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苦果果,皮特阿日莫,魏杰利,林甘凝,冯玉莲
(川北医学院,1.临床医学系;2.医学影像学系;3护理学,四川 南充 637100)
在新医改政策的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我国仍然存在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农村卫生室普遍面临人力资源不足、技术能力落后和诊疗设施滞后的局面[1],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未能让农村居民满意。农村居民的体质状况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结构。了解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认知情况和满意度将有利于发现解决基层卫生单位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机抽取的300名乐山市夹江县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
采用自制问卷,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居民逐个问题地询问,并记录下对方的回答,对能完全理解问卷内容的被调查者采用询问方式和自填问卷方式等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问卷,完成问卷后马上回收问卷。
去除无效问卷后,对有效问卷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7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9%。其中男性131人(44.1%),女性166人(67.8%);20岁以下63人(21.2%),20~39岁130人(43.8%),40~59岁77人(25.9%),60岁及其以上27人(9.1%);文化程度为未受教育10人(3.4%),小学30人(10.1%),初中69人(23.2%),高中(职高,中专)92人(31%),大专及以上96人(96%);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106人(35.7%),2000~3000元77人(25.9%),3 0 0 0~5 0 0 0元6 5人(2 1.9%),5 0 0 0元以上49人(16.5%);知道所居住的附近有卫生院或社区诊所的有264人(88.9%),不知道的有33人(11.1%)。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9%的居民认为所居住的医疗环境在不断的变好,59.6%的居民认为卫生院和社区诊所应该设在居住地旁边,这样有利于节约农村居民的时间金钱等成本,便于农村居民寻诊就医。但是40.7%的农村居民对医改没有任何的体会,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了解率小于50%,农村居民对卫生院或者社区诊所的利用度仍然有待提高,65.7%的居民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去卫生院或者社区诊所。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的状态。其中,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满意度、对医疗条件满意度、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分别为87.9%、85.5%、73.1%,满意度较高。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认知情况并不理想,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的状态。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降低药品费用,让利于老百姓,使乡镇卫生院的收入结构更趋合理化[2]。基层医疗单位还应在在老年人健康体检,适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检查,孕产妇保健,疾病治疗等多个方面建设需要不断的提升,这有助于基层医疗单位的更好建设。
如今处于不同经济水平的患者都对医疗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患者的重视体现了实现就医均等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实现就医均等化要保障基本医疗资源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面对如何实现分级诊疗高效运行和解决异地就医无序这两大问题,我们要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下功夫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将大医院的部分就诊人群分离出来,缓解大医院“拥挤”现象,让患者有序就医,节约成本。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患双方的责任,又有医疗体制、法律、舆论报道等方面的因素[3]。其中影响医患关系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改善服务态度,逐步改善紧张的医疗环境。
(本研究经费由川北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