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墨三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与启示①

2020-03-02 10:44何杨勇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0期
关键词:墨家墨子中华书局

何杨勇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培养劳动精神、掌握劳动技能和积极投身劳动实践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儒道墨三家对于劳动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可以给我们当前的劳动教育一定的启示。本文所指的劳动教育思想,主要是指与劳动相关的思想理念、社会制度、劳动技术,以及能对身心发展产生作用的相关理论观点。

一、儒家劳动教育思想

1.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正义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根基。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业主要依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作为以治理国家为己任的儒家,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但要自己做表率,还要让老百姓辛勤劳动。《论语·子路》中说:“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6页。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做三件事情:首先要有劳动力(辛勤劳动),其次要使人民富裕,最后实施教化。“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2)同上,第191页。孔子特别强调,要通过正义的劳动实现富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同上,第92页。“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4)同上,第42页。孔子认为如果富贵符合道义,即使是下等的劳动,也愿意去做。而且他还认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5)同上,第90页。在儒家看来,劳动无分贵贱,差别在于是否符合道义。

孟子把高尚气节的大丈夫,作为追求的目标,无论什么样的劳动者,都要注重气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5页。。荀子认为,在自然生命属性上,人和动物没有多少区别,甚至有时候,人还不如某些动物。但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够在劳动中团结协作,而团结协作的基础是人讲道义,能够“礼仪以分之”,“明分使群”。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7)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页。对儒家来说,他们的义,不是为了个人私利,不是为了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上的义,而是推己及人,把天下人的幸福安乐作为自己的考虑目标。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3—84页。。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页。

2.提出劳动需要专业知识

儒家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使其成为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子夏简括为:“学而优则仕”。培养官员是儒家教育的重要目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孔子把德才兼备看得比做官还重要,他不担心没有官位,而是担心人不具有做官需要的品德和才能。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10)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页。的确,孔子弟子的职业也证实了这一点,孔子的弟子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1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664页。。正因为孔子重视“致仕”的教育,所以对于樊迟问稼,觉得他找错了询问的对象。在孔子看来,农业劳动和治理国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劳动,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孔子的私学是“致仕”的专业知识教育,不是有关农业知识的专业教育。

孟子提出劳心者治理别人,劳力者被别人治理,该主张被认为是为统治阶级作辩护。但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分析,也有其道理。当时农家学派的许行,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孟子认为这样是不妥的,他认为社会分工具有必然性,能够提高效率,如果一个人所需的用品全都需要自己来制备,那么这个人必然会疲于奔命。孟子说:“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1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1页。

3.主张在劳动实践中学习

首先,儒家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实践和劳动中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学习人家好的地方,看到别人的缺点,反省自己,改掉不足。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13)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8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4)同上,第95页。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5)同上,第3页。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16)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9页。

其次,与口头言说相比,儒家更看重实际行动。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不要言过其行,夸夸其谈,应该少空谈,多劳动,多做事。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7)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0页。,应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事”(18)同上,第49页。,“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9)同上,第57页。。

最后,儒家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需要付诸实践和劳动,甚至把“笃行之”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孔子说:“力行近乎仁”(20)王国轩译注:《礼记·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6页。。儒家还对劳动的规则做了伦理上的规定。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21)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22)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页。荀子认为学习的最终标准是实践和劳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23)同上,第107页。

4.重视劳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劳动实践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孟子倡导“性善论”,荀子倡导“性恶论”。但两者均认为人具有向善的可能性,人正是通过学习和劳动才有向善的可能性。孟子认为,逆境中的劳动有助于磨砺个人的意志。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5页。荀子认为“化性起伪”,一个人通过努力学习和劳动实践,可以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学习和劳动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25)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页。

5.社会有等级,劳动无贵贱

儒家重礼,从积极方面说,礼作为一种社会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礼记》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26)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页。。“不学礼,无以立”(27)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9页。。但是先秦社会毕竟是个等级社会,对于礼的过分强调,在客观上有助于维护上层阶级的统治,对于下层被统治者来说则不公平。

