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琼星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1.1.1 纳入标准
利用RevMan5.3.3软件检索从建库直到2018年12月份的相关临床资料。从检索到的1136篇文献中,选取26篇文献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性别不限。血液透析组每周透析2~4次,利用NaHCO3透析液,血流量为每分钟200~250毫升;腹膜透析组在治疗过程中将腹透管植入腹膜腔内,利用浓度为1.5%~4.5%的葡萄糖透析液,一次2000毫升。
1.1.2 排除标准
排除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排除文献资料内容不全、治疗数据无法获得的、不具有研究的安全性和疗效对比的;诊断及疗效判定不准确的;利用动物进行实验的;统计学方法使用不恰当的;发表次数多或者内容雷同的。
安排两名检查员从文献资料中将有用数据提取,并制作成表格,假如两名检查员出现不同意见,可以讨论解决或者安排第三者进行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3个月体内血红蛋白的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以及36个月的存活率情况。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数据合并,利用RevMan5.3.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I2对数据进行检验,假如P>0.1,I2<50%,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假如P≤0.1,I2≥50%,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亚组分析或者敏感性分析方法,达到同质效果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假如未达到同质效果,就需要结合实际临床意义,如果能够合并数据,就可以利用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出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有6篇文献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血液透析方法相比腹膜透析方法,能够更高的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文献9篇、营养不良文献6篇、出血症状文献8篇、感染文献12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腹膜透析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方法,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出血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出现营养不良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两种透析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以及36个月的存活率情况进行对比,得出腹膜透析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4、0.18、0.54)。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一般采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这两种方法原理不同,效果也不同,产生的并发症也不同。血液透析具有超滤脱水功能,能够有效去除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但是会影响血液动力,减弱肾脏功能,减少尿量。腹膜透析具有弥散和超滤脱水的功能,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废物,操作简单,不会影响血液动力。
本次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方法相比腹膜透析方法,能够更高的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腹膜透析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方法,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出血症状的发生率,但是营养不良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两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质量方法,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