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本要素构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理路研究

2020-02-28 22:43王帅乔
关键词:主体思政院校

王帅乔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1], 推动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进一步发展。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内涵式发展, 通过将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达成全体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且多数学生实践能力优于理论水平,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聚焦培养目标、 关照具体学情, 理顺课程思政基本要素的逻辑关系, 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多维融通、 交互作用的课程思政实践理路。 课程思政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延伸概念, 包括课程思政的主体、 客体、 介体及环体[2], 四大要素相互配合、协同作用, 形成多维融通、 交互作用的课程思政实践理路, 是促进课程思政理念落地生根、 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1 调动课程思政主体能动性, 搭建协同育人联动格局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指课程思政活动的担当者、 施行者和引导者, 可分为主体群体与个体群体。 主体群体包括学校党委、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部)、 各专业院系、 学工部门、 教务部门、 基层党支部、 团委等, 个体群体囊括了高职院校中每一位教职工个体。 课程思政的主体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只有牢牢把握关键群体,全面关注多方个体, 才能充分激发课程思政主体的能动潜力, 才能有效搭建协同育人的联动格局。

1.1 把握关键群体: 充分发挥高校党建领航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 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3], 强调了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的地位, 指明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领航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区别于本科院校的独具特色的高校组织,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以学校党委为领导统筹, 以学校党委、 党委职能部门和基层党支部为三级关键群体, 创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 与各专业院系沟通交流、 协同配合的长效合作平台, 并将学工部门、 教务部门、 团委等与学生接触密切的行政部门纳入课程思政建设环节之中, 使学校各部门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并指导其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合于具体工作之中, 在全校扎实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确保课程思政主体中的各责任群体明确政治立场、 把稳政治方向、 坚守政治原则、 坚定政治道路。

1.2 关注多方个体: 强化课程思政主体责任意识

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课程思政的主体, 承担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责任, 充当着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 强化其主体责任意识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的重要前提。要明确课程思政主体的品格标准, 将坚定政治立场、 满怀人文情怀、 富有创新思维、 拥有开阔视野、 严格恪守自律、 道德人格正直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核心指标。 对标课程思政主体的品格标准要求, 通过完善考核环节、 加强教学过程监督, 充实考核结构、 将学生评价与教师互评切实纳入考评指标, 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水平, 设立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课程思政主体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为实现课程思政主体间有机联动提供个体维度保障。

2 挖掘课程思政客体可塑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的客体是指课程思政活动的参与者、 受动者和接受者, 是课程思政的教育对象,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学生。 其可塑性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 客体能够接受课程思政主体的引导和塑造, 达成主体标定的培养目标; 另一方面,客体并非单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教育者, 并对客体中的其他个体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只有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客体的可塑性, 充分发扬其接受塑造性与自我教育性, 才能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1 关注学生综合发展, 制定内蕴人文关怀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8 年9 月10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 的根本问题和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4]。 立德树人对标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方面强调综合素质提升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指向培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所蕴含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价值, 是对学生符合市场需求、 顺利就业创业的现实考量, 也是对学生品格提升、 实现人生价值的终极关照,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体现为兼备健全品德人格与专业技术能力。 具体来讲,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应将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爱国情怀、 具有道德修养、 掌握专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 这也是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客体接受塑造性的重要体现。

2.2 发挥同辈群体影响, 运用多样化手段实现学生自育提升

同辈群体效应更有利于发挥课程思政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更有利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地有机渗透, 更有利于丰富和创新课程思政的多样化手段、 提高课程思政实效。 主要的同辈群体包括方便行政工作需要的班团组织等,优秀学生组成的学生会、 学生党支部等, 根据生活场域或兴趣爱好形成的宿舍、 社团组织等。 把握关键的学生同辈群体, 创新开展语言类、 文字类等各类比赛, 举办微视频制作展映、 摄影或绘画作品展览、 文艺汇演、 模拟发布会、 宿舍展示周、 优秀学生典型选拔、 主题嘉年华等学生活动, 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平台、 短视频APP、 QQ留言墙等新媒体, 引导学生完成策划、 组织、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全过程, 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与自育提升, 切实调动课程思政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3 整合课程思政介体多样性, 打造科学能动教育体系