但是另一方面,儒家认为在成为圣人的道路上,不分劳动职业的高低贵贱,主要看个人能否做到仁义。如果做到了,就是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的“涂之人皆可为禹”。无论什么样的职业,只要条件允许,通过个人努力,都可以成为不起的大人物。孟子认为像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和百里奚这些人虽出身于社会底层,原来从事的劳动也比较卑微,但是卑微的劳动出身并没有阻碍他们成为英雄和伟人。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8)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4—285页。荀子认为,像大禹这样的圣人,并非生来就是圣人,主要是因为他在劳动实践中,体现出他的仁义法正。如果普通人能够做到仁义法正,他也可以成为大禹一样的圣人。他说:“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29)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8页。

6.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孔子所说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的“涂之人皆可为禹”,他们强调劳动实践中个人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儒家实际上在劳动教育中,十分看重环境。孔子认为,人的本性都差不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外界习俗的不一样。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0)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3页。荀子用蓬草中生长的大麻形状的变化和混在黑土里的白沙子颜色的变化,指出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页。相对来说,孟子更强调主观的人心,他认为相比较于外在的“天时”和“地利”的客观环境,主观的“人和”更为重要。即使拥有坚固的城池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如果守城的人弃城逃跑,最后都得失败。因而他得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6页。。尽管如此,孟子并没有否认“天时”和“地利”的重要性,“天时”和“地利”在孟子的事例中,成为前提条件。孟子还提出“君子远庖厨也”,原因是君子对动物有仁爱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33)同上,第13页。,以至于君子要“远离庖厨”来减少外界环境对内心仁爱的冲击,这说明环境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道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1.批判不公平的劳动制度

道家对当时不公平的劳动制度进行了批判。老子认为,政府乱作为是劳动不公平的根源。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4)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0页。“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35)同上,第138页。“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36)同上,第184页。庄子对当时统治者标榜的仁义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他指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37)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3页。庄子认为窃国的大盗,不仅窃取土地财产,还窃取所谓的仁义道德,为自己的盗窃行径合理化作辩护。圣人制定的仁义,成为大盗们掩盖自己罪恶动机和行径的工具。所以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38)同上。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是直接与农业劳动生产有关,没有阶级压迫、自给自足、公平祥和的“小国寡民”社会。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9)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0页。道家十分重视劳动目标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推崇通过劳动追求个性解放和人生自由。老子认为不要让外界异化的欲望扰乱自己的初心,不要让世俗的歪理邪说阻碍自己的修行。老子主张在劳动和实践中,要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0)同上,第47页。,“致虚极,守静笃”(41)同上,第40页。以把握住个人发展的根本。庄子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功名利禄和政法礼教,都是统治者用来束缚人、奴役人的工具。个人若为了虚无的功名利禄辛勤劳作,则违背了个人自由健康的发展。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2)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

2.劳动要遵循自然之道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变化规律和道,劳动要遵循自然之道。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43)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3页。“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44)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页。“道常无为而无不为”。(45)同上,第91页。但老子所说的大自然的道,绝对不是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道,也不是儒家所宣扬的以礼乐为手段的道。老子批判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46)同上,第45页。“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7)同上,第47页。“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48)同上,第158页。从老子的这些话可以看出,道家似乎有反对知识的一面。但正如李约瑟所说:“他们攻击‘知识’,但他们所攻击的是儒家关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礼法的学究式的知识,而不是关于大自然之道真正的知识。”“道家严格区分了两种知识,一种是儒家和法家的社会‘知识’,这是理性的,但却是虚假的;一种是他们想要获得自然的知识,或洞察自然的知识,这是经验的,甚或是可能超越人类逻辑的,但却是非个人的、普遍的和真实的。”(49)李约瑟著,何兆武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页。道家激赏的是自然的天道,在道家看来,道就是要顺应自然,正如老子强调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0)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3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1)同上,第63页。

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劳动实践顺应自然之道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然非常复杂,需要反复实践,顺其自然,只有掌握其中的自然之道,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52)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6页。庄子认为,人不依据自然规律而胡乱作为,最终会导致悲剧。“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53)同上,第161页。

