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疗效影响的观察

2020-03-02 01:09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率常规研究组

李 青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少运动等也加大了冠心病的发病概率。对于冠心病患者,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使用有针对性的合适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一部分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10 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根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60 例.其中研究组:男3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59.84±5.82)岁,病程0.4-9 年;常规组:男30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60.28±6.24)岁;病程0.5-10 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都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正常的药物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清淡饮食等;对研究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日常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指导,使其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预防摔伤及并发症的发生,了解有关疾病及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维持病房的安静,环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创造安静良好的休息环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从而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安排好患者的日常的饮食,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安排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避免患者由于缺乏活动引起便秘,严禁食用容易引发病情的食物,对于较胖的患者还要控制高热量的食物,安排患者食用纤维高易消化的食物来减轻心脏负担[2-3]。对于病情得到缓解,不良症状减轻的患者可以安排适当的活动。发现患者有不适情况时要安排其立即卧床休息,以防病情恶化,同时给予呼吸困难患者以氧气吸入。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始终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反应的变化。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随时准备好急救药品,面对猝死情况可以立即开展抢救[4]。

(2)用药指导。叮嘱患者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禁止私自增加或者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心律失常患者,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稍有不当都可以起到反作用,加重病情。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视力减退,行动也不方便,护理人员要非常有耐心的对待老年患者,将常用药物放在患者床头等容易拿到的地方,向他们仔细讲解药物的名称、服用时间和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用错药物和剂量[5]。因为不同患者由于身体素质的差异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及产生的反应也不大相同,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心电图变化和临床反应并做好记录,将用药情况反映给主治医生,据此适当修正药剂用量。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加以处理。

(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易受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凶险,发病快,患者容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躁等负面情趣,对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护理人员要热情耐心的与患者沟通,安抚他们的不良情绪,向他们讲授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能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6]。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饮食规律,杜绝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并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脉搏,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1.3 评定方法

(1)疗效判定标准:心率在40-80 次/min 之间,心悸症状全部消除或转为窦性,期前收缩改善程度大于90%判断为显效;心率在20-100 次/min 之间;心悸症状基本消除,期前收缩改善50%-90%之间判定为有效;心悸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期前收缩改善程度低于50%判定为无效;(2)采用自评量表对两组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分值与焦虑值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实验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收集录入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临床有效率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焦虑评分、心率变化等计量资料用±s 表示,研究组与常规组比较用t 检验,P<0.05 确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33%,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从表2 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焦虑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情况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较高。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焦虑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焦虑评分情况比较(±s,分)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60 岁以上即使无心脏疾病的老人,也大多数会发生心律失常,其发病原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中以冠心病为主要原因(占比56.9%)。药物、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都可引发老年性心律失常[7]。所以对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针对老年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给与适当的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次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通过对120 位患者分组进行护理,来研究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发病症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治疗与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整洁的环境,避免打扰,利于患者恢复,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向患者讲解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药物知识水平,及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趣,与患者沟通聊天使其心情舒畅避免病情复发有助于康复[8]。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心电图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将相关信息及时反映给医生。研究结果显示:分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33%,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干预前研究者和常规组的焦虑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情况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较高。

由此可见,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积极配合度,使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

猜你喜欢
有效率常规研究组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常规之外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很有效率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破常规 获巧解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