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课程思政”建设之教学资源优化
——《生态文明通论》教学资源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01 07:40韩玉玲
经济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通论教学资源文明

●韩玉玲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价值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西方文化加速向我国渗透扩张,社会思潮日趋多元,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受到挑战,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当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内容供给不足、主体供给不足、资源供给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等原因,思政课育人效果欠佳。“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形成高校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如专业课教学在课时上的优势、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等优势,易于对学生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改变思政课程距离学生的专业和未来职业“高而远”的现象,提升育人实效。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正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使命、进行德育创新的内在需要。“课程思政”建设在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挖掘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政教育融汇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落实在课程教学主渠道;在实现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等。

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价值

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品质而参与其中且能被优化的所有教学要素的总和。优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品质、增强教师教学效能,帮助学生选取适切的学习方式。

(一)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品质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决定着课程思政的生命力。当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地呈现和解释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此,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品质,需要重视教学资源的优化。以《生态文明通论》课程为例,为了提升育人实效,《生态文明通论》教学团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学院特色,紧跟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不仅改版了《简明生态文明教育教程》教材,建成了《生态文明通论》慕课,还开发和建设《生态文明通论》案例库、实践教学资源库等,为提升课程品质、彰显育人实效提供重要支撑。

(二)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效能

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资源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当前很多教师存在教学资源意识薄弱、教学效能不高,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组织教师优化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强化资源意识、涵养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能,因为教学资源的优化需要老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重视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师培训、重视自我学习等。以关注课堂教学为例,教学资源的优化程度,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善程度,还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品质。所以课前教师会有意识的收集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影视、网络等各种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课中任课教师会就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譬如课堂中精彩教学活动的开展、对课堂学生疑问的精彩解答等进行捕捉和挖掘,课后会开展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源的优化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得以提升,从而增强了教师教学效能。

(三)有利于学生选取适切的学习方式

教学资源的优化,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为学生选择适切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提供了便捷。以《生态文明通论》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于“低碳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生态文明通论》教学团队不仅改编了教材,增添“低碳生活”专题。同时,还制作“慕课”专题网络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利用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学习。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生态文明通论》教学团队还建设和开发了实践教学资源,易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三、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

教师是教育资源建设和开发的主体,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效。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存在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因此,建设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组建团队要重视专业的多元化,既要有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还要有业务教师,同时还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体系,促进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施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升计划,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将育德意识和能力纳入教师评教、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激励计划,打造示范团队、推出精品课程、开展教学比赛等提升教师能力,从而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做好已有教学资源的普查与整理是关键

教学资源普查是教学资源优化的前提与依据。教学资源的普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科教学资源的现状。同时,通过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建立教学资源库等方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便捷。此外,在收集和整理已有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资源有了整体认识,进而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并为对已有教学资源二次开发做好铺垫。《生态文明通论》教材正式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已有教学资源整理优化的结果。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以生态筑校,先后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被誉为生态湘军的摇篮,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围绕“生态匠人”的培养目标,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态文明通论》教学团队通过对已有教学资源的整理优化,编写出版了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程》。

(三)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是重点

每门课程都有无形的思政教育资源,都渗透着价值观教育、承载着育人功能,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要从专业课程的既有教学内涵逻辑中挖掘育人的价值功能。通过完善课程建设标准,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规范,把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从而助力“课程思政”教学育人价值功能的实现。

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00”后大学生更喜欢信息化教学方式。此外,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研究发现视听结合知识的保留度比用耳朵听讲授的知识保留高;自己参与其中的比被动接受的知识保留度高。由此得出,为了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为了让学习者更为迅速、便捷地获取教育资源,《生态文明通论》教学团队将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成了《生态文明通论》线上慕课,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育人效果良好。此外,为了提升育人实效,《生态文明通论》教学团队还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推进建设学院生态德育基地、组建生态文明协会,申报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基地、制定实践教学手册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助力“绿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通论教学资源文明
请文明演绎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漫说文明
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
对不文明说“不”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