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文学旅游景点历来是人们怀古感今、寄托诗情的抒发地。文学旅游体验真实性是以文学为基调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这种体验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契合。文学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自信,突显国家形象。以杜甫草堂为研究对象,既为人们缅怀杜甫和欣赏诗词提供了重要的纪念空间,也为文学专题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1,2]。人们前往文学旅游纪念地的出游动机是否有特殊之处?想象空间与真实性体验有何差异?这些问题的正确解答是文学专题旅游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础性科学问题,但至今无明确答案[3,4]。
真实性是游客的行为,特别是旅游体验研究的核心命题[5,6]。真实性包括客观性真实、存在主义真实和建构性真实三个维度[7-10]。20世纪70年代真实性进入旅游研究领域[11-13]。近年来文学旅游观念倾向于从主观意义上看待真实性[14]。前人对真实性本身、真实性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15-17]。此外,前人还对真实性指标的建构、评价体系以及体验真实性与旅游动机、想象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8,19],如贾鸿雁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文学资源进行了旅游开发[3]。
文学旅游是以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利用知名度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认同感与审美趣味,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本运用语言所创造的人物、场景、情节等,使游客置身其中,得到全方位物质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20,21]。从研究内容看,大多数学者注重研究文学旅游资源以及如何对资源进行开发。营销开发者根据旅游主体的文化需求和兴趣,运用文学传播、教育修学、旅游体验、产业开发等模式开发出高品位的文学旅游景点[22-27]。对文学旅游地建设,则需要从空间构成角度和游客舒适度出发,营造良好的适游环境,进而实现文化空间的整体营造[28-31]。前人对文学旅游的真实性研究较少,仅有贾鸿雁以汪曾祺水乡风俗园项目策划为例,说明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的文学资源旅游开发流程[3];唐文跃对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进行了比较分析[32]。杜甫草堂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33,34]。前人对杜甫的诗词、园林、历史变迁、建筑、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35-37]。这些成果对真实性与杜甫草堂文学旅游两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但缺乏对这两方面的关联研究。鉴于此,密切关注游客对杜甫草堂的体验需求既可为真实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又对文学旅游产品开发和相关行政部门的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前往杜甫草堂的游客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人口学特征、想象空间和真实性体验因子的均值排序;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d)和值平均(S),对想象值与真实体验值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借助重要性—绩效感知模型(IPA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想象空间与真实性体验之间的差异度特征。
参考文学旅游体验真实性的相关文献,以客观真实性与存在主义真实性为维度编制问卷,采用自填式半封闭结构化问卷,以5分制里克特量表为度量尺度,根据游前评价、游后评价、旅游动机与人口学特征设计三组问题[5,10,38-40]。第一、二部分是关于游前与游后的体验评价,引导问题是:游览前,您想象中的杜甫草堂是什么样子?游览后,请评价您在杜甫草堂的真实体验感受?两部分的评价因子一样,如“茅屋环境清幽,适合游览”。第三部分包括旅游动机与人口学特征,引导问题是:您来成都杜甫草堂旅游的原因是什么?如“舒缓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停留时间等问题,最后一项是搜集游客对文学专题旅游建议的开放性问题(表1)。
表1 问卷编制量表
(续表1)
