域;鼓励企业、政府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科研人才。
3.持续完善“宜居宜业”的人才集聚环境,稳固中高端人才。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尤其是牢牢把握川南城际铁路和成昆高铁建设机遇,加快开辟更多航空线路,打破泸州区位限制,为人才流动提供便利的交通基础;同时,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借助新型互联网媒体宣扬人才选拔条件和优质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市场氛围;坚持开拓人才绿色服务通道,为信息产业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