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燕
[摘要]练习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渠道。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练习中可利用元素,通过合理编排与整合、分析与比较,设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练习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练习;趣味;层次;深刻;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39-02
练习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渠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新授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练习中所蕴含的“新”知识,单纯地以练代教,降低了练习的使用价值,没能很好地落实编者的设计意图,限制了学生的能力提升空间。
笔者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练习中可利用元素,合理编排与整合、分析与比较,通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有层次的练习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
一、创设情境,让练习更具趣味性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教师在编排练习时,应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变枯燥的练习教学为有趣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圆柱与圆锥”中有一道练习题:
针对上面的练习,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明明倒了3杯饮料,他想把最多的那杯送给妈妈,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杯最多?学生凭着直觉,不约而同地说是第三杯。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在教师的追问下,部分学生开始了笔算,通过计算发现最多的不是第三杯,而是第一杯。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错?是什么‘欺骗了你?”通过反思交流,学生明白:直觉不一定都对,还应依靠分析、计算等方法来进行验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底面直径对体积的影响更大,为后续的拓展练习做铺垫。
二、合理整合,使练习更有层次性
苏教版教材的练习编排上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处理上,可适当整合,使练习的层次更清晰,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深刻。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中有一组练习题:
这两道练习题原本是隔开的,中间还穿插了其他练习。教学时,笔者考虑到上一题可以为下一题所用,在求出蒙古包空间的大小之后,并没有简单结束,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上下两个图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学生的相互补充中逐渐提炼出:当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且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6倍。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初步感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笔者随后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汇报交流。学生或根据蒙古包模型或根据思考题中的条件,推导出圆柱与圆锥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延伸,将题中的“1:6”改成“1:9”,再让学生分别求出圆柱和圆锥的高,如此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与掌握。在这一组练习中,学生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借助模型直观去理解圆柱与圆锥体积、底面积和高的关系;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直接可以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三、深入挖掘,使练习更具深刻性
苏教版教材的很多练习承载着相应的知识传授的功能,教师不能单一地考虑其巩固的功能。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中有一道练习题:
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通过计算找出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如果教师的教学只停留在这一层面,那这道练习就有些大材小用了。笔者在教学时,分了下面3个层次进行:
1.你能找出和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吗?说说你是怎么找的。多数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第三个圆柱和圓锥体积相等,有的学生根据底面直径和高直接判断,不过有的学生误认为第二个圆柱也和圆锥体积相等。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展开第二层次教学。
2.圆锥的底面直径是第二个圆柱的3倍,高也相等,体积为什么不相等呢?借助之前的计算,使学生明白:当圆锥的底面直径是第二个圆柱的3倍时,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9倍,因此虽然高相等,体积却不相等。
3.教师追问:任选两个图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吗?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之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纷纷探究不同图形之间的体积关系,对圆柱与圆锥底面直径、高、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展了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这一练习的设计,帮助学生厘清了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
四、延伸拓展,使练习更具开放性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部分练习集中了一类问题的特点,承载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关注这类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握好模型问题的教学。例如:
在上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对“截成3段”的图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截成3段实际增加了4个面(每个面均与底面相等),引发学生继续思考:如果像这样截成4段、5段呢?在交流的基础上,继续追问:“如果像这样截成n段,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在这一练习的处理上,帮助学生积累了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的经验;在逐渐深入的探讨过程中,鼓励学生正确地表达的发现的规律,使学生掌握了同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促进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重予,于曦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习设计[J].小学数学教育,2016(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