课程思政的介体是指课程思政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 交互影响的联结因素, 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为基本内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基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及对于人才的现实需求, 着眼具体学情特点,通过调整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手段, 打造兼具科学性与能动性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3.1 遵循规律: 教育体系科学能动的有力支撑

遵循规律是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基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与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切实遵循; 着眼以 “00” 后为主的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 兴趣特长与能力素质, 是对学情规律的准确把握; 有机归纳凝练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是对学理规律的严谨追求。 遵循规律的核心内涵是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以时刻对标社会发展、 市场变动、 学生变化等因素变量并及时做出有效调整为活动机理, 是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能动性的集中展现。 科学能动的教育体系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教学手段的运用与综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文化传承: 丰富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6], 文化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也发挥着精神纽带的重要作用, 展现出凝聚人心的深厚力量。 注重文化传承,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于专业理论知识之中, 是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增强民族归属感的价值连结, 革命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 是提高民族责任感的坚实利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是树立民族认同感的精神支撑。 三种文化凝聚融合于以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协作共进、 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工匠精神” 之中, 达成了高职教育价值引领与技能培养的完美融合, 满足了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渴求, 实现了对课程思政介体在教育内容上的深度挖掘。

3.3 实践经验: 整合课程思政资源的重要基础

自2014 年课程思政的 “上海模式” 提出以来, 全国各高职院校逐步启动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并凝练成了一系列切合实际、 行之有效的优势经验。 在教学内容建设方面, 各高职院校以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为平台, 立项专业特色试点课程, 搭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部) 与专业院系的合作平台, 通过双方交流培训, 使思政教师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 并配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思政因子的教学设计过程, 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 构建“课程—实习—竞赛” 三维联动的教学方法体系, 以课堂、 实习实训、 各类比赛为培养场域,树立行业典型示范、 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综合运用传统线下教学手段, 充分融合微信、 微博、 抖音等线上自媒体手段, 以理服人、 以训促学、 以赛促教, 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 形成各具特色、 科学能动的教育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4 优化课程思政环体条件性, 营造高职特色教育氛围

课程思政的环体是指课程思政的环境, 是与课程思政有关的、 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总和。 其条件性表现在课程思政的建设势必处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中, 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维度, 又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具体性维度, 既要把握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纵向脉络, 又要掌握提升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横向脉络。

4.1 融合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 培育专业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自身历史沿革与文化传统的集中表达, 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考量的具体性维度, 是课程思政具体实施的校园小环境。 行业文化是行业规范要求与市场运营传统的高度凝练, 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维度,是课程思政深入推进的社会大环境。 将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小环境有机融合, 既对标行业需求, 又体现学校特色, 在整合两者的共同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从专业人才培育角度出发, 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文化, 明确专业发展指向, 突出专业人才特质, 打造专业经典品牌, 为开展课程思政营造独树一帜、 特色鲜明的专业培育环境。

4.2 依托实体设施与精神载体, 创设校园特色氛围

实体设施是校园展板、 建筑物、 雕塑、 横幅、 广告牌等, 通过实物载体宣传弘扬校园文化的设施, 是学校硬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精神载体是校训、 校风等以语言形式呈现的, 以及校歌、 校徽等以多种艺术样式存在的, 体现学校理念风貌的非物质载体, 是学校营造特色软环境的主要形式。 依托硬环境与软环境的交织影响, 实现实体设施与精神载体的协同作用, 通过潜移默化的价值浸润与审美渗透凝聚共识,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 有利于为课程思政建设创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氛围, 提高学校凝聚力与向心力, 达成校园核心价值代代相传的传承效应。

5 结语

在课程思政的基本要素中, 主体是关键要素, 客体是主要对象, 介体是重要抓手, 环体是必备前提。 主体综合运用多元化介体, 在其创设的独具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环体中与客体进行双向互动作用, 形成课程思政基本要素间的有机联动, 搭建多维融通、 交互作用的课程思政实践理路。

猜你喜欢
主体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