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理论及实践研究

2020-03-01 07:40:19季庆辉
经济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综合性立德立德树人

●薛 宇 季庆辉 田 浩 颜 玉 薛 勇

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具备两方面特点:一是地方性。立足区域性地方、服务区域性地方,才能称其具有地方性。二是综合性。综合性资源医学生可以享受、医学生培养教育成卓越高素质人才,显示出真正具有综合性。只有具备条件地方性和综合性两方面特点,才能称其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地方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具有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充分挖掘地方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潜力,才能立足区域性地方办出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服务区域性地方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高校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高校培养一流人才,才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程。

“立德树人”含有立德和树人两方面内容。一是立德。《左传》的立德、立功、立言此是中国传统“三不朽”,“立德树人”是“立德”第一,典范他人;二是树人。《管子》的十年树木、终身树人即传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立德”的结果。

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就是为实现中国梦,从教育是根本上解决,培养实现中国梦人医学卓越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培养实现中国梦人医学卓越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培养教育实现中国梦医学卓越高素质人才,教育是党和国家根本大计。

一、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立项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教育教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黑教科规办〔2020〕2 号),专项课题先期备案研究,后期认定的形式开展。然后布置“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应对策略与教育反思研究”专项课题立项与验收工作的通知(黑教科规办〔2020〕3 号)。

佳木斯大学发展规划研究高评中心根据黑教科规办〔2020〕2 号)文件精神,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的紧迫需求和教育行业在抗击疫情中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学校决定开展“大疫对教育反思”专项课题备案研究工作,具体专项课题立项与验收工作执行黑龙江省教育教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通知黑教科规办〔2020〕3 号文件。

二、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内涵研究

(一)协同

1.范畴: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

2.定义:协,《说文》众之同和也、;同,《说文》合会也。

3.解释:谐调一致、团结统一、协助、互相配合。

4.结果: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

(二)培育

1.内涵:发育成长、情感得到发展、培养教育。

2.对象:医学生。

3.目的:“立德树人”。

4.方法:培养教育。

(三)协同培育

1.主体: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医院、合作单位等。

2.对象:医学生。

3.目的:首先“立德”,其结果“树人”。

4.方法:各主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教育。

5.结果:卓越人才。

(四)“立德”

1.内涵:医学生品行,品质,进入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和规范。

2.范畴: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

3.四维:礼、仪、廉、耻。

4.五常:仁、义、礼、智、信。立德既树立德业,树立榜样。

5.德育:紧跟社会发展及时代要求,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教育。

(五)“树人”

1.树:培植、培养。

2.内涵:长久、不易。

3.“树人”:培养人才,“树人”是核心,“树人”是“立德”所要实现目标和达到结果。

(六)“立德树人”

1.提出时间:党的十八大。

2.教育任务:“立德树人”。

3.培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本质:本土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价值性和教育性,“立德树人”本质内涵包括三个维度、六种性质。

(七)医学生

1.人员: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知识人员。

2.范畴: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等。

(八)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

主体(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医院、合作单位等)相关单位,协同(谐调一致、团结统一、协助、互相配合)对医学生进行培育(发育成长、情感得到发展、培养教育)“立德树人”,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立德”所要达到结果。

三、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基本理论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立德”

1.《左传》“三不朽”。“立德”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国传统“三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

2.《唐代》孔颖达,“三立”。立德,“光辉榜样”;立功,“英雄”或“清官”;立言,“文章”或“著书”。

3.《春秋.鲁国》叔孙豹“三立”。立德,“高尚道德”;立功,“建立功绩”;立言,“真知灼见”。

4.“三立”历史典范。“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两个半典范。

(二)中国传统文化“树人”

1.《管子·权修》“树人”。“树人”,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管仲·认识。人才培养认识:“长期性”“重要性”“价值性”,管仲“树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树人”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

3.历史演变。(1)周公制礼。“敬德保民”;(2)《论语·为政》。“仁德”“仁爱”;(3)两汉。“三纲五常”。

(三)中国现代“育人”

1.“三全育人”:党十九大,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

2.“全”:主体全员参加,“协同培育”。

3.“育”:育人和育才统一,但育人是根本。

4.模式:“教”走向“育”。

5.“育人”:打破以下观念,教育是工业生产线、人才是工业产品、统一工艺、统一规格、批量生产,“三全育人”中“育”树立培育“生长品”生态思维。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质理论

1.马克思主义人本质理论。人的本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2.马克思主义人本质理论三种具体界定。一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即劳动;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需要是人的本质”,人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3.人的主要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统一。“人存在的基础”“存在的状态”“存在的动力”,马克思人本质思想主要从侧重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观实践。实践形成,“根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道德原则,“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批判”。道德教育,“长期性、历史性过程”“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环境逐步养成”。有机结合,理想道德教育和现实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全面教育,“个人全面发展”“个人教育”“全面教育思想”“立德树人”是丰富与延展。全面发展,“个人需要”“社会关系”“人的能力”“个性”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社会需要”“自己爱好”“部门轮转”“唯一方法”全面发展。全面而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从头到尾实际体验”“生产劳动”“提供全面发展机会”,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体现。

(五)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

毛泽东育人思想。“三育并重”,1916 年12 月提出“德”在首位,“德、智、体全面发展”。1957 年 2 月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明确发展方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规格。

邓小平育人思想。“四有新人”,1978 年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个面向”,1983 年 10 月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江泽民育人思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9 年6 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五个成为”,2001 年提出“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培育人才明确要求。

胡锦涛育人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05 年1 月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1 年 4 月提出“教育理念”。

习近平育人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报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六个下功夫”,2018 年9 月提出“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明确高校培育“立德树人”努力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

(一)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导向性原则

1.政治导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占指导地位、遵循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实践导向:充分注意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教育。

(二)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中心性原则

1.激发主体作用:发挥学生主动精神、师生间互动交流。

2.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

(三)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系统性原则

1.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关系。

2.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

3.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

(四)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动态性原则

1.动态调动。

2.动态供给。

3.动态创新。“立德树人”具有一定不稳定性,动态化渗透协同培育。

五、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策略实践研究

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主体组织协同。党委与行政、育人主体大学主管与院系及培养教育主体主抓、“主渠道”与“主阵地”三方面协同。

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育人主体内容协同。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道德素质与法治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三方面具体内容需要协同。

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新时代主体方法协同。线上激活与线下督导、师德引路与主体自觉、主体激励与客体激励三方面具体方法配合协同。

大疫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主体载体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校创新与外部(家庭、社会、政府等)生态、以文化人与实践体验三方面载体需要配合协同,提升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树人”工作实效。

猜你喜欢
综合性立德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8:32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