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 罗 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重庆 400002)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MNS)应运而生。在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1]的指导下,理论教学已较系统和成熟,但针对MNS的临床实践教学暂无相关文件和标准,各地院校尚在积极探索阶段。2016年,国家卫计委正式出台文件,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二者的成功并轨,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教育提供了启发和参考。2016年,我院将MNS的临床实践与护士规范化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院MNS的临床实践与护士规范化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培养效果及实践中存在问题总结如下,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8级10人、2019级8人、2015级23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在临床实践阶段是否参加过护士规范化培训为依据,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参加规培组,2018级和2019级MNS学生共18人,平均年龄24.33±1.085岁;B组为未参加规培组,2015级MNS学生共23人,平均年龄22.43±0.843岁。两组学生的初始学历和研究生入学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
1.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北京大学编制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调查问卷,经修改后用于本次研究,修改后的问卷Cronbach’s ɑ系数为0.963,效度0.869,信效度尚可,可以使用。该问卷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能力评分,共12个问题,第二部分为科研能力评分,共13个问题,第三部分为教学能力评分,共8个问题,所有答案均采用Linkert 5级评分法,按1分(安全不符合)至5分(完全符合)计分,第一部分总分为60分,第二部分总分为65分,第三部分总分为40分,三个部分总分为165分。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对两组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两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可得,两组学生在专业能力(P=0.041)和科研能力(P=0.00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教学能力(P=0.063)方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MNS学生各部分得分t检验分析结果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MNS)是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增设的一种学位类型[2],其培养目标为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加强全国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技能,提高其综合能力,以确保日后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由于MNS的临床实践培养和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对刚踏入临床、接触临床工作的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为后续胜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我院试行将MNS的临床实践与护士规范化相结合,以探索MNS的临床培养模式及效果。
我院MNS的培养采取学校与医院结合、研究生管理处与护理部共同管理的方式,以导师为主导的小组培养模式,即每学期参加研究生管理处举行的学术会议,会议涵盖多学科知识,包括基础医学、基因组学、心理学等内容,以开阔MNS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人文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每月参加护理部举行的规培护士培训,内容包括案例分析、疑难病例讨论等,以提高规培人员的临床能力;每月定期举行2次护理导师小组会议,会议内容为经验分享、课题进展汇报、文献分享、统计学方法讨论等,以提高MNS学生的科研能力。
MNS的培养具体由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学位论文三部分组成。课程学习集中安排在第一学期,第2-6学期为临床实践,包括护士规范化培训和专业方向的培训两个阶段。护士规范化培训卫计委批准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具体要求按照《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4]执行。专业方向的培训在相关的1-2个临床科室完成,每个科室轮转时间≥3个月。
包括课程考核、临床能力考核、毕业前综合考核、学术讲座和论文答辩五个部分。具体实践如下:1.我院MNS学生的日常管理由研究生管理处负责,包括管理MNS学生的开题汇报、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以及日常的上班签到打卡;规培相关事务由护理部负责,将MNS规培学生与社会规培生统一管理,护理部每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与操作考核。2.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护理部统一为MNS学生安排轮转科室,并在出科前完成培养手册的填写和出科考核,由护理部统一检查。3.规范化培训结束后,MNS学生参加卫计委统一组织的规培结业考试,技能操作和理论考核均通过者予以颁发合格证书。4.MNS学生毕业前将参加毕业前综合考核,包括英语综合、专业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技能考核。英语综合和专业理论考核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成绩按100分制计算,≥70分合格。临床综合技能考核采取以病例为中心的4+2x多站式考核方式,考核小组由3-5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组成,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显示,MNS参与规培不仅能提高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5][6],还可促进其专业成长与发展[7][8]。经过规培,18级和19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显著优于15级学生,与其他学者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9][10]。此外,将MNS学生的培养和规培结合,不仅大大减少了人才培养的周期,还有效避免了人才的重复培养和资源的浪费。但此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收获和思考。首先,我们认为MNS临床实践培养与护士规范化培训结合应注重个性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规范化培训的MNS学生的临床教学阶段与规培相融合,可显著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教学能力提高不明显。这可能与我院MNS学生的临床教学考核内容与规培学员出科考核一致有关,注重了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教学能力的考核相对薄弱。因此,在强调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应牢记MNS培养的初衷,将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针对MNS学生增加教学考核内容,提高其教学能力,才能实现其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研究、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其次,建议纳入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培训招收的条件多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而MNS学生在读研轮转期间完成了规范化培训,有12个月的临床专科实践基础和较强的相应专科理论基础,且学生也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MNS学生在第6学期可参加相应专科的专科护士培训,在考核合格后获得专科护士证书。诸多学者也持此观点[11][12][13]14]。目前,我院已有少量MNS学生参加了专业方向的专科护士培训,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待大家去探索。
MNS临床实践培养和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为MNS的临床实践培养提供了思路,也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可加速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护理科研的发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但需要相关政策的引领和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