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必须长期坚持”。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 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 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 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战略要地, 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特殊关注。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主要指在各大高校中具有高职称、 高学历, 从事教学、 科研、 管理等工作, 有代表性、 有影响力, 且尚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级知识分子。 众所周知,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生产力的开拓者、 文化的创造者、 知识的传播者, 不仅是社会之骨干、 国家之中流砥柱、 人民之骄傲, 更是国家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宝贵财富, 是我国发展建设中重要的人才库和智囊团。 因此,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尤为重要, 在党的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也越发凸显。
(1)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储备有利于推动高校统战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主体,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党外代表人士的 “蓄水池”。 强化党外知识分子储备, 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一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 为党外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补充和输送大量人才, 有利于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发挥党派职能和优势作用, 保持党派代表特色, 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康蓬勃、 高质量发展。
(2)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储备有利于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党外知识分子既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智力资源, 又是实现凝心聚力的关键群体, 是高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的重大战略部署。 因此, 储备一批适应高校 “双一流” 建设需要的党外知识分子,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为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能够积极汇入“双一流” 建设的光荣事业中来, 自觉地履行自己在“双一流” 建设中的工作职责。
(3)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储备有利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是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对于学习、 研究、 宣传马克思主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高校教师中, 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占有很大比重, 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最直接的影响。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让他们最先受到教育, 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更好地抵御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才能为新时代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 文化程度较高, 队伍数量大。
高校人才荟萃、 智力密集, 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高等教育事业之中, 他们大多数有着高学历和高职称, 具有鲜明的 “旗帜性”, 大部分有出国留学、 工作的经历, 拥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视野开阔、 思想敏锐。 截止到2019 年1 月, 我国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已达9000 多万, 人员素质高, 队伍数量大。
(2) 思想认识多元, 自我实现愿望强烈。
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 尤其是 “海归” 知识分子, 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与分析问题, 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 他们关心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改革事项, 特别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 敢于讲真话、 说实话, 在高校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 追求民主、 参政议政、 自我实现的愿望十分强烈。
(3) 社会联系广泛, 参政意识浓厚。
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学科领域的带头人, 在国内有不同程度的专业优势, 对外交往与联系较为频繁, 他们中的大部分关注社会发展,通过建言献策等渠道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 反映社情民意, 参政意识浓, 在推动社会发展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少数管理者对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 口头上说得多、 实践中抓得少。 部分高校统战部门仍没有单独设立, 无法聚精会神抓统战, 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受到了制约。
(2) 储备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部分高校储备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 体制机制不健全, 尚未形成闭环式管理和联动式运行,储备工作在动态储备、 常态运行、 分类管理、 培养选拔、 考核评价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细化和研究, 有待于建立科学、 系统、 工作制度和创新有效、 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以便适应高校统战工作的实际需求。
(3) 大统战格局还需进一步建立完善。
在落实大统战格局各项责任时, 各有关部门精力投入有限, 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统战部门依然存在单兵作战现象, 在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中, 各领域同步开展、 持续推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 进一步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的重视。
十八大以来, 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党中央、 国务院的关注重点,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和知识分子的凝聚地, 担负起新时代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各级党委和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做统战工作” “加强对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好统战工作的主体责任”。 因此, 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高校党委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 要求, 积极履行党委主体责任, 单独设置统一战线工作机构, 配齐工作力量, 加大对统战工作的支持力度, 及时了解新情况, 研究新举措, 解决新问题, 把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纳入到基层党组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做到及时考核和通报。 二是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认真执行各项方针政策, 自觉带头做好统战工作, 始终把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看作是 “规定动作” 和 “份内事”, 广交深交党外知识分子, 定期沟通交流, 提供服务和帮助, 全力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各项工作。
(2) 构建行之有效的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机制。
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各项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制度建设, 结合各高校统战工作实际, 创新储备工作机制, 加大储备力度, 提升储备质量。
一是建立完善多渠道发现储备工作机制。 坚持做大增量、 做强存量, 积极吸纳优秀党外知识分子, 注重通过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发现优秀分子, 通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团体推荐优秀分子, 通过各类活动物色优秀分子, 并重点跟踪培养, 全面增加高素质党外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努力建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储备库”,建立详实的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档案, 并按照培养时间、 学科领域、 专业方向等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做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才培养输送的源头活水, 保证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和可持续。
二是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立德树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 要强化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 进一步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 有针对性地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立足统战工作实际, 面向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政治共识教育, 开设专题讲座, 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讲清统战工作形势与政策, 讲 “同心” 思想, 讲清国情、 省情、 市情和校情, 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加强自我学习与教育, 提升道德修养, 促使党外知识分子视野不断变宽, 格局不断变大, 传承爱国奋斗的优秀品质, 筑牢抵御渗透的坚强堡垒, 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增强政治认同感和使命感, 充分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的内生动力, 成为高等教育的推动者、 捍卫者和建设者。
三是建立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吸纳, 畅通政治参与渠道, 积极搭建建言献策平台, 鼓励党外知识分子通过参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及上级组织和团体开展的专题协商会议、 党外人士座谈会、 专项调研、 参观考察等方式, 积极发挥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政治协商作用, 不断提升政治觉悟, 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确保党外知识分子能够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渠道中进行有序政治参与。
四是建立完善培养选拔工作机制。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 战略性工作。 各高校要扩大选人用人视野, 积极将党外知识分子培养列入干部队伍培养的总体规划, 纳入到 “挂、 用” 结合的干部培养体系, 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 选拔、 使用工作, 精心挑选优秀分子作为培养对象纳入后备人选名单, 选拔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培养对象, 组织他们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班, 按照政治表现、 业务专长、 社会影响力等条件, 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实行动态管理。 做好代表人物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 大力举荐和输送他们到省市政府部门担任处级以上实职, 有计划地推荐政治素质高、 业务水平精湛、群众基础过硬的党外知识分子担任高校各部门行政领导职务。
五是建立完善关怀激励工作机制。 高校要始终以“充分尊重、 广泛联系、 加强团结、 热情帮助、 积极引导” 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20 字基本方针作为基本遵循,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坚持从被动型趋向主动型转变的思路, 由教育引导变为自觉接受, 使党外知识分子增强统一战线意识和观念, 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从自然型向引导型转变的思路, 采用 “分类施策” 的方法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尊重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经济建设、 社会改革发展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换位思考, 真正理解他们的难处, 理解他们的多元化思想, 引导多样性, 始终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待党外知识分子, 广泛凝聚共识、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从管理型趋向服务型转变的思路, 设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专项培养基金, 鼓励他们走出校门, 向社会传播更多先进的思想观念, 为党外知识分子的学习与交流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资金支撑, 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出类拔萃的机会, 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的生活, 解决后顾之忧, 为他们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条件。
(3) 构建大统战工作新格局。
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 必须全党重视, 大家共同来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 各高校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充分调动各方面统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 统战部门牵头协调、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新格局, 加快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协调机制, 积极构建各部门间统战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储备工作的指导, 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 细化指标体系、 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定期进行抽查和指导,加强对统战干部的指导和教育, 形成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