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地塞米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0-03-01 07:32梁效功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紫癜炎性血小板

梁效功

(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免疫性病症,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能够一定程度缓解病情,但是效果不理想[2]。研究发现,将地塞米松联合其他药物应用,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对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8 月期间我院医治的83 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建议》诊断标准[3],同时排除存在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栓病史、脾切除史、严重代谢性疾病、研究药物过敏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设为两组,对照组(40 例)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2 例、18 例;年龄23 ~62 岁,平均(41.12±3.47)岁。实验组(43 例)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4 例、19 例;年龄21~63 岁,平均(40.97±3.56)岁。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全部患者了解并自愿参与,对比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地塞米松治疗,每天静脉滴注20 ~30mg,连续治疗3d。对照组治疗4d 后在此基础上联合泼尼松治疗,每天口服60mg,连续治疗5d。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每天静脉滴注0.2g/kg,连续治疗5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两组患者血液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CD3+、CD4+、CD8+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L-4、IL-8 以及TNF-α 相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IL-4、IL-8 以及TNF-α 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IL-4、IL-8 以及TNF-α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所示。

3.讨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指在无明显外部创伤的情况下出现的血小板减少,通常与患者体内免疫反应息息相关,因此临床也将其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免疫性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是身体肌肉出现局部斑点,并逐渐扩散至全身,症状严重者发生吐血、血崩、关节疼痛等症状,威胁身心健康[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

注:组内治疗前后对比,P <0.05。

组别 n CD3+ CD4+ 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3 43.14±7.69 67.59±8.61 25.54±6.42 37.69±7.06 37.38±7.24 26.38±5.42对照组 40 43.21±7.53 52.42±7.48 25.63±6.28 30.54±6.18 37.45±7.19 32.47±5.74 t-0.042 8.541 0.064 4.894 0.044 4.972 P-0.967 0.000 0.949 0.000 0.965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n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ng/L)

注:组内治疗前后对比,P <0.05。

组别 n IL-4 IL-8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3 26.29±3.41 16.47±4.39 32.52±6.99 19.48±5.75 92.43±8.35 73.96±7.84对照组 40 26.34±6.36 21.28±4.56 32.59±6.87 25.84±6.51 92.36±8.42 82.49±6.47 t-0.045 4.896 0.046 4.725 0.038 5.383 P-0.964 0.000 0.964 0.000 0.970 0.000

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能一定程度减轻症状,但是对于具体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仍存在分歧[6]。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实验组治疗后CD3+、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在IL-4、IL-8 以及TNF-α 等炎性因子水平上,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泼尼松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和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并且抑制炎性因子表达[7]。但是后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好,这是因为人免疫球蛋白具有血小板保护作用,可以增加骨髓中的血小板数量,有效防止免疫复合物破坏血小板[8]。当进入机体后具有良好的抑制CD3+、CD4+等T 细胞亚群的作用,释放出抗血小板的抗体[9]。并加快CD8+和血清炎性因子的IL-4、IL-8 以及TNF-α 的形成和分泌,提高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缺陷疾病的抗感染作用,从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并改善人体血液系统功能[10]。

综上所述,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地塞米松能够有效调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紫癜炎性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说说过敏性紫癜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