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聚焦了王阳明从狂狷少年到心学宗师的成圣历程。在剧中,少年王阳明立志成为儒家的圣贤人物,俨然一个狂狷少年,自然被严厉的父亲斥为狂生。同时,王阳明心系苍生,不畏权贵,剿匪平乱,俨然一个知行合一的大丈夫。在思想上,王阳明始则服膺于朱熹,后摆脱程朱理学的禁锢,终成心学的一代宗师。
关键词:“阳明戏” 狂生 知行合一 致良知
绍兴文理学院今天剧社的原创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聚焦了王阳明从狂狷少年到心学宗师的成圣历程。在剧中,少年王阳明立志成为儒家的圣贤人物,俨然一个狂狷少年,自然被严厉的父亲斥为狂生。同时,王阳明心系苍生,不畏权贵,剿匪平乱,俨然一个知行合一的大丈夫。在思想上,王阳明始则服膺于朱熹,后摆脱程朱理学的禁锢,终成心学的一代宗师。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塑造了千古一圣王阳明的形象,“让王阳明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和形象百川汇流、集萤成月,开阔大气而又深刻厚重”a。
一、立志成圣的一介狂生
在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第一幕中,少年王阳明立志要成为孔子一样的圣人,但在父亲王华眼中,王阳明不知天高地厚,俨然一介狂生。围绕少年王阳明的成圣之志,王华与王阳明之间的冲突产生了强大的戏剧张力。在王华看来,他对儿子最大的期望便是像他一样取得功名,光耀门楣,成就世俗读书人的梦想。而王阳明坚持要做孔子一样的圣人,当他说出“孔子也是人,孔子能做圣人为何我不能做”这样的话时,便招来了父亲王华的严厉斥责,并罚其在书房长跪。在这一幕的舞台设置上,王阳明始终以跪着的姿态接受父亲的训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该剧对王华的塑造非常注意强调其严父的形象,并凸显了父权对于王阳明的压抑,而王阳明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从父权的影响下解脱出来,实现自身人格的独立。显然,这一场景的设置,以严父的训斥将少年王阳明尚且幼稚的思想通过对比反映出来,这不仅能使观众对全剧的故事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且使王华所代表的父权突显出来,让王阳明亟待蜕变的思想有了一个明显需要超越的目标。
在“龙场悟道”一幕中,王阳明与父亲王华隔空对话,他们之间的对立开始化解。此时,王阳明已意识到圣贤书中的许多道理对他的实践缺乏支撑,自己心怀天下,一心希望成为圣贤,却落得被贬龙场,刘瑾这种小人却依然专横跋扈而问心无愧,而自己却在此迷茫。此时的王阳明无疑需要有人能解开他心中的困惑,这个角色便由父亲王华等人来担任。而王华此时也已被贬谪,他也开始反思,并不由得浩嘆,天地若是不仁,那这天理于我等又有何用!王华道出了他对自己所遵循的程朱理学的困惑,这为王阳明的彻悟做了一下铺垫。正是在王华话语的启发下,王阳明的“狂”才得以在思想中真正确立,他狂生的形象才最终立足。
到了最后一幕,宁王之乱平定后,王阳明受到朝中各派势力的打压,王华再次以隔空对话的方式出现在舞台上,并给予王阳明以认同和支持,他说:“到了今天为父终于明白,你成圣的志向从来不是戏言,既如此,你便去吧!”王华以慈父的姿态出现,王阳明与父亲王华间的紧张关系得以最终化解,王阳明的“狂妄”最终获得了父亲的认可。
二、知行合一的大丈夫
在“龙场悟道”之后,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进一步表现了王阳明在事功上的大展身手。正如剧中钱德洪所说:“知行合一,若只知不行,这顿悟又有何用?阳明先生是可以去做个立德立言的夫子,可若不为天下求这太平,又怎么称得上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在情节设置上,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也着力表现了王阳明心怀天下苍生的一面,并将其塑造成一个“知行合一的大丈夫,不忘初心的实干家”b。
在“龙场悟道”这一幕,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表现了王阳明经过内心挣扎后,终于认识到天理并不在圣贤书中,而在世事的磨练中,而他所追求的圣人之道也不仅是求知格物,更是要知行合一,心怀天下苍生,建功立业。剧中,王阳明为救诸玉而只身来到宁王府中,他与宁王之间辩驳尽显其进退有据的勇者智慧。王阳明巧妙借助逐鹿天下的譬喻,含蓄生动地切中宁王的心中之结——天下权柄。他说道:“宁王殿下可知猛虎啸于山野,兔闻而走,必惊鹿。鹿失于林,对殿下而言,想必不是好事罢。”而作为一代奸雄,宁王即刻反驳:“以王大人之才,难道看不出这鹿已是病鹿,于本王而言,不过唾手可得。”王阳明却说:“宁王殿下愿意一试吗?以这十年的蛰伏,十年的野心,来换阳明一命。国之重器换一人性命,宁王殿下,您愿意吗?”王阳明虽身陷险境之中,但他相信宁王不会愿意以一人之命换天下权柄,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显然,与宁王的话语交锋,显示了王阳明过人的智勇。
