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河南省儿童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18)
腹股沟斜疝为儿科常见疾病,患儿腹股沟区可见肿块,初期不明显,患儿无不适感,但随着肿块增大且肿块回纳困难,甚至影响患儿行走,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治疗应首选手术,疝修补术为最常用术式,治疗效果好,但手术能否顺序完成主要决于围术期麻醉管理[2]。由于患儿年龄小,生理、心理均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别,对手术更易产生恐惧心理、疼痛更敏感,故对麻醉管理要求更高。常规麻醉中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较多,术后仍需追加镇痛剂,整体麻醉效果并不理想[3]。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壁前侧感觉神经支配有较好的阻断作用,前腹壁镇痛效果好,在成人下腹部手术中效果较好,已获得临床认可,但在儿童中能否取得同样优势尚存在争议[4]。鉴于此,本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TAP 阻滞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男44 例,女16 例;年龄2~10 岁,平均年龄(5.17±1.35)岁;体质量11~28 kg,平均体质量(14.31±3.46)kg。对照组男45 例,女15 例;年龄2~11 岁,平均年龄(5.29±1.41)岁;体质量11~27 kg,平均体质量(14.59±3.7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B 超、CT 确诊;原发疝;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腹腔感染;无法耐受麻醉;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1.3 麻醉方法 两组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路,进行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国药准字H20143369)2.0 mg/kg、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84542)0.1 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0.3 μg/kg,之后将喉罩插入。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迈瑞DC-8S)进行TAP 阻滞,探头设置8~12 MHz,扫描髂嵴、第12肋之间腋前线水平侧腹壁,定位成功后进行消毒,刺入穿刺针,回抽无血后将1~2 ml 生理盐水注入,腹壁肌群可视化后回抽,无回血则将0.2%盐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03552)0.25 ml/kg 注入。对照组不进行神经阻滞,使用舒芬太尼0.5 μg/kg、丙泊酚5 mg/(kg·h)进行麻醉维持,间断注入,将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55。
1.4 观察指标(1)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分别于麻醉前、切皮后、术毕时、术后12 h,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保存,检测两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2)两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后2 h、术后12 h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总分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3)两组术毕至喉罩摘除时间比较。(4)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麻醉前Cor、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皮后、术毕时、术后12 h Cor、NE 均高于麻醉前,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2.2 两组疼痛程度及术毕至喉罩摘除时间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毕至喉罩摘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及术毕至喉罩摘除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疼痛程度及术毕至喉罩摘除时间比较(±s)
2.3 两组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对照组的23.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2,P=0.004)。
腹股沟斜疝早期无明显症状,患儿家长难以引起重视,但随着病情发展,患儿会出现恶心、疼痛、便秘等症状,减弱患儿营养吸收功能,降低体质,影响正常发育[5]。腹股沟疝修补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因患儿年龄较少,对疼痛极为敏感,轻微疼痛也可引发强烈应激,故对术中麻醉要求较高,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6]。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疝修补术麻醉方案越来越多,但因患儿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导致多种镇痛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麻醉药物的选择也较为困难[7]。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选择麻醉药物时应结合患儿年龄、承受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减轻患儿疼痛,防止引发强烈应激反应[8]。临床选择麻醉药物时,应以起效快、副作用小、代谢快药物为主。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能够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对疼痛有快速阻断效果,用药后术中应激反应轻[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切皮后、术毕时、术后12 h Cor 及NE 均高于麻醉前,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高,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毕至喉罩摘除时间短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超声引导下TAP 阻滞效果较佳,不会引起强烈应激,术后疼痛轻,躁动发生少。分析其原因为,TAP 阻滞通过将麻醉药物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的深筋膜层注入,能够实现较好的前壁镇痛效果,确保定位准确、安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进而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10]。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TAP 阻滞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麻醉效果较好,可缓解术后疼痛,且手术应激较轻,能够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