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就目前高校体育课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况来看,即便已经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也开展了深入而系统化的研究,就是部分高校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导致隐性思政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需要取得更大突破,以求让一些创新性的技术、理念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予以融合,以求使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步入健康轨道。
1)内涵。隐性教育最早是由学者杜威所提出的附带学习理念而出现的,经过不断的发展,后人对于杜威理念进行了不断的深化,并提出了附学习的基本概念[1]。而附学习则是指具备概括性思想、道德观念与习惯等途径获取的,一旦获取就会永远保持,其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基于此,隐性教育产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此种教育理念更好的渗透到思政教育活动之中。通常情况下,隐性思政教育时常会以润物无声的方法,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2)特征。(1)教育目的的渗透性与隐蔽性。有教育学专家曾提出,教育者的基本教育意图愈隐蔽,也就越容易被教育对象接受,也就更容易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心要求[2]。具体来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往的显性教育存在差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要逐步淡化教育的痕迹,让受教育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教育、感化。
(2)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教的核心阵地是课堂的理论知识灌输不一致,教师可选择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灵活化。如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教师可以通过影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来对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3)教学效果持久性与深远性。传统的显性教育主要是采取课堂灌输方式,此种教育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隐性教育则是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强,与以往的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的效果会更为深远、持久。
1)教育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由于教育者缺乏自觉选择隐性教育的基本意识,对隐形教育了解不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会就沿用传统的显性教育模式,主要是采取灌输式模式。还有部分教育者无法以身示范,未意识到自身行为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3]。另外,教师开展隐性教育的实际能力不够,未能积极组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这就需要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点,其对教师的沟通与组织能力要求比较高。
2)教育方式使用不科学。隐性教育方法就是体育教师把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逐步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相关的教育途径。当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对教育方法实施、实践操作的设计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会影响隐性教育的实际效果。再加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比较差,偏离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形式主义,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教育资源的利用效果不理想。就目前教育资源利用效果来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还缺乏一定的教育内涵,无法给予学生心灵上的熏陶。另外,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诸多校园精神文化内容过于娱乐性、功利性,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很好的感染、启迪学 生[4]。然而,诸多大学生过于追求考证、奖励,对人文素养、专业基础实力提升不是很关注。还有部分高校缺乏具有品味与思想内涵的校园文化,无法正面而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基本思想状态。
1)提高思想政治的基本认知。认知是人最为基础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人获取知识点的重要过程。而思想政治认知则是个体对于思想政治相关内容、要求、原则等的认识与理解。从认知心理学可了解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学习主动性与意义构建。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而意义构建则是知识点的内化与吸收[5]。二者相辅相成,会影响人们的基本认知活动。学生具有主体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身的理解与个性来了解教育内容。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需求,以选择科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让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2)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以往的思想政治观念、观点,若无法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方面的一致性,那么思想政治认知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始终是表面、外在的,无法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言行举止、表情态度与声调语气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学生,会让学生产生相似的情感。例如,学生在学习体育技术遇到困难时,体育教师必须要流露出足够的耐心,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既可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理念与价值观,以增强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认知,可很好的触动学生内心,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以产生相同行为。例如,在技能学习中,言行态度懒散而敷衍,产生了消极的思想政治情感体验,体育教师应及时制止,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而积极的认知。
3)形成良好的思政行为。在技术运用能力训练过程中,运动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截然不同,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可以很好的处理身心分离状态,而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前期,身体运动不受心理控制,怎样训练才能迅速实现身心合一是重要任务,这也充分凸显科学训练的关键性。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情感、利益与快乐会决定和影响主体人的每个行为。在实际的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要赢的需求很大,这可促使学生寻找更加高效的方式来提升技能,基于合理方式训练下,学生的技能会快速提升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
综上所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源存在于各种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环境之中,而高校体育课堂则满足了这一点,如接力赛、篮球比赛等,都会锻炼与考验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机体荣誉感等等,这对于大学生自我本格的完善与升级意义深远。因此,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具有必要性,其所产生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