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璐璐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27)
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尝试从微观入手,从专业层面切入,研究与实践诊改工作的要义精髓,是落实专业教学质量自主保证与监控、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直接举措,也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有效环节。
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对于“专业诊改”(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内涵,官方描述有两个出处,一是《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提出:专业诊改,支持对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部分行业牵头,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以院校自愿为原则,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二是《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中《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将“专业诊改”作为“专业质量保证”其中一项诊断要素纳入进来,从“诊改制度与运行、诊改效果、外部诊断(评估)结论应用”等方面对专业诊改的内容提出了要求,强调校内专业设置应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视专业与校企融合程度及对服务社会能力的影响,通过打造品牌(特色/重点)专业(群)突出建设成效,增强辐射影响力。同时,引进外部专业诊断、评估或认证促进专业自诊自改。同时,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中对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及专业标准制订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在理解专业诊改内涵时应把握以下几点:①专业标准建设是统领专业建设与诊改的基础性工作,诊改应关注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标准的建立、持续更新和实施情况。②完成教学标准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两道关口的持续匹配,与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建立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化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建立专业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确立以市场需求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更好的服务地方服务产业。③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与院校共同参与的专业诊改机制,结合外部专业诊断,积极完善国际权威标准化认证和第三方机构评估等外部评价与认证机制。④以院校自愿的原则,根据院校自身基础与特色,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诊断机制,实现常态化的源头预判、实时采集、过程改进,结果对标的动态循环式诊改。
基于对专业诊改内涵的理解,图1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诊改的要素模型,以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和毕业生质量标准分别作为诊改过程的出入口,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活动实施支撑专业建设过程,相应在建设过程中对各构成要素及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管控,以确保专业改进目标的达成。
图1 专业诊改要素模型
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调研发现,专业层面的管理流程不断完善,但由于观念上的定势、认识上的局限和执行上一定程度的随意,导致体系运行不够健全,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尚未形成针对专业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全周期质量管理闭环,缺少对专业质量管理的统筹设计,导致专业设置、调整、课程开发、建设、课堂教学实施、监管等环节逻辑关系模糊,所涉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互联互通。特别是对专业建设的事中、事后质量监管薄弱,对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能力达成度的对标考核缺少数据支撑,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缺少现实依据,说服力不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质量的提升可持续性欠佳,效果有限。
现行专业与课程标准缺少统一规范,表现形式上缺少基于数据的量化呈现方式,大多习惯于用大篇幅文字表述,造成了因执笔人而异对专业情况形态各异的非规范性描述,不利于对标分析、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改进问题。其次,各标准中指标设计在借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权威国际认证标准基础上,关注本校核心专业竞争优势与发展方向,使标准与指标科学可信。再次,标准编制应与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增强各层级目标间的关联,清晰整体流程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各类系统不断完善,智能校园建设初具规模,但各类数据的有效利用仍有待提升。目前,课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未能在各门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形成有益的资源和经验积累,且缺乏过程控制中动态、实时信息,无法实现实时诊改。对质量信息的有效采集、备份、分析、反馈与改进工作尚待加强,特别是对课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师生对专业建设质量认识不足,导致内生改进动力不强,对此,应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的顶层设计和宣传教育,设计更为人本化的激励机制。学生方面,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教育和兴趣激励,考虑为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设置相对灵活的专业调转通道;教师方面,积极开发校本专业和课程建设项目,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牵引,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工作边研究、边建设、边成长,凝练理论与实践经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专业团队是专业建设的主体,按照质量保证的流程——事前设计建标,事中实时监管,事后质量诊断,实现专业质量螺旋提升。全周期专业质量管理流程通过专业与课程标准的实施得以推进。全周期专业质量管理流程通过专业与课程层面实施得以实现。这些文件在长期积累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大多存在,应进一步针对现存问题,从全周期专业质量管理的角度审视学校现有专业和课程标准体系,删繁就简,消除重复堆砌现象。针对现存问题,上述标准编制应遵循如下策略。
3.1.1 专业和课程标准应以学校整体战略为统领 专业是支撑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现实载体,连接课程、教师和学生,相应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是学校设置所有专业以及开设所有课程实施人才培养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各专业和课程进行自我诊断、持续改进的依据。因此,专业和课程标准编制要与学校整体战略紧密契合,由此将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贯穿,精准细化、内涵准确、条理清晰、互为映射。
