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武
引言:蓝山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属湿润多水区,结合蓝山县水资源特点,能够保证该地区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减少水资源损耗与浪费。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该地区的水系水文特性。
蓝山县内部水资源主要由地下水与地表水两部分组成,主要依靠大地降水补给,河川径流量是18.568 亿立方米,外来的客水量为1.647 亿立方米,约占总降水量67.43%。全县水资源总量是20.215 亿方米。全县产水量,人平均为6954 立方米,比全省人平量3038 立方米多3916 立方米。
1.水系。
(1)春陵水系。第一,舜水。舜水是蓝山重要河流之一,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大部分溪流林深源远,植被良好,水流经冬不竭。干流上游两岸,时而舒展,时而收隘,从而形成了盆地。开展位置的稻田成片,山庄带廓。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该地区修建了龙庙水库、龙溪河坝工程和多种开发形式的水电站,不仅满足了该地区的农田灌溉需求,而且能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加工与照明用电。
第二,俊水。俊水又常被人们称作毛俊水,发源于临武塔山坪南岭山脉中段的北麓、北向流经黄木坳、大河边,至茅坪进人蓝山,俊水是蓝山比较大的河流之一。
第三,钟水。钟水主要由舜、俊二水汇合形成,起于火田渡江口,北向流经昌头坪、岸头至滴水龙电站,有涵江水由东向西,自右岸来注。经过杉木龙,一直到詹家坊有水源宅水由东向西向自右岸来注。左岸为嘉禾,右岸为蓝山,区间在云地圩附近建有甫口河坝。蓝山县境内控制面积为1234.87 平方公里,总共有10 条支流。钟水属于蓝山河流之最,沿途主要是丘陵区,植被覆盖面积比较少。河流的纵坡比较缓,少部分区域存在急滩,地势为水低田高,对引水灌溉不利。在干旱时期,受旱灾威胁比较大。同时,在汛期,经常会遭受到洪水的浸没,防洪抗旱难度比较大。
(2)消水水系。第一,西南出境支流。琛水是蓝山西南出境的重要支流,发源自野狗山南麓,南向分别流经源头、大村、竹林,一直到五斤坝,存在大溪源水由西向东自右岸来注,然后折向东行,经过毛竹坪、翟家,至小目口,主要为沙子岭水由北向南自左岸来注。境内流长是27.5 公里,干流平均坡降为39.5‰,集流的控制面积是126.88 平方公里。区间汇集大小支流总共有8 条。琛水的河道弯曲曲折,穿行在瑶山峡谷之中,水流比较湍急,存在较多的险滩。在琛水两岸,林木较为茂密,四季翠绿。琛水沿途经过比较少的稻田与滩地,村落过于散布,人员稀少,但是,水利资源蕴藏量特别丰富。由于交通不便,琛水的开发利用难度比较大。
第二,西北出境支流。蓝山西北向出境支流有大源水、小源水、老婆源水、地宝盆水,梓林源水等,全部属消水水系。
2.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蓝山县需水量最多的为当地农业部门,然后是工业及城市人民生活用水,其中,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大部分是双季稻,兼种冬春早熟作物与经济作物。水稻灌溉量是每亩640 立方米,旱地是180 立方米。工业用水通常不占用水利工程的可供水,主要从河道和泉井提水,银耳缺乏准确的测量和统计。蓝山全县按2000年供需水现状进行多种不同保证率情况下供需平衡计算,计算成果见表一。
表一:蓝山县水量平衡表(单位:亿立方米)
综上,在不同的保证率条件下,结合蓝山县供需平衡计算得知,存在不同程度早象现象,特别是在喀斯特发育的灰岩地区与孤立交旱或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在枯水季节,人、畜、生活用水严重缺乏。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高效利用现有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