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二中学,福建顺昌 353200)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从未被征服的民族。这一切都源于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不断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国家,为本民族的文化感到自豪,为国家发展承担责任。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碰撞在一起,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所以培育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奋斗意识,对他们的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从屈原哀楚投江到苏武牧羊节不辱,从岳飞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历史上演着一次次令人感动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让一个人从灵魂深处与祖国融为一体,为了国家利益付出自己的一切。正如林则徐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培养家国情怀是培养优秀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利己主义之风盛行,很多人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考虑他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得失。很大程度上,这都是家国情怀缺失导致追求个人私利之风盛行。培养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培养家国情怀的前提下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家国情怀,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的。
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领略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风俗习惯。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很多人崇尚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以大肆消费来获得一时的快乐,而忽略从传统风俗习惯中汲取精神的滋养,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对传统风俗习惯的继承和发扬,学生就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杜绝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心态。
现今社会拜金主义盛行,很多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钱权交易、情色交易等事件层出不穷。很多人背弃了仁、义、礼、智、信的优秀传统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认为道德是迂腐的、不切实际的,利益才是最实际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让他们广泛阅读传统经典书籍,从浓厚的道德氛围中接受熏陶,从而在利益面前注重道德约束,做一个有底线、有坚守、对利益取之有道的人。
当今社会娱乐至死风气让很多严肃的、伟大的历史人物登上了娱乐的舞台,成为他人口中的笑料。有的影视作品为了吸引观众,故意将伟大历史人物的原本形象进行扭曲。或者很多人纯粹站在利益的角度,肆意地错误解读历史人物,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出现偏差。例如,刘备和关羽原本是情同手足的最佳例证,但现在的一些观点却认为,刘备是畏惧关羽势力壮大而在荆州受攻击时故意对关羽坐视不理,导致关羽被杀害。这样的解读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忠孝仁义观念,歪曲了刘备和关羽之间浓厚的兄弟之情,将极大地影响学生日后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只知道私利,而忽视合作与奉献。所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继承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今后的工作与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抉择的关键时期,只有将个人选择与时代潮流结合起来,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职业类型多种多样,很多职业都充满了利益诱惑。只有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才是中学生应该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中学生学习伟大的革命历程,深刻了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务与要求,才能让中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作出有价值的选择。
培养家国情怀,能够让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学生只有深刻了解革命历程,把握时代潮流,才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作出人民需要、时代需要的重要贡献。在革命历程中,有很多伟大的革命前辈将自己的生命融入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邱少云、黄继光等,为了战争胜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付出。他们的人生选择,是在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坚信与热爱中作出的抉择。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各种机遇与挑战的把握、应对,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秀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能作出有益于时代、有益于人民的最佳选择。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家国情怀,对于中学生把握时代潮流、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奋斗目标,并作出正确的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内在精神动力,只有将家国情怀付诸实践,才是达到中学教育的目的。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任。在成长阶段,中学生难免因为一些挫折与失败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或者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产生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心理。中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要承担家庭与社会的重任,只有弘扬爱国事迹,增强责任担当 ,才能让他们永远充满奋斗的精神、拼搏的活力[1]。
中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他们需要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找寻兴趣与特长,并结合个人状况选择人生道路。在社会冷漠化严重的今天,中学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高尚的道德风尚,建设和谐社会。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能够让学生学习当代很多先进人物的伟大事迹,从中获得振奋与启发。例如,很多学生学业有成,追求大城市的奢华生活与优厚待遇,但相对偏远落后的乡村依然需要很多人去建设。通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大学生村官的事迹,能够让学生摆脱名利的束缚,将自己的青春播撒到真正需要的地方。中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容易对不同的职业有所挑剔,一味地追求体面的工作,甚至对待遇较低的职业产生歧视心理。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任何职业都是为国家作贡献,都是通过辛勤劳动在创造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国情怀的内涵是丰富的,对人的塑造作用是深远的。家国情怀的培育,能够让中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培育家国情怀,能够让中学生把握时代潮流,明确时代发展的真正需要,进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