3.1.2 建立从人才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的逻辑框架 厘清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者逻辑联系,建立从人才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的逻辑框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应依据内外部需求特别是确定与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支撑其达成的毕业能力要求,毕业能力要求应分解细化确定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依据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每门课程所辖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依据学生达标标准确定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及完成这些内容所需的教学时数,根据学生学习达标标准设计考核方案。
3.1.3 各层级标准设计以全面质量诊断为视角标准 编制应从质量诊断的角度出发,避免出现通过大篇幅文字进行模糊性描述的情况,利用表格、数据量化指标使描述精细化、可测量,可让管理方、建设方清楚地了解现实情况。二是可作为专业质量诊断的对照标准,为学校决策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3.1.4 标准与指标设计可信、可行、可达、可公开 专业、课程标准与指标的设计要考虑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要求等外部需求,也要考虑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教职员工的期望等内部需求,同时借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权威国际认证标准使标准与指标科学可信;其次,要具备对学生的吸引力,保证教学资源的可用性,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学术规范及与其他课程的兼容性,便于标准长久可执行;第三,指标设计多维对标,动态调整,根据各阶段情况动态形成全国常模、标杆专业、同类专业、专业自主目标值,以实现有效激励、持续改进;核心标准与指标可对主要利益相关方公开,达成效果接受其监督,为相关行业认证、国际认证、校际学分互认奠定基础。
从产业调研入手,了解来自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要求等外部需求,结合学校内部需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对照与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之间的达成度(事前设计建标),完善课程开发流程,聚焦有效课堂教学。教学状态实时反馈于智能质量管理平台之中(专业和课程运行实施事中实时监管),最终将学习学习成果、毕业生能力达成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再次进行比对(事后质量诊断),形成从目标→标准→实施→诊断→改进的专业质量闭环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诊改流程
专业层面组建质量管理团队,团队下设课程负责人、质量管理专员、专业领域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五类角色。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程的整体开发和的实施。质量管理专员负责协调专业与课程质量管理工作。专业领域专家对课程与课程发展提出改进建议。教师代表落实课程开发流程并确保课程质量按要求交付。学生代表在课程开发各阶段(如中期查询、课程结束和课程期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反馈。此外,各教学单位每年按需召开研讨会,就专业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战略或同层次问题进行研讨和反馈。
根据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落实校级质量管理任务,使之在专业层面有效运转。进行专业课程质量分析,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制订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明确程序和调整条件。通过市场需求调研、就业市场分析、毕业生跟踪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能力测评情况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以此作为专业设置调整、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修正的依据。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运行状态数据,在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监测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质量状态,及时反馈与改进。同时,定期吸收行企、政府、用人单位专家,学生与家长代表参与的专业考核性诊断,参与国内外专业认证机构对专业和课程进行认证。
专业层面的质量团队运用智能质量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课程和教学全过程状态数据,进行专业质量分析,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开展基于数据的信息化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改。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运行状态数据,在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监测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质量状态,及时反馈与改进。定期吸收行企、政府、用人单位专家,学生与家长代表参与的专业考核性诊断。积极参与国内外专业认证机构对专业进行认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针对专业质量多元利益相关方进行调研,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以建设质量保证指标体系为核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逐级挖掘,可视化呈现,全方面多维度的进行诊断分析为学校校务管理、数字教学、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决策和改进提供依据。相应设计包括诊断指标库、诊断方案、诊断任务、数据管理、诊断数据分析及后台管理等功能模块,各模块间数据前后关联,实现对专业质量管理效果的定期反馈和改进。同时,利用智能质量管理平台,对标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对专业认证和评估的指标数据,使信息化指标库得到不断丰富和提升。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在国家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要求下,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自我诊断与改进的率先尝试,一定程度上说,是高职院校对教育评估机制的一项创新。随着这项工作在院校层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们意识到,质量工程千头万绪,涉及内容繁杂,操作上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针对探索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启示和思考,锁定人才培养这一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永恒焦点,从专业层面切入,探讨专业诊改机制、流程与实施路径的设计与构建,希望对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提升以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地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