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谦
现代学徒制建设是目前职业教育中不断推广和探索的教育制度。自2015 年第一批试点单位试点至今,已有三批次的学校、企业或研究机构加入到学徒制建设中。同时,随着多领域的不断综合,专业人才的评价体系趋向于专业化与多元化。因此,探索一种能够在学科专业背景下,将传统技能与知识体系相结合,并且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实现综合能力拓展的培养模式,成为时下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关注方向。
笔者所在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以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进行试点改革的高职院校,在当今工程机械装备不断升级,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为大背景下,结合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理念,对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实现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及就业适应性的目标。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将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改善了传统学徒制经验性为主带来的延续偏差以及水平差异的问题以及理论教学实践性不足的问题。
我国现代学徒制是基于英国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等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度而提出的人才培养制度。其培养方式主要通过在学校和企业“双基地”进行学习及生产实践,以学校与企业组成的“双主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双导师”队伍共同进行培养,培养的专业人才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双身份”学习,在学制结束时能够取得学历证书以及专业相关的职业资质证书。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订单班”存在较大区别,后者重点是以培养企业固定岗位的技术人员为导向,入校签订就业合同,学生毕业即对口就业,但培养主体依然是学校,专业知识面有限,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约束。
现代学徒制更加突出综合能力和职业资质的培养,培养模式突出“四双”教育,企业基地在学徒(学生)培养期间侧重于经验传授,不与就业选择相关。学徒(学生)有更多元的职业规划。
随着“制造强国”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工程机械行业在近年不断取得重大的发展,科技水平以及行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地提升,推出了大批刷新世界纪录的性能优良的工程机械产品。与此同时,与工程机械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液压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模块化技术等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与此同时,机械化施工在总施工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多部门多岗位协同作业已成为一件普遍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的岗位责任也开始逐渐延伸形成使用+维护、使用+配电、使用+安全等形式。因此,“制造”+“使用”+“施工”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产业的集群性发展。
通过对数十家对口企业以及就业多年的本专业人才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在现代学徒制建设方面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不足。现有的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面向施工项目的机械化施工组织及管理方向,即施工机械装备的使用过程管理。所以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偏向于工程机械装备的基础构造和施工能力认知,以及施工过程的管理。但企业的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已从单一的专业性人才逐渐转变为行业复合型人才。
因此现有的对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如调研过程中反映的工程机械主要构件的检修工艺、塔吊的安拆工艺、施工临时用电工艺等问题,这些基础知识在现有的培养架构下涉及较少或者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模块。这就不容易满足岗位工作的延伸需求。而企业学校之间沟通机制有限,因此企业往往采用企业培训、在岗自学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补充,有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2.课程体系偏向理论化。工程机械运用专业运用技术专业早期主要面向施工企业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因此工程机械相关的多数课程,如工程机械发动机、底盘、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基础课程以课堂教学课件及影像资料讲授为主,学生缺少直观的认识。而通过工程机械操作实训对设备能够对工程装备有一定的接触,但实训作业与施工项目工程机械作业存在较大差距。
实践资源的缺乏、实践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会对学生就业适应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由于二次培训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
3.校企融合不够紧密。由于对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认知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机制不足以满足共同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首先学校和企业对现代学徒制认识有限。如对于学生的联合考核,多数企业的管理主要侧重员工培训及年底考核,这与学校的学分考核等存在较大差别。
其次,理论和实践能力各有侧重,难以统一。学校教师的理论知识较完善,但多数教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使得教授内容实践针对性不足;而多数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是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形成,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难以形成课程体系。两方在现有培养模式下不能形成统一。
对于上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可考虑采用以下的对策。
1.结合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和专业技能方向划分应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思想,以专业要求为主线,从深度和广度方向进行适当延伸。
深度方面,将当下施工项目中的典型装备引入专业课程中,如塔机设备、桩工设备、架桥设备等,丰富对工程装备的认识。广度方面,将岗位所需的跨专业技能结合在培养体系中,如制造工艺或施工电力等相关的技能及知识,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目前我校在试点过程中已试行制造相关的能力拓展,并与合作企业开展联合培养。
因此依据此人才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良好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具备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面向生产、使用、租赁、销售工程机械等单位的,从事工程机械制造、管理、租赁、营销及技术服务,以及使用工程机械从事工程项目等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2.深化企业合作,推进双主体育人机制建设。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发挥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各自的优点,引导学徒(学生)融合吸收,综合提升。建立理实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行“1(学年)学生+0.5(学年)学徒+1(学年)学生+0.5(学年)学徒”的学制安排,促进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更有机地实现融合。
在此期间,增加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的相互交流。一方面,在学徒(学生)完成一个阶段学习,企业和学校培养导师进行“学情交底”,即完成的主要学习或工作的内容,并将各阶段学徒考核结果纳入学分体系,以实现共同培养,共同考核。另一方面,加强双方导师的专业技术交流。组织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组织企业工程师到学校进行专项培训及管理规范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在寒暑假及各种形式分次分批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形成定期交流的动态信息机制。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与学校的交流,可以使技师在总结工作经验时具备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时发现不足进行纠偏,提高了综合技能,有利于实现生产流程,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优化。对学校而言,通过共同培养以及相互交流的模式,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认知水平,更能够把握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为下一轮培养模式提供实际可行的修订依据。
3.加强校企共建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教学基地建设。在调研工程机械运用技术行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实验实训条件的需求,再结合学院现有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生(学徒)的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提倡的“四双”“四共同”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的合作理念,与合作企业构建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校企共建教学基地。
教学基地依据培养目标形成“制造工艺—设备使用—检修保养”流程化模式,内容涵盖了常规工程设备的操作、拆装工艺、故障分析、检验维修等实践作业项目,便于实训操作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同时,企业导师也可针对教学环节在基地开展培训工作,丰富了培养形式。
4.校企联合教材编写。基于培养方案及知识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由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教材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知识体系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形成能力模块,模块知识结合实践操作,达到掌握及运用的目标。
教材由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编制,模块框架由企业及学校导师以能力拓展为导向,根据培养目标讨论确定。企业技师将企业的操作规程、标准规范以及操作作业流程和工作经验等按照对应的模块整理作为实践作业的指导资料,学校教师完成相应模块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并结合企业方资料补充相对应。双方进一步研讨后形成完整的“认知+实践”的知识体系的教材,提高了教材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应用型高校不断推进建设的大趋势下,将现代学徒制与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双主体形式实现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延伸和进一步拓展,更有利于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当然在探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讨论研究,但随着应用型高校建设中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学校的支持,工程机械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还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培养模式的不断调研修订过程中,还可探索依照“1+X”模式同步引入相关的技能资质证书以丰富学徒(学生)的技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