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群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乳腺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早期乳腺良性肿瘤经手术治疗后可获得显著效果,而恶性乳腺肿瘤的预后较差,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期,降低癌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采用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检查、乳腺CT、超声检查和乳腺核磁共振检查,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直观且便捷等优点,在乳腺疾病筛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高频超声检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对高频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展开综述。
由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病理性改变,其超声征象也存在差异,结合肿瘤内部结构与边缘生长情况可发现形态不规则,边缘较为模糊,呈现出毛刺样改变等。利用低频探头仅能观察组肿瘤的大体形态,难以分辨其细微结构。王敏等研究[1]表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实体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早期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
目前,临床认为乳腺肿瘤良恶性存在回声差异,恶性肿瘤回声分布不均,后方常回声衰减,而良性肿瘤内部回声均匀。但仅仅依靠回声不均无法作为诊断肿瘤良恶性的可靠依据。余芳等[2]研究表明,肿瘤内部回声强度与周围腺体组织回声强度往往差距较大,肿瘤与周围组织回声反差大小可作为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指标之一。但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声像图征存在交叠处,仅仅采用回声反差难以有效鉴别。结合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组织学结构差异,可发现纤维腺瘤的纵径明显变小,显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在组织结构、弹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其中纤维腺瘤含有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弹性较大,加压检查时易出现变形,乳腺癌细胞成分较多,弹性较小,加压检查时不易变形。因此采用加压扫查的方式可反映乳腺肿瘤的组织结构的差异,从而有效诊断乳腺癌。
乳腺恶性肿瘤无清晰包膜,而纤维腺瘤周边多有完整包膜,二者包膜形态具有显著差异,可利用肿瘤包膜差异清晰判断乳腺肿瘤。同时,形态规整也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多数乳腺恶性肿瘤为不规则形态,良性肿瘤的不规则率则较低。
乳腺肿瘤内的钙化点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要点,随着高频探头的应用,乳腺肿瘤内的钙化点能够被发现,乳腺癌的微小钙化点在低回声的乳腺癌中被检出,但其良恶性肿瘤检出率相近,说明利用高频超声可检出乳腺肿瘤,但仅依靠检测微小钙化点,无法作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标准。
高频超声利用二维超声成像结合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组织及乳腺血流分布情况进行检查。由于恶性肿瘤能够刺激肿瘤及周围组织生成大量的新生血管,而此类新生血管多存在壁薄、数目多,常形成紊乱血管吻合和动静脉交通等特点,促使肿瘤内部血流速度加快,利用高频超声即可直观显示肿瘤的血流状态,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
肿瘤内新生血管可满足肿瘤的高代谢与快速生长,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速度较快,且管壁平滑肌较正常血管缺乏,形成大量的动静脉短路,而良性肿瘤血管形成则相反。结合高频超声对乳腺血流信号的强弱、形态、分布及血管数等进行探查,可发现不同级别的血流状态。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Ⅱ、Ⅲ级血流的显示率远远高于良性肿瘤。但随着良性肿瘤的增加,其所需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良性肿瘤血供丰富、血流易于显示的情况,应注意与恶性肿瘤的区分。
阻力指数作为血流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良性肿瘤阻力指数平均水平低于恶性肿瘤阻力指数水平,其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不平衡有关,血管扭曲、狭窄均可能造成静脉回流障碍,表现出高阻力血流状态。但受到操作者熟练程度、取样点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阻力指数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变异,应对乳腺进行多点测量,并以流速最快、阻力指数最高的血流参数作为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利用高频超声成像对良恶性肿瘤的血流进行检查,可发现恶性乳腺肿瘤的检出不受肿瘤大小的影响,良性肿瘤在直径<2 cm时,其检出率较低,而直径>2 cm的良性肿瘤血流信号检出率较高,其原因可能在于肿瘤增大所需营养较多,从而导致血供丰富,易发现血流。
乳腺肿瘤的诊断应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确定乳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内部回声、弹性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并结合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对其肿瘤的良恶性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率及肿瘤良恶性诊断率。