3.劳动价值观比器械和技巧重要

庄子曾讲过这样一个寓言(54)同上,第204—205页。:“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从表面上看起来,道家似乎排斥劳动技巧和器械的运用。但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为圃者说“吾非不知”,说明为圃者不是不知道用技巧和器械的原理,而是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技巧和原理。第二,为圃者说“羞而不为也”,认为机械技巧的运用,会破坏劳动的初心,是“道之所不载也”。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劳动的确要讲究效率。但是如果劳动本身就是人发展的需要,那么用机械和技巧替代劳动,可能意味着损害了人的发展,损害了劳动的初心。

4.对劳动教育环境的重视

道家十分重视教育环境。老子认为,有利于人发展的环境,至少需要符合这些特征:一是道家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充满善意。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5)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1页。庄子认为,自然给人类带来了日月照耀,四季更替,昼夜交换,云行雨施,滋润万物。庄子借用尧舜的对话来说明:“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而有经,云行而雨施矣。”(56)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5页。二是提供的教育环境要符合客观规律,自然而然,适应受教育者的天性。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57)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页。劳动教育的最佳环境,应该是像水一样,对受教育者有利,又不能让受教育者感觉到有竞争、被剥夺的感觉。老子认为环境的营造不应有人为斧凿的痕迹,政令管理不要过于明确、清晰。人为的痕迹太明显,反而会让老百姓变得狡黠,他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同上,第140页。庄子认为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但是从不居功自傲,不沽名钓誉。他说:“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59)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1—212页。庄子还认为环境要适应事物和人的天性。他曾经用养鸟做比喻,鸟本来就应该生活在山林里,鲁侯却将它放在高贵的房子里,给鸟听音乐,吃好东西,结果鸟还是死了,原因正是在于鲁侯为鸟提供的环境,违背了鸟的天性。三是追求清明、清宁的环境。如果一定要概括出道家认为的教育环境应当如何,可以用“清静”“清宁”和“公正”来概括,“清静为天下正”(60)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1页。。老子还认为天地清宁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61)同上,第97页。。庄子也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62)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1页。

5.充满辩证法的劳动智慧

道家学说是对古代辩证思维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社会和自然变化的经验概括。老子提出的充满辩证色彩的告诫,可以让劳动者在劳动中看得更远、看得更深,从根本上把握自然规律,这对于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老子认为,道的一个重要法则在于每一个事物都会向对立面转化,正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63)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0页。。“(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64)同上,第105页。“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5)同上,第140页。老子还提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的过程。因此,劳动实践不能好高骛远,可以先从小事、易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6)同上,第155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7)同上,第153页。老子还主张,在劳动中要看清事物的发展趋势,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做到“柔弱胜刚强”。他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68)同上,第182页。“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69)同上,第186页。

三、墨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1.劳动的目标

墨家的劳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和安乐。针对当时社会混乱、饥荒遍地、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墨子主张劳动者要去做那些有利于天下人的事情,要去消除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他说:“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70)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从而实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71)同上,第142页。的良好社会。具体的方式则是,通过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兼爱”除去非正义战争的“非攻”,并且强调有能力者治理的“尚贤”等。墨子认为判定劳动的效果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能不能从先王圣人那里找到依据;二是考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评价;三是将之作为刑法政令,看是否对老百姓有利。“子墨子言曰:‘言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72)同上,第305页。

2.主张贤人治理

在墨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治理国家的官员处于高贵的劳动阶层,但墨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官员需要有一定的能力,选拔官员要以其能力为基础。他说:“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73)同上,第55页。墨子提出要让有正义感、有爱心的贤达之士治理国家,他对治理国家的“兼士”和“贤士”提出了具体的三条标准:道德品行的素质很高,善于用言谈论证自己的观点,拥有强烈的正义感。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74)同上。。这当然也是墨家“兼士”所要追求的目标。墨子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庄子说他是“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75)张耿光译注:《庄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3页。。

3.重视劳动技术

对于劳动而言,具体的劳动技术非常重要。道家认为,劳动技巧和器械是大道所不载也。儒家偏重于劳动中的仁和义,对于具体的劳动生产技术重视不够。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76)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1页。。墨家除了强调劳动的正义性外,还十分重视劳动技术和劳动器械,《墨子》中记载了涉及几何学、光学、声学、数学以及工程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墨家精通器械制造的技术,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不义之战,在楚王面前,墨子与当时著名的工匠公输班模拟演练攻防。公输班先后设计了九种攻击的方式,墨子分别用九种不同的方式防御,公输班攻城的器械都用完了,墨子的防御器械还绰绰有余。不仅墨子掌握精通防御的技术和器械,他的三百个弟子也精通这些技术和器械。《墨子全译》原文中记载:“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77)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610页。