KolarandZabkar(2010)Zhouetal.(2015)Chhabra(2008)量表想象空间体验评价KolarandZabkar(2010)YolalandNegrusa(2012)WangandLeou(2015)——Relaxmentally Iwanttorelax Tolearnhistoricalandculturalknowledge.舒缓工作压力,放松身心 —DiscovernewplacesandthingsIwanttolearnaboutcultureToexperiencedifferentcultures.发现新事物,认识新朋友—IncreasemyknowledgeTobroadenmygeneralknowledgeTobemoreliteraryandartistic.增长知识—Haveagoodtimewithfriends Toaccompanyafriend Tobeinfectedbythecivilizationofworldheritage.陪同亲人前来旅游,增进家庭成员感情—Visitculturalattractions/events TobewithpeoplewhoenjoythesamethingsIdoTotravelwithone′sfamilyandfriends 陪同朋友前来旅游,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Visithistoricalattractions/events——体验杜甫草堂的文化底蕴—Interestinhistory——怀旧,想了解杜甫生平及生活环境—Religiousmotivation——对杜甫相关历史感兴趣—
本文选取年龄大于18岁的游客作为调研对象。第一阶段:2018年10月9日至10月17日,发放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78.13%;第二阶段:2018年10月19日至10月28日,发放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87.5%。两阶段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83.33%。运用克兰巴赫系数(Cronbach′s α)对12项游前感知因子和12项游后真实性体验因子进行信度检验显示,问卷总体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4和0.851(a>0.5),说明问卷具良好的同质稳定性。汇总分析得知,样本含籍贯、不同性别、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来到次数、停留时间、职业,随机性强,数据可靠。
表2 人口学特征
调研对象主要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好的外省人,他们停留时间为2—3h(89.3%)。男女分别占总样本的49.0%和50.3%。从年龄上看,19—30岁年龄段的居多,占64.7%。大部分的受访对象接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所占比例为71.0%。受访对象大部分是有空余时间的职业,如学生、技术人员、自由职业等,分别占18.0%、17.7%、16.0%(表2)。
本文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人口学特征、想象空间和真实性体验因子的均值排序;基于期望差异理论,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d)和值平均(S),对想象值与真实体验值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借助重要性—绩效感知模型,绘制因子IPA分析图,以进一步揭示想象空间与真实性体验之间的差异度特征。
以“1”为一个步长,将游前和游后因子划分为3个分值段。在游前的想象值中,草木、茅屋、花径、诗歌、少陵碑亭5项因子属第一分值段(4 与游前想象值重要性排序相比,游后真实性体验值的结论则从真实体验感受方面反映了游客对杜甫草堂的认知。花径、茅屋、草木、诗歌、楹联、草堂建筑6项位于第一分值段(4 表3 体验因子均值排序 游客的真实体验感受受到游前想象与真实体验的双重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游前想象值较高或较低而影响到游后的真实体验评价。为了排除这种影响,提出了以差值(d)及和值平均(S)两种测量尺度来度量真实体验感受的方式[41],即d=P-I;S=(P+I)/2。式中,P为真实体验值;I为想象值;d为差值;S为和值平均。 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 T Test)表明,当Sig.(双侧)<0.05时,说明游客对该因子游览前后的感知差异大,否则相反。草堂建筑、少陵碑亭等8项的Sig均小于0.05,而对唐代兴衰有了解、诗歌等4项因子的Sig均大于0.05。真实体验差值(d)检验想象值与真实体验值之间的距离差值越大,则两者的心理感知差异越大。用差值(d)及和值平均(S)两种测量尺度来度量最终真实体验感受的方式避免了游前想象值过高或过低而影响到旅游者对游后的真实体验评价。通过和值平均(S)检验得知茅屋、花径、诗歌圣地、草木因子位于第一分值段(4 表4 因子差异显著性分析 IPA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重要性的高低和感知评价的高低制作四象限矩阵[41-43],其重要性均值(想象值I=3.81)和感知度均值(真实体验值P=3.89)将作为象限的交叉点。 图1 因子IPA分析 图1中1—12数字分别与表4中的因子一一对应,通过对杜甫草堂12项体验因子进行重要性与感知度测量,结果为茅屋、花径、草木、诗歌圣地因子位于第一象限,说明游客对这4项因子游前期望较高且游后感到满意,与自己想象中的草堂相符,真实体验感受强,景区应继续保持;草堂建筑、楹联、杜甫和诗歌因子位于第二象限,说明游客游览前对这些因子了解度低,未形成高期望,而游览后了解度加强,所以形成较高的体验值;展览和活动、对唐代兴衰有了解、感到与杜甫心意相通因子位于第三象限,说明游客对这3项因子游前既不了解,游后也不满意,景区应重点改善;少陵碑亭和解说词因子位于第四象限,说明游客对这两项因子的真实体验感受没有想象中好,进而可知这两项因子的知名度虽高,但缺乏实际保护与开发。