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2020-03-01 22:40:43叶文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保理纠纷商业银行

◎叶文娟

一、引言

保理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较为重要的金融业务之一,保理业务开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使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增加了风险,科学、客观的对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经营中的风险进行识别,精准施策,提升应对保理业务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现商业银行自身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

我国国际保理绝大部分业务是由商业银行来推广,其中国内保理业务占据大多数。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进展迅速,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同时也存在风险无从转嫁的问题。从世界各国发展保理业务的经验来看,保理商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在保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中,比如进口商的账款回收困难、进出口双方存在信用风险、目标客户定位混乱、缺乏保理业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内部操作风险等等。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风险。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被认为属于类金融行业或者金融创新行业,由于行业本身定位模糊,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管。商业银行保理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识别客户信用等级的能力,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大多数商业银行将目标客户定位在已经成熟的集团企业,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对于优质的成长型、具有较强内外贸易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而言,保理业务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获得资金速度的有效运作,将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此外,从业人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导致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状况将保理业务与企业的需求有效的结合。二是信用风险。在双保理业务中商业银行为出口商提供的保理融资,帮助出口商收回货款款项,因此,出口商的行为将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利益。当商业银行对出口商资信情况了解不够全面,会导致商业银行面临隐患。出口商对进口商的履约存在瑕疵时,进口商有理由拒绝付款会对银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进口商刻意隐瞒自身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也会导致银行面临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时会遭遇进出口商欺诈的风险。三是操作风险。保理业务提供的是综合性很强的金融服务,其所涉及业务范围包括贸易性融资、应收账款的处理与催收、信用风险担保等相关的内容。国际保理业务由于其服务范围广的特性,决定了它本身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金融业务,因此对于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专业性的要求高。在处理保理业务各项手续时,相关文件和单据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按照统一的格式来进行的。由于商业银行缺乏专业性的机构和人员,在审核相关文件时对其有效性、完整性、合理性无法准确判断。而且大多数商业银行在保理业务的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缺乏专门的保理业务部门将复杂的手续电子化等。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遇到争议时无标准可依的风险,无法保证进口保理商不因为利益原因偏向进口企业,在贸易争端中,将责任推给出口企业和出口保理商。四是法律风险。在我国仅有的涉及国际保理的法律法规中,对国际保理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纠纷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国际上现行的几部法律相比,我国对债权的监督和转让几乎空白,司法实践活动没有具体法律支撑。在我国银行在保理业务中发生法律风险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不能适应贸易全球化和资本融资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三、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金融服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应从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形式进行区别对待、精准施策,有效提升防范保理业务风险的能力,实现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金融服务的高质量开展。结合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的种类和形式,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应对保理业务风险,提升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一是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保理业务的广泛开展,对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开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研判的基础上,应当不断完善与保理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提升商业银行经营保理业务的积极性,也为商业银行经营保理业务提供法制化保障,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在合法合规、健康有序的环境下高质量的开展保理业务。二是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应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特点的信用评级机制。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开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与保理业务相关的配套机制,其中信用评级机制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刻不容缓,商业银行可以将国内业务中的企业信用评级、个人信用评级机制进行借鉴性的转移,形成符合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特点,又与国际信用评级技术相近,体系一致的保理业务评级机制,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保理业务过程中能够通过全面、真实的客户信息开展信用评级,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而降低保理业务风险的发生可能性。三是商业银行保理业务优化保理业务纠纷的解决机制。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开展中,应在法律事务管理方面不断强化,通过合同的管理、法律规范的执行,有效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防范保理业务纠纷的发生。同时,也应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和其他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中经常发生保理业务纠纷的问题、成因,制定相应的保理业务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机制的制定与实施,使客户在办理保理业务之前就明晰相关的保理业务纠纷解决方法、解决措施,提升保理业务经营的平稳有序开展,有效的降低保理业务纠纷发生的几率。四是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应提升保理业务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开展中应不断提升保理业务服务的水平与质量,从保理业务的特点出发,从客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保理业务服务内容,使保理业务服务既能够符合客户的需求,又能够有效的减低保理业务风险的发生。五是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应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构建保理业务风险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开展中在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机制、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上,更应当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着手,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强化保理业务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在商业银行自身能力建设中,商业银行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保理业务管理制度、保理业务工作人员岗位设置与职责明确,保理业务开展的流程、保理业务的监管、保理业务评价优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内部管理水平与质量提升,在此基础上,建立保理业务风险防范体系与防范机制,有效的降低保理业务风险的发生,提升保理业务保理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保理纠纷商业银行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署名先后引纠纷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资产证券化(ABS)在保理业务上的应用
经营者(2017年7期)2017-11-14 01:18:14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业务探析
企业保理业务的会计核算与风险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2期)2017-04-20 15:31:13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