4.珍视劳动资源和成果

墨子十分重视劳动的价值,珍视劳动的成果。他认为凡是对老百姓有用的,使老百姓变得富裕的劳动就是需要推进的,而对于老百姓不利的劳动,应该加以废弃。他提出的非攻、节俭、节用、非乐,就是出自这样的理由。墨子认为,非正义的战争,破坏农田庄稼和水利设施,损害劳动力,无论是对方还是自己,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他说:“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器重”(78)同上,第175页。。墨子认为,一国的富裕,以够用作为标准,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资源,不会劳民伤财。他说:“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79)同上,第190页。“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80)同上,第200页。墨子指责儒家的礼乐,“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81)同上,第334—335页。。从这些论述来看,墨家反对不义之战和繁文缛节的礼仪,反对懒惰,反对浪费,认为劳动生产的成果非常珍贵。

5.重视环境的作用

墨子看见染丝者叹息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82)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9页。。关于这段话的解读,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墨家非常重视环境的重要性,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第二,关于环境选择的重要性,墨子谆谆告诫“固染不可不慎也”。第三,从墨子的这段话来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选择上,也就是对染缸颜色的选择,而对于被染的丝而言,只能是被动接受被染的命运,他们无法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墨子在强调环境重要性的同时,也有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6.重视劳动创造和实践

墨家十分重视劳动实践的重要性。一方面,墨家的“兼士”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83)同上,第143页。,必然要通过长时间的劳动实践,具备相应的劳动经验积累、坚强的劳动意志,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84)同上,第12页。;另一方面,墨家反对懒惰,认为人人都需要劳动,无论各行各业,都要积极投入劳动。他说:“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85)同上,第298页。儒家孔子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86)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6页。,墨子对此做出了批判。他认为,没有古人的“作”,何来今人的“述”,没有今人的“作”,何来后人的“述”。因此,“述而不作”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墨子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说:“古之善者则诛(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多也”(87)周才珠,齐瑞端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墨子认为,劳动既要讲求动机,也要讲求效果。墨子提出“合其志功而观焉”(88)同上,第593页。,他认为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是学问的根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89)同上,第10页。墨家倡导“默者思,言则诲,动则事”(90)同上,第556页。,无论何时何地都劳作不息。墨子本人及弟子,都是辛苦劳动,拒绝享乐的典范。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跟随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91)同上。。

四、结语

1.儒道墨三家的异同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儒道墨三家对于劳动教育的观点,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重视和强调劳动的正义性。儒家不断强调要重视正义的劳动,只要是正义的劳动,哪怕是下等的劳动,也可以做得心安理得;道家批判不正义的劳动,认为不正义的“为”,还不如“无为”,从反面说明劳动正义的重要性;墨家对于破坏劳动生产力的不义之战,浪费劳动成果的繁文缛节,以及不重视劳动、只顾及享乐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主张从事有利于老百姓的劳动,提高劳动者的农业生产力,依靠劳动自食其力等。总之,在作为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强调劳动的正义性,是儒道墨三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是重视劳动的教育作用。儒家认为,要从事正义的劳动,在劳动中多学习、反省和实践,劳动可以使人成为君子或圣人;道家认为,劳动者通过实践和反复练习,掌握了劳动技巧和自然规律,就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墨家直接记载了诸多劳动知识和器械制造的方法与原理,并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认为亲身劳动是学问的根本。

三是重视劳动制度的建设。儒道墨三家出于对当时社会混乱的不满,对理想社会进行了勾勒,而这也是对未来劳动制度的描绘。儒家极力主张要恢复周礼,实现“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美好社会;道家主张回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没有剥削和阶级压迫以及没有争权夺利的社会;墨家主张实现贤人治理,选贤任能,让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来治理国家。三者都对当时社会的劳动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都追求公平、公正的劳动制度,希望有德行、有能力的圣人来进行劳动管理和分配,有着浓厚的人治色彩。