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就将其精神内涵转化为旅游资源注入相关的旅游环境中,对旅游者形成独特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代,旅游者怀抱着来源于文学深处的“寻根”情怀,可在文学旅游中获得自我灵魂的真实。以成都杜甫草堂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设计,运用SPSS分析文学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感知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取得以下认识与成果:首先,因子重要性排序反映了游前想象空间和游后真实性体验感受的结论。其次,想象值与真实体验值综合对比分析有利于揭示游客游览前后的差异。第三,想象值与真实体验值综合对比分析有利于揭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真实体验感受。第四,IPA测量较直观地揭示了游客对杜甫草堂旅游业的认知,即从生理感知上升到精神感知。 针对以上认识与成果,提出以下解决措施:首先,游前想象值重要性排序反映了游客游前对杜甫草堂的印象和期待。从因子重要性排序分析得知,游客对景区的草木、茅屋、花径、诗歌、少陵碑亭5项因子最感兴趣,游后真实性体验值则反映了游客对杜甫草堂的真实体验感受。其中,游客对景区的花径、茅屋、草木、诗歌、楹联、草堂建筑6项因子最满意。然而游客对需要理解的因子(杜甫、诗歌因子等)真实体验度较低,景区可加强对相关历史文化的讲解以及利用影视媒介、互联网媒介。当今,影视媒介、互联网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无论是旅游开发者还是旅游管理者都应对媒介信息交流引起高度重视。对想在精神上与杜甫心意相通,则需要长时间的情感陶冶和提高知识水准,把握好审美体验及其物质载体之间的情境维度张力,形成一种具有“移情作用”的体验式消费互动模式,才能达到虚实结合的审美体验过程。其次,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当Sig.(双侧)<0.05时,说明游客对该因子游览前后的感知差异大,否则相反。游客对草堂建筑、少陵碑亭等8项因子游览前后感知差异较大,其中除少陵碑亭、解说词2项因子外,其他6项的真实性体验感知程度都高于游客想象中的感知程度,反映了景区大体保存较好。对唐代兴衰有了解、诗歌等4项因子游览前后无显著性感知差异,这是由于游客不了解或太过熟悉该因子所致。景区可通过从多数人熟悉的事物入手,如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入手,引导游客了解安史之乱及其相关历史、诗词《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开发新鲜有趣的体验方式和文学旅游产品。第三,用差值(d)及和值平均(S)两种测量尺度来度量最终真实体验感受的方式,避免了游前想象值过高或过低而影响到旅游者对游后真实体验评价。如游客对草堂建筑因子的感知程度差值较明显(d=0.31),如对草堂建筑游前想象感知低于游后真实体验,不能简单认为游后真实体验感知程度较高;又因为两者的和值平均位于第二分值段(S=3.87),则可认为游后真实体验感知程度一般。此外,茅屋、花径、诗歌让人畅游诗海、草木因子的差值(d)不明显,且和值平均(S)位于第一分值段,支持上述因子为杜甫草堂主要吸引要素的结论。第四,从IPA图分析得知,景区存在着以下3方面的问题:①景区的知名度有待提高。景区可通过嵌入全新媒体技术并高效利用其网络化效应,让影视媒介、互联网媒介成为拉动当地旅游消费的重要营销手段。如景区可拍摄主要景点相关视频传上官网,也可采访一些游客,在征得游客同意后将采访视频发布到网络渠道上,方便潜在游客时时了解景区动态;同时在人流量大的机场、火车高铁站、地铁、公交车身张贴宣传广告或动态图,以方便外地游客了解成都杜甫草堂。②游客对杜甫及其历史了解程度低。景区可请人扮演杜甫及其相关历史人物,并邀请游客参与其中,共同演绎有关杜甫的相关历史情节,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杜甫及其相关历史,如举办“人日游草堂”等活动。③景区对少陵碑亭和解说词因子保护开发程度低,景区可增加人工解说频数并适当降低费用。由于“少陵草堂”四字为清代果亲王允礼书写,景区可通过热播电视剧《甄环传》入手,吸引游客了解少陵碑亭相关历史。 综上所述,本研究是针对文学旅游体验真实性的一次有益尝试,重点揭示了游客对杜甫草堂的想象空间感知与真实性体验之间的差异。该研究顺应体验经济时代的要求,符合复合式的运作平台和多元化的文学旅游发展趋向,有利于文学旅游产品的创新与营销,可为文学旅游地体验场景营造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样本数量的相对局限可能会对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影响,后续研究将探讨旅游动机与真实性体验之间的关系,为景区开发专项文学旅游产品提供新方法。 (致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唐勇副教授提出修改建议,成都杜甫草堂工作人员、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薛广召为调研工作提供了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谢!)2.2 想象值与真实体验值综合对比分析
2.3 IPA分析
3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