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侠
[摘要]对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第19页的一道思考题进行深度剖析,由此弄通两个关键点,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关键词]思考题;钢材;提出液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41-01
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有一道非常有意思、有深度的思考题:在一个圆柱形储水桶里,把一段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全部放入水中,这时水面上升9厘米。把这段钢材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求这段钢材的体积。笔者曾读过一篇讨论这个题目的文章,文中指出如果存在钢材没入水中时,水面刚好没过钢材的特殊情况(如图1),问题的解答就会大不同。该文还提出:“上升9厘米的中空环状液柱的体积,只能按原水位高计算排水体积,也就是水下x厘米(即原水位高)处钢材拉的体积。结合图2展开想象,如果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当把钢材拉出冰面8厘米时,冰下会形成一个圆柱形空洞,这个空洞的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为8厘米,这个空洞需要用下降的4厘米的中空环状液态水来填充,因此,可以求出中空环状液柱的底面积:3.14x52x8+4=157(平方厘米)。再依据图1不难计算出水下x厘米处的钢材的体积是157x9=1413(立方厘米),而題中9厘米的钢材的体积是3.14x5 2x9=706.5(立方厘米),合起来是1413+706.5=2119.5(立方厘米)。”
一、提出疑问
经过反复思考,笔者发现这样的想法存在偏差。题中描述的信息“把这段钢材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这个8厘米其实已是将水面下降的高度抵消后的高度,并不代表钢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8厘米。由于往上拉起钢材后,水面随之下降了4厘米,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其实钢材的实际移动距离只有4厘米。遵循上述思路,按照假设水体结冰的算法,可求出中空环状液柱的底面积:3.14x52x4÷4=78.5(平方厘米)。再依据图1不难求出水下x厘米处钢材的体积是78.5x9=706.5(立方厘米),而第一步操作中,9厘米的钢材的体积是3.14x52x9=706.5(立方厘米),加起来就是706.5x2=1413(立方厘米)。
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解法
教师教学用书上提供的权威解答是:因为拉出水面8厘米的钢材体积等于沉落环状液柱的体积,据此可以推算出圆柱形储水桶的底面积是3.14x52x8÷4=157(平方厘米),而上升9厘米的液柱体积刚好等于钢材的体积,然后推算出钢材的体积:157x9=1413(立方厘米)。
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这种解法,实际上是默认了钢材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原水位高的情况,自动排除了钢材的高度大于原水位高的情况。其实,只要钢材的高度大于原水位高,那么钢材投入水中,水面上升的形状就不可能完全是容器的形状,而必须去掉钢材造成的空心空间。
三、弄通两个关键点
当圆柱形储水桶的水足以盖过钢材时,浸没钢材后在钢材顶部还有一段明显水位,“上升9厘米的液柱体积等于钢柱的体积”这一点很容易讲得通,因为此时水面完全沿着圆柱形储水桶的内部形状上升。但是如果钢材浸没后的水面刚好与钢材顶面齐平(如图3),那么上述结材论就不再适用。
因为此时圆柱形储水桶内水位上升9厘米的过程中,水柱的静态形状是一段中空的环状液柱,外加一段实心的桶状液柱(即图3中标记的“c”部分),如果继续牵强地解释“上升9厘米的液柱体积等于钢材的体积”,那么学生一定会误解题意。观察图3可知,两段的体积和等于钢材的体积,而“a=c”,所以“b+c=a+c”,换言之,“钢材的体积=圆柱形储水桶9厘米高的纯液柱的体积”。
到这里,问题只解决了一半,后一步的操作“拉出水面8厘米的钢材的体积等于沉落液柱的体积”才是重中之重,这也是理解难度最大的。观察图4,下降的4厘米分明是一段环状液柱,似乎不可能与拉出水面8厘米的钢柱的体积相等,因为“a+b”这两段体积之和是8厘米钢柱的体积,而“a+c”这两段体积和是与圆柱形储水桶同体的4厘米的纯液柱体积,因为“b=c”,所以“a+b=a+c”,也就是说“拉出水面的8厘米钢材的体积=与圆柱形储水桶同体的4厘米的纯液柱体积”。
突破了上述两个难点,才能顺理成章地求出钢材的体积:3.14x52x8÷4=157(平方厘米),157x9=1413(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