在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剧情又进一步变得紧张。王阳明因为功高震主,他面临着小人的陷害和同僚的冷眼,同时也受到正德皇帝的责难,他陷入了生平最大的绝境。正是在这百死千难的绝境中,王阳明获得了精神的升华,彻悟了“致良知”三字。他在内心大喊:“阳明的路,注定是百死千难的路,可如今,阳明却要历经这百死,跨过这千难!走那致良知的大道!”可以说,平定宁王叛乱,既成就了王阳明一生的最大功名,也让他陷入了人生最大的绝境;既成就了王阳明人生最大的传奇,也使他在思想上获得了更深的领悟。
三、宋明心学的一代宗师
除了展现王阳明与父亲的冲突以及与朝堂上各色人物的矛盾,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还侧重表现了王阳明在思想探寻以及对程朱理学的超越。王阳明立志成为儒家圣贤,他遵循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之道,在院中格竹七日,却一病不起,走入了死胡同。在被贬贵州龙场的人生至暗时刻,他终于认识到理学知而不行的弊病,进而提出了发明本心、知行合一的心学见解。
王阳明因上书直言被刘瑾迫害,被贬贵州龙场,陷入了其人生的至暗时刻。在剧中,王阳明在棺中悟道,他在精神惶惑中与刘瑾、王华、诸玉、朱熹等人先后隔空对话,凸显了他当时无比的纠结。特别是与朱熹之间的隔空对话,最终促使王阳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朱熹在这一幕登场时,王阳明刚经历了与刘瑾、王华、诸玉等人的隔空对话,内心其实已隐约对理学产生了质疑:“若如父亲所说,天地不仁,那这天理也只是外物,便是求得天理,也无助于世间太平,若真是这样,那我的圣人志向,又该何去何从!”他已然隐隐察觉,自己的求圣之道不假于外物,而只能向内心索求。朱熹此刻的登场,正是在整个“龙场悟道”这一幕最关键之处。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之法早有了解,对他学说的弊病也是了然于胸,如其在剧中所说:“若是天下万物皆有其理,一草一木都有至理,那为何我当年用了七天七夜去格那竹子,一病不起,却毫无所获?”在这一发问的基础之上,王阳明进一步切中理学的弊病,他说:“我格这一物已是筋疲力尽,若依循先生的道理,那这天下万物,莫非皆要去格?”显然,天下万物何其之多,若是要将这万物之理一一参透,又岂是一人之力能够做到的。
除此之外,王阳明与朱熹的分歧更体现在知行问题上,“若阳明只去关注这万物的理,不顾内心志向,又如何为这天下扫清沉疴,为这百姓谋一个太平?知而不行,却与不知何异?”“知先行后,只有明了天理,方可去行,若是不明这天理,那这行也不过是妄行”。在朱熹看来,只有先掌握了天理之知,才能做出正确的行,若不能得到正确观念的指导,行动的正当性也无法得到保证,而对王阳明来说,这个答案全然不同,“这天理不过外物,我心方是天理!我王阳明便要凭这本心,去为天下学,为天下做!”对于王阳明来说,他经历了与刘瑾的政治斗争,明白了对于像刘瑾这样的恶徒来说,只是追求圣贤书中的道理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他认识到,必须将自己的志向与世事中的磨练相结合,才有价值,才有出路。正是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的驱使下,王阳明才最终跳出了程朱理学的桎梏,跳出了圣贤书中的陈腐道理,得出了自己知行合一的道理。也正是在全剧“越过了父亲这座山,理学那道坎和生死那道关”c之后,王阳明悟出了“心即理”。
总之,在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中,王阳明成圣的历程有两次关键转变。青少年时期的王阳明立志成为儒家的圣贤人物,却被严厉的父亲斥为狂生。被贬贵州龙场后,王阳明在心学上有了新的领悟,走出了程朱理学的禁锢,开始提倡知行合一之说,并在宁王之乱后彻悟“良知”,最终成为心学的一代宗师。
四、结语
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从王阳明与父亲的关系变化、王阳明平宁王乱、王阳明心学是现代发展这三个方面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儒家圣人形象。全剧以王阳明成圣之路为线索,并在各种自我与外在的冲突中来“讲述王阳明成圣的艰辛坎坷与传奇经历,向观众展现儒家一代宗师和‘心学集大成者可敬可佩、光辉伟岸的形象” d。
(指导老师:卓光平) a 童波:《校园话剧:让王阳明活起来》,《绍兴日报》2019年10月9日。
b 周能兵:《王阳明与绍兴文理学院师生“相遇”——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昨晚首演》,《绍兴晚报》2019年9月29日。
c 周能兵:《“三道坎”演绎阳明传奇一生》,《绍兴晚报》2019年5月21日。
d 郑荣健:《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在浙江绍兴首演》,《中国艺术报》2019年10月18日。
基金项目: 本文系绍兴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世纪‘阳明戏中的王阳明形象研究”和绍兴市科研项目、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越文化研究会科研项目“‘阳明戏对王阳明思想的当代阐释与艺术传播研究”成果
作 者: 王嘉宏,紹兴文理学院今天剧社和大学生越文化研究会成员;卓光平,文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