四是掌握劳动教育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儒家不仅主张术业有专攻,对于治理国家这样的事情,认为也要以深厚的学问为基础,学而优则仕。道家认为,不掌握劳动知识,不把握自然规律的劳动,是乱作为,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墨家用生动的事例说明,要想正义战胜不义,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把劳动技术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他们三家都强调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智慧的重要性。

当然,儒道墨三家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一是对劳动的正义性的不同看法。虽然儒道墨三家都主张劳动的正义性。对儒家和墨家来说,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为老百姓谋福利,符合自然之道就是劳动正义性的体现。但是,儒家和墨家在为老百姓谋福利上又有所差别,儒家主张礼仪,而墨家反对儒家倡导的繁文缛节,认为其是劳民伤财。另外,道家对儒家的仁义孝慈的虚名也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些虚名是人性变坏、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

二是对劳动知识和技巧的不同看法。虽然儒道墨三家都认为掌握劳动技术技能非常重要。但是儒家出于社会分工的理由,推崇治理国家的劳动技能,不重视农业生产、自然科学、军事技术和商品交易等方面的劳动技能;道家一方面认为掌握自然科学知识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但同时对儒家的治国理念和技术技巧,乃至某些人工器械和技巧持反对的态度,认为是“道之不载也”。而墨家重视儒家所轻视的自然科学、战争器械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但对儒家所宣扬的礼仪知识,持反对的态度。

三是对劳动等级制度的不同看法。儒家虽然在道德理念上,主张人人平等,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等级观念还是非常明确的。不但职业有贵贱之分,而且在同一职业中,上下等级关系分明,并且在社会中日益强化。而道家主张“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制度,只管农业生产,不问社会交往,无视劳动的等级关系。至于墨家,则反对儒家的社会等级观念,提倡人人平等的“兼相爱”“交相利”,但是墨家内部的组织又类似于宗教,等级分明。

2.对当前劳动教育的启示

先秦儒道墨三家思想既是我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的源泉,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结晶。当前我们提倡劳动教育,不但要分析现实需求和价值,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总的说来,儒道墨三家的思想,对当前的劳动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重视劳动的正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劳动指的就是正义的劳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劳动,而不是指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践踏公益的劳动。在劳动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劳动的正义性,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劳动、为谁劳动。

二是重视劳动制度的平等性。秦朝以后,君主独裁专制在我国持续了2000多年,强化了有利于君主独裁专制的劳动制度建设,形成了依附于皇权的等级制度。但是在先秦的儒道墨三家看来,只要符合社会正义的劳动,应该无分贵贱。然而,在后来君主专制的演化过程中,儒家区分了士农工商,甚至强调扶持士农,打击工商,这种做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技术技能的提高。另外,明清之际的科举制也抽空了劳动实践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社会便出现了“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的现象。在劳动分配上,许多辛辛苦苦的劳动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而上层统治者却不劳动,贪图享乐,这强化了劳动的惩罚功能,使得本应促进个体发展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就某种程度而言,劳动制度决定了劳动功能的发挥以及劳动知识技能的价值。现代社会倡导的是劳动光荣、职业平等和劳动者有尊严的理念,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劳动,都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对于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劳动平等的理念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制度建设,改革不公平的劳动制度,把劳动平等落到实处。

三是重视劳动的教育作用。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强调人性具有“向善”的可能性,而把可能转化为现实就要通过劳动(学习也是劳动的一种类型);道家强调的“少私寡欲”“见素抱朴”也是要求大家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修行。道家所谓的归耕田园的隐士,实际上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而墨家把劳动提高到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劳动培养品格、磨炼意志。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组织和劳动方式的变化,体力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古代社会强调的勤劳致富、劳动健体和劳动教育的观念日益衰微,社会上甚至产生了一些不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观念和行为。在物质利益追求上,有的人无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价值观,而去追求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错误价值观;在身体锻炼上,有的人不做家务,不参与社会劳动,却要去健身房消耗能量;在教育问题上,有的家长只重视学校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习之外的劳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汲取古代先贤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对于指导当前的劳动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墨家墨子中华书局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墨子号”与墨子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