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日历就知道,人类真是为“地球母亲”操碎了心。4.22世界地球日、5.22生物多样性日、6.5环境日……每个纪念日都充满了仪式感。每到那一天,朋友圈里关于“地球母亲”的文章会“哗哗”刷屏,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依赖、感恩和忏悔,就像每年“母亲节”,满屏都是“妈妈,我爱你”的深情表白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事实上,当节日的温情退潮后,人们该怎样还怎样,“母亲”依旧低在尘埃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为年过半百的“地球日”过一个有尊严的纪念日。本期专题《土地的馈赠》就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敬意。因为,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员,是大自然的土地带来的馈赠,养活了我们。
《土地的馈赠》仍以第一人称“讲述”,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在农村种地十几年,要力争让高效的生态农业养活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所研究员刘小京团队将盐碱地变良田;企业家韩农想让有机食品走上百姓餐桌;农学博士马瑞强在草原上种出了水果玉米;大学生周缘借助生物防治技术在湿地上发展生态农业;藏族大学生扎琼巴让正在将沙漠变绿洲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上述人与土地之间的故事,不是人类可以征服自然的证明,而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重塑人地共生关系的探索。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可不谓“地大物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在不断增长,耕地在不断减少。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更是成为极其稀缺的资源。以至美国人布朗曾向世人惊呼——谁来养活中国?!
中国有5000多年的农耕文化,人们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依赖和爱恋。然而当农药和化肥出现后,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淡了,化肥、农药、除草剂替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无知和贪婪蒙蔽了人的眼睛,为了现实的利益忽视了未来的报应。化肥、农药用量不断增加,粮食蔬菜变得淡而无味,虫子越杀越多,昆虫、鸟儿难得一见,寂静的春天重复上演,人与土地的关系完全失衡了。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的作者)认为,土地不只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动物和植物,人是土地共同体中平等而普通的一员,人们对土地应有道德责任感,从而维护土地共同体健全的功能。从这一点上看,蒋高明等人实践的生态农业,就是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其受益对象不仅是人,还扩展到了田间所有的生命。或许,这才是人类对于“地球母亲”爱的回报。然而,这也是站在人类的角度,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之间的纠结权衡的结果。
与日益减少的耕地相比,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未被控制、开发和利用的”荒野更为稀缺。刘东黎先生的《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一文,阐述了中西方人对“荒野”的认知过程。他认为,由于荒野最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气候与物种的演化大致反映着一个纯自然过程,因而荒野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区域,是解开全球变化秘密的关键性钥匙。他写到,“荒野是文明高压之下供人类喘息的心灵故乡,永远呼应着人心深处对纯朴生活的顾恋和追寻,那里封存着个人对家园梦想最深刻的领悟,蕴含着对人类史与未来走向的深切追问,是人类家园一次次得以重新建立的壮丽根基。”阅读此文,春风拂面,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思念故乡的惆怅。
曾永成先生研究怀特海美学和人学多年,其著作《向美而生的世界》和《向美而生的人》即将出版。《我们是宇宙的产儿——我所理解的怀特海的人学》一文,是他对自己研究怀特海的一个总结。他认为,只有“把人学的思维扩展到自然界和宇宙的视域,把人置于宇宙自我生成的过程之中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人自己,认识人立于宇宙之中所应担当的责任。”
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人类应该和能够做什么?应该怎样自处和作为?有一种激进的观点认为,“不是地球需要人类,而是人类需要地球。”的确,相对于“拯救地球”而言,亟待拯救的是变得狂妄愚憨的人类自己。正如萨根指出的那样,21世纪人类的前途决